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拈花灣文旅的長期主義:要成為行業“特斯拉”

本文來源:時代财經 作者:張文

“長長的石闆路、百年院落式的青磚老屋,斑駁的牆面上留着上世紀的模糊智語,沿街零散保留着傳統手工業、鐘表店、理發店、雜貨鋪等老号商店。”這是五年前,《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筆下記錄的台州葭沚老街。

葭沚處于江邊,由台州椒江沖積而成,曾因地勢較低并長滿蘆葦,得名“葭沚”。清末、民國,這裡曾繁華一時,商賈雲集,是台州沿海重要的商業集散地。但随着城市的進化,破敗的老街開始成為一段傳唱的記憶。

好在它并沒有保守着過去,在注入旅遊和現代的元素後,葭沚老街煥發着生機,成為新的城市地标。古色古香的明清建築、曲街深巷的人間煙火、流光溢彩的氛圍燈飾,由拈花灣文旅操盤的葭沚老街在2月16日正式開街。“一閣一水三街、一節一秀三館”的産品布局讓這裡成為曆史文化街區修複的又一樣闆。

拈花灣文旅的長期主義:要成為行業“特斯拉”

葭沚老街 企業供圖

對“操盤手”拈花灣文旅來說,立足傳統融入當代的表達并不陌生,它一直貫徹的産品邏輯就是,不單純而簡單地讓特色小鎮“修舊如舊”,而是通過“創意、創新、創造”深度挖掘當地文化,尋求項目的差異化。

用精品思維做文旅

在台州椒江,分布着不少有曆史底蘊的老街,這些街道都有一段屬于自己的輝煌過往。隻不過在曆史的變遷中,滄桑取代了繁華,這裡的一磚一瓦一青石,都透露着曆史留下的厚重。

如何在傳承城市記憶的同時,實作曆史老街的複興是城市建設者們在探索的一道命題。一年前的8月30日,在一塊印着“戰略合作架構協定簽約儀式”的藍色LED背景闆前,拈花灣文旅董事長吳國平簽下了一份合約書。

這家無錫國資文旅企業與台州的合作一度被演繹為“最美的文化風景遇到了最懂美學的人”,葭沚老街、大陳島、黃礁白沙島作為重點項目率先推進。

葭沚老街主要由老街南廣場、一期以及二期區塊組成,總用地面積為17.71公頃,本次正式開放的是南廣場和一期先行區,占地面積約為3萬方。

一條老街代表着一座城市的曆史文脈,如何用現代的手法進行解讀并向大衆傳播,這是拈花灣文旅在接手葭沚老街項目時首要考慮的問題。

在挖掘台州在地文化和曆史溯源後,拈花灣文旅最終以海洋文化為基底,以山海文明為特色的台州式海貿文化,通過創新性與差異化的解讀和演繹,用創新發展模式和優化再造肌理兩大政策對老街進行複興。

比如在建築上,拈花灣文旅堅持傳承地方建築文化特色、延續本地居民生活形态的理念,在尊重制有建築肌理和傳統空間特色基礎上,盡可能保留原始風貌地塊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以求每條胡同有味道、每個轉角有風景、每幢院落有特色。

“葭沚老街的更新過程中,我們運用大量的磚雕,很多建築創新、文化元素。但這些還不是最重要的,葭沚項目最大的爆款在于二期,這種傳承和創新屆時可以看到,它是一個從古到今的延展,現在南廣場就像是一個起點,但葭沚的美好就在于這條街全部走完。” 拈花灣文旅聯席總經理陳琪向時代财經講述道。

對拈花灣文旅來說,葭沚老街的複興顯然不是簡單“修舊如舊”的再造,背後是其滲透在骨子裡的“精品”思維。用陳琪的話來說,“我們從不主張粗制濫造,去簡單模仿和複制。”

“文旅行業挺難做。要做得特别好很難,要能夠可持續經營也不太容易,投資和回報之間似乎總是一個謎。從拈花灣文旅自身的經驗來看,我們接受一個現實,就是不要把通過長周期營運來達成持久經營利益的發展模式硬生生做成快周轉。在我看來,每個行業都不一樣,文旅項目就是慢的,長周期的,可持續的,我們要順應規律去做。”

要成為行業“特斯拉”

深耕于文旅,但從不用文旅來框定和限制自己,在吳國平的設想中,拈花灣文旅的目标是要成為行業的“特斯拉”,擁有強創新力和話語權,但不懼怕挑戰。

營運商、內建商、服務商是拈花灣文旅給自己的定位,它的業務涵蓋了文化旅遊項目策劃、規劃、設計、建設和營運等。近三年來,其累計為國内數十個文旅項目提供服務。

在過去一年,拈花灣文旅實作營收總額12.38億元,同比增長44.5%,實作淨利潤7370萬,景區開發類業務簽約13.43億元,同比增長達120%,并新簽約了無錫、南京、伊犁、台州、淄博等。

吳國平将2022年定調為拈花灣文旅“二次創業”的新起點,他描繪的路線是“輕重結合、跨界融合、大小組合、資源整合、虛實巧合、衆緣和合”。接下來,拈花灣文旅将重點突破“中小微”拈花灣項目,打造全新爆款産品;加速落地“文旅+ ”。

拈花灣文旅和它的掌舵者從來就不是“守舊人”,他們在文旅行業的浮沉中不斷創新和做加法。1994年入行的吳國平,同時也是無錫靈山文化旅遊集團董事長,在他的操盤下,無錫靈山景區成為了一座佛教靈山。

在拈花灣小鎮選址開發之前,靈山集團的單一核心景區靈山勝境已曆經旅遊核心吸引物的三期疊代。一期的88米靈山大佛、二期的九龍灌浴、三期的梵宮,不斷完善靈山勝境的佛、法、僧的觀光體驗内容。

正是在核心景區的營運更新過程中,靈山集團意識到,核心旅遊吸引物的階段性更新,将是文化旅遊景區保持基業長青的根本,這也成為拈花灣小鎮誕生的背景,并締造了又一旅遊精品。

加速“文旅+ ”落地将成為拈花灣文旅的一個重點。“我們會以文旅為底色、為平台去建構其他的産業,比如健康、娛樂和教育産業,去搭建通道進行疊代和創新,更多地去做精神層面的産品。” 陳琪直言。

目前,拈花灣文旅踐行“文旅+教育”的尼山聖境·魯源小鎮已經在建設,項目以“中國研學第一鎮”為總體定位,重點發展研學修學、教育教育訓練、旅遊演藝、文創開發等産業。與此同時,它将在溧水打造一個中國中醫藥文化與文旅小鎮相融合的精品項目——溧水無想山國醫文旅項目。

“我們現在也在做一些改革,做企業機制的改變和創新,是以我們現在還是在創業階段,董事長現在帶我們二次創業,前30年我們在做文旅,後30年,我們幹的這件事情要超越這個概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