天天看點

這不是一部小說?丨上海沙龍

這不是一部小說?丨上海沙龍

這不是一部小說?

——《上海膠囊》新書分享

嘉賓

btr,沈大成,賴非

嘉賓主持

三爪

時間

2月26日(周六)下午14:00

地點

上海上生新所茑屋書店

(上海市長甯區延安西路1262号7号樓)

預約入場

【内容介紹】

展覽可以成為小說嗎?或是小說可以成為展覽嗎?

出生并生活在上海的白羊座、酷愛小說/電影/當代藝術等無用之物的作家/譯者/評論人btr,他決定做一次嘗試,他癡迷于新鮮有意思的叙事,在他的最新小說集《上海膠囊》中,他就憑空搭建起19座展廳,從入口進入,在文字和圖檔建構的空間裡,你可以随着他一起自由觀看、想象、遊蕩、晃神……

小說家黎紫書評價btr說:“btr永遠在世界的外邊,他看到的,他要是不說,你總是看不見。”

2月26号周六下午,btr邀請自己的朋友作家沈大成,《藝術界》雜志主編賴非一起做客茑屋,分享他的新作,讨論展覽與小說、現實與虛構的種種話題,屆時歡迎大家光臨指導。

【嘉賓介紹】

沈大成,作家,文學雜志編輯,著有短篇小說集《屢次想起的人》《小行星掉在下午》《迷路員》,作品兩次入圍寶珀理想國文學獎決選名單。

賴非,編輯、翻譯、藝術評論寫作者,自2014年起任職于LEAP《藝術界》雜志,目前擔任執行主編,兼《Art Review》雜志中國責編。她喜歡研究方言,講諧音梗和冷笑話,用歌詞回複微信聊天。她有一個不按時更新的專欄,并習慣性拖稿,拖稿的時候散步、聽歌、泡澡、看電影。平時有逛公園、認植物和觀鳥的習慣,收集各種造型的小鴨子裝飾物。她領養過一隻北京田園犬叫“馄饨”,徐彙橘貓“Frank·三橘”,以及複興公園池塘邊的一棵楓楊樹。

三爪,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做過書也做過雜志,癡迷細節與瞬間。

這不是一部小說?丨上海沙龍

小說迷宮和迷宮小說

《上海膠囊》新書簽售

袁佳維,btr

2022年2月27日14:00

上海·女青年會大樓4樓

(上海黃浦區圓明園路133号洛克·外灘源)

【活動介紹】

在《回望:外灘的9個隐身片段》中,參展藝術家之一btr在展館裡搭建了一個迷宮,寫了一個“迷宮小說”——《迷宮驚奇》,迷宮既是小說中愛情故事的主線,也是故事的結構。而這一迷宮展覽曾在btr的短篇小說《夜迷宮》(收錄于其最新出版的《上海膠囊》)中被預先構想過。小說可以成為展覽嗎?展覽可以成為小說嗎?我們将邀請寫作者及策展人袁佳維與btr一起探讨展覽與小說、現實與虛構的種種話題。

袁佳維,寫作者、策展人。大學畢業于複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後就讀于倫敦大學考陶德藝術學院,獲藝術史碩士學位,以及建築聯盟學院,獲曆史與批判思維專業碩士學位。曾供職于東畫廊(上海)與長征空間(北京),并策劃展覽“海上丹迪”(2017年)、“堅決提高非生産性建築的标準”(2018年)、“Joshua Nathanson: Wildfire Delivery”(2021年)、“王畫:幫助,所有,冷漠,融化,變成,心房,一片”(2021年),亦為Artforum中文網、《藝術當代》、《藝術界》(LEAP)等媒體撰寫文章。現兼任Longlati基金會寫作者收藏委員會(上海)主任與策展人。

【相關書籍】

這不是一部小說?丨上海沙龍

展覽可以成為小說,在現實空間創設虛構的情境;小說亦可以成為紙上的展覽,将虛構成分織入真實的生活。

如同為一個浩瀚繁雜的博物館收集物品,btr在他的小說中觀看,想象,遊蕩,又總在那些頓悟的時刻,輕盈狡黠地滑向另一個空間。藝術介入人與世界之間,19篇故事猶如19個虛實映照的鏡廳,19段虛實互涉的旅行,為我們時代的都市生活儲存下充滿迷思的奇妙膠囊。

《上海膠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