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走進大運河翰林民俗博物館,認識傳統面食制作工具——饸饹床

央廣網北京2月21日消息 随着生活品質不斷提高,各種美食佳肴也讓人為了一日三餐吃啥而煩惱。科技的發展和交通工具的日新月異,使各種洋美食、洋快餐變得觸手可及。緻使現在的90後、00後隻知道各種洋快餐,卻不知道我們的祖先在上千年前就已發明了專門制作粗糧面條的加工工具。

走進大運河翰林民俗博物館,認識傳統面食制作工具——饸饹床

(大運河翰林民俗博物館,企業供圖,央廣網發)

饸饹,古稱“河漏”,是大陸北方漢族民間一種古老而别具風味的傳統面食,廣泛的流傳在河北、山西、陝西、内蒙古、甘肅、甯夏、青海、新疆、河南等地區,由于饸饹美味可口,香氣撲鼻,在大陸北方地區頗為時尚。

今天,讓我們走進大運河翰林民俗博物館,重新認識具有上千年曆史的傳統美食制作工具——饸饹床。

走進大運河翰林民俗博物館,認識傳統面食制作工具——饸饹床

(大運河翰林民俗博物館收藏的饸饹床,企業供圖,央廣網發)

【年代】:民國

【材質】:木制

【用途】:傳統面食饸饹制作工具

【館藏】:北京大運河翰林民俗博物館

走進大運河翰林民俗博物館,認識傳統面食制作工具——饸饹床

(集市上的饸饹面攤,企業供圖,央廣網發)

饸饹傳統的做法是用一種木頭做的“床子”,架在竈台上,使用杠杆原理将和好的豌豆面、莜麥面、荞麥面或其他雜豆面等粗糧面團塞入饸饹床床壺的空腔内,人坐在壓杆上使勁向下壓,将饸饹直接壓入燒沸的鍋内,等水燒滾了,一邊用筷子輕輕攪,一邊加入冷水,水滾過兩三次後撈出來,澆上事先用豆腐或者肉、紅白蘿蔔等做好的“臊子”“鹵汁”,就可以吃了。

走進大運河翰林民俗博物館,認識傳統面食制作工具——饸饹床

(企業供圖,央廣網發)

饸饹床構造

饸饹床構造分為:1、支架;2、壓杆;3、壺柱;4、床壺;5、床身。

饸饹床制作

饸饹床是加工饸饹的唯一工具,多數為木制,用杏木、梨木、棗木等硬雜木制作而成。饸饹床的骨架,一般木工都可以制作,關鍵是床壺及壺柱。帶床壺的橫梁,即床身,是饸饹床的主體,其次壓面條的壺柱都必須選優質的硬雜木,達到不裂,不朽,耐磨,禁碰等特點。過去,隻能是用手工加工,用鑿子和木锉,一點點地鑿,精心地锉,加工後還要用粗砂紙、細砂紙一遍遍細細打磨。有的饸饹床特别講究,裝飾得十分漂亮,算得上家庭中的寵物。

走進大運河翰林民俗博物館,認識傳統面食制作工具——饸饹床

床壺及壺柱必須不緊不曠,機械術語叫“滑動配合”,壓饸饹時面不能往上跑。使用前先在床壺内部塗滿食用油,這樣達到省力又不粘面的作用,幹淨又利落。床壺底部鑲有一個帶孔(一般都是圓孔)的圓鐵片兒,它是個重要部件,必須精心制作。不生鏽是最起碼的标準,還不能太薄,確定耐用;鑲得必須結結實實,因為它要承受很大的壓力。鐵片兒上的圓孔很有講究,孔的大小決定着面條的粗細,一般都由本家權威人士或是最高長輩決策,孔間距離決定着饸饹的品質。疏了,壓着費力不說,面條少而供不上吃;孔太密了,饸饹條容易粘在一起。

饸饹面食曆史

饸饹這種美味柔和的面條,有着悠久的曆史,早在1500多年前就是北方的一種大衆化食品。

元代詩人許有壬曾寫到他吃饸饹的感慨:“坡遠花全白,霜輕實更黃。杵頭麸退墨,皚齒雪流香。玉葉翻盤薄,銀絲出漏長。元宵貯膏火,燕墨笑南鄉”。詩中的“銀絲出漏長”說的就是饸饹擠壓成形時的狀态。

明代藥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荞麥南北皆有……磨而為面,作煎餅,配蒜食。或作湯餅,謂之河漏,以供常食,滑細如粉。”

到了清代,有關饸饹的記載就更多了,如清代文獻《黑龍江外記》《爾雅谷名考》等,對“河漏”都作了較為詳細的叙述。就連清代乾隆皇帝每次去圍場狩獵,途經一百家子時,都要吃這裡的白荞面饸饹,而且還特地傳旨,調承德一百家子的廚師進宮,專到禦膳房為皇帝和後宮皇妃們做饸饹。

走進大運河翰林民俗博物館,認識傳統面食制作工具——饸饹床

(傳統面食饸饹,企業供圖,央廣網發)

饸饹名稱典故

饸饹,古稱“河漏”,又稱“活絡”。傳說,清朝康熙年間,康熙皇帝派專人對全國風味小吃進行統計上報,而“河漏”也被作為其中一種上報朝廷。一天,康熙尋吃名吃時,看到“河漏”,因其名字古怪而引起注意,遂命人做好食之。吃後對其獨特的風味贊不絕口,但因名字“河漏”之諧音與河道治理不協調,心中不快,揮筆把“河漏”改為“饸饹”。

然而在衆多面食中,隻有饸饹的叫法最多,其中叫法比較多的有:饸烙面;廊坊一帶叫“和樂面”;洛陽一帶屬于河洛文化,河洛和饸烙正好同音,是以這一帶把饸饹面叫“河洛面”;山西有些地方把饸饹面叫“和撈面”;一些地方把做饸饹面的機器成為形象的比喻成床子,是以就把饸饹面叫“床子面”;另外,不少地方還把饸饹面叫成“合羅面”等等。

走進大運河翰林民俗博物館,認識傳統面食制作工具——饸饹床

結束語

古代民間人們還把吃饸饹賦予美好的象征,因為饸饹面食柔軟綿長,以圖長命百歲為吉利,故每逢紅白喜事、老人壽誕或小孩滿月,節日待客,都要吃饸饹面。特别是每年除夕,家家戶戶都要吃荞面饸饹,以祈全家和睦,人運亨通。

木質的饸饹床已有上千年的曆史,它凝結着古人的智慧。到了上世紀80年代以後,人們根據木質饸饹床的原理,發明出了簡便耐用的鋼制手動饸饹床,一個人操作就能輕輕松松做好全家的飯。滿大街的饸饹面館,則用的是更先進的電動饸饹床。雖然饸饹形狀沒變,時代卻在悄然改變着。

博物館創始人簡介

走進大運河翰林民俗博物館,認識傳統面食制作工具——饸饹床

(大運河翰林民俗博物館創始人谷建華先生,企業供圖,央廣網發)

谷建華,北京市政協第十屆、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委員,北京市通州區政協第二屆、第三屆、第四屆、第五屆委員。北京大運河翰林文化開發中心董事長、大運河翰林民俗博物館館長、東方劍橋翰林華馨教育集團董事、中國網大運河頻道原主編。

大運河翰林民俗博物館位于通州區涼水河畔,于2010年由民營企業家谷建華發起成立,為通州區第一家民營博物館,也是北京地區唯一的大運河民俗文化綜合展示、研究、保護、開發、利用的文化場館。曾任國家文物局局長、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之職的著名文博專家呂濟民先生為博物館題名。

大運河翰林民俗博物館占地近十畝,建築面積一萬平方米,藏品數萬件,均系谷建華先生的個人收藏。現有玉器展廳、瓷器展廳、石器展廳、現代工藝品展廳、古代計量器展廳、陶器鐵器展廳、景泰藍工藝品展廳、青銅器工藝品展廳、書畫展廳等26個,各展廳藏品都有着很高的曆史價值和學術價值。

博物館的宗旨是:“傳承保護珍貴遺産,突出彰顯藝術特色,發揮區域優勢,展藏科研并舉,弘揚悠久曆史,光大運河文化,服務通州新城建設,緻力首都科學發展”。

大運河翰林民俗博物館藏品展示

走進大運河翰林民俗博物館,認識傳統面食制作工具——饸饹床

仿明精鑄紫銅胎鎏金獅首耳爐

【規格】高11.2cm;口徑18.8cm;耳距25cm;重5.7kg

【款識】光風霁月并置

【詳述】此獅首耳爐口外撇,微束頸,溜肩,鼓弧腹下收,矮圈足外撇。頸部兩側分飾雙獅首為耳,獅首鬃毛翻卷,渦旋粗眉,雙目圓睜,蒜鼻,闊嘴,氣勢逼人。整器造型規整,敦厚之中不失靈巧精緻,為文房雅室陳設的上佳之器。

走進大運河翰林民俗博物館,認識傳統面食制作工具——饸饹床

仿明精鑄紫銅胎鎏金夔龍紋龍首耳簋式熏爐

【規格】高22cm;口徑15cm;耳距26cm;重5.85kg

【款識】晨興半柱茗香

【詳述】此爐分爐蓋、爐身兩部分,匏形蓋,其上镂雕祥雲紋,蓋頂中央置盤龍為鈕。爐身作簋形,與爐蓋子母口相連,溜肩,鼓腹深峻,肩腹兩側鑄飾龍吞式雙耳,腹部鑄飾凸弦紋,上下菱形花紋錦地,高浮雕鑄夔龍紋、饕餮紋。器形端莊,材質精良,皮色紅潤,局部鎏金,雍容典雅,為文玩清供之佳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