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監管美團,為什麼中概股都跌了?

監管美團,為什麼中概股都跌了?

導語:美團遭遇監管,政策不确定性的暗影,猶在中概股頭頂。

文:lichengdong1984

來源:東哥解讀電商

繼被罰34.42億之後,美團再度遭遇監管。

2022年2月18日,發改委等14部門印發《關于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複發展的若幹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政策一出,美團股價就開始下挫,至當天收盤,大跌14.86%。美團并非個例,當日的中概股都有不同幅度的下挫:阿裡巴巴跌4.37%、京東跌3.61%、拼多多跌6.05%、B站跌6.18%,百度跌5.22%。

《通知》中直接利空美團的是:引導外賣等網際網路平台企業,進一步下調餐飲業商戶服務費标準;引導網際網路平台企業對疫情中高風險地區所在的縣級行政區域内的餐飲企業,給予階段性商戶服務費優惠。

2021年10月,市場監管總局對美團實施“二選一”壟斷行為罰款34.42億。彼時市場認為,美團政策利空出盡,對業務和市值都是重大利好,是以,美團股價一度企穩。

而如今,國家針對餐飲外賣卻再出政策。市場有觀點認為,監管意圖引導外賣平台公用事業化。而這會導緻美團核心業務餐飲外賣難以盈利,直接影響美團整個估值模型。

“市場對政策預期充滿了不确定。”海豚社創始人李成東認為,經過2021年,市場對政策已成“驚弓之鳥”。

這個政策本身僅針對疫情中高風險區域,其對美團業務影響微乎其微。但是,此次政策的出台,釋放的信号是,網際網路平台依然處于監管視線之内,中概股市值可能繼續和這種不确定性緊密綁定。

美團的各種“政策不确定”

海豚社創始人李成東在年度演講中分析,監管有四個目的——保護中小商家、保護消費者、保護員工和保護資訊安全。仔細盤點2021年至今,美團經曆的多輪政策利空,都在這是四個目的之内。

第一輪是關于“二選一”,濫用壟斷地位,妨礙競争的行為。

2021年4月10日,市場監管總局依法作出行政處罰決定,責令阿裡巴巴集團停止違法行為,并處以罰款182.28億元。4月13日,市場監管總局會同中央網信辦、稅務總局召開網際網路平台企業行政指導會,要求阿裡巴巴、騰訊、百度、京東、美團等34家企業對強迫商家進行“二選一”等問題進行全面自查、徹底整改。

此輪監管,以10月8日美團接到34.42億罰單暫時告一段落。

第二輪對社群團購補貼的明令禁止。

2021年6月9日有報道稱,監管繼續收緊社群團購補貼,美團被要求下架售價0.01元的 “秒殺商品”。而接近美團優選的市場人士稱,員工在5月27日獲下架前述秒殺商品的口頭通知,并被要求在6月1日前整改完畢。

第三輪是針對餐飲外賣送餐員權益的政策。

2021年7月26日,市場監管總局、網信辦、發改委等多部委聯合引發《關于落實網絡餐飲平台責任切實維護外賣送餐員權益的指導意見》,要求網絡餐飲平台,保障勞動收入、勞動安全,完善社會保障等等。

而美團股價也從2020年12月31日的294港元,跌到今天的188港元。

美團面臨的新一輪政策,依然在監管的四個目的之内——保護中小商家,保護消費者。

美團少收傭金,能救餐飲業嗎?

美團從沒有吸血餐飲業,如今要挺身而出幫助餐飲業,保護中小商家了。

首先要明确的是,美團的抽傭和阿裡的抽傭有本質差别,阿裡收的交易傭金是純粹的線上地租。而美團外賣收了餐飲商戶的錢,是在做履約配送服務的事情,賺個跑腿費。舉個例子,一單50元的外賣,截止2021Q3美團take rate是11.8%,傭金6元,也就剛剛好覆寫美團的履約成本,美團的利潤并不高,所謂“美團吸血餐飲行業”的說法從來就不成立。

市場有觀點認為,這一輪針對餐飲業商戶服務費的政策,背後隐情是餐飲業景氣度不高,監管意圖讓網絡外賣平台“幫忙”,緩解餐飲業的壓力。

2021年餐飲行業增長疲軟是顯而易見的。無論是否關餐飲行業,天天都在吃喝的我們,都會注意到,星巴克、瑞幸、茶顔悅色,麥當勞……這些餐飲品牌紛紛在近期漲價。而曾經備受資本追捧的新餐飲品牌也都活的不好:新元素倒閉,茶顔悅色被爆剝削員工,喜茶被爆裁員……

再聽聽星巴克和瑞幸漲價之後網上的一片罵聲,就可想而知,漲價的直接後果是消費者流失。但是餐飲企業漲價也是不得不為之,再不漲價自己就活不下去,背後動因有二:

第一個動因是,2021年快消品、食品全行業,原材料成本上漲。2021年下半年,從調味品,到速凍食品等餐飲行業的供應商領域,數十家企業銷售價格上漲。

第二個動因,是疫情反複回潮,外出就餐消費大減。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與華興資本聯合釋出《2021年中國連鎖餐飲行業報告》,2021年的餐飲行業規模和2019年持平,同比沒有增長。

監管美團,為什麼中概股都跌了?

資料來源:《2021年中國連鎖餐飲行業報告》

收入增長疲軟,成本卻加速上漲,餐飲全行業又怎麼能不難?而衆所周知,餐飲在解決就業方面有重要的戰略價值,涉及無數中小商家、普通勞動者的飯碗。同時,如果餐飲價格持續上漲,普通群眾也難免抱怨連連。

外賣傭金的下降,确實能在短期内降低餐飲企業經營壓力,但是長期來看,餐飲業走出陰霾,還要看疫情陰影多久之後才真正散去,線下消費多久之後才會真正複蘇。

寫在結尾

政策讓業已上市、融資通道相對通暢的大型網際網路平台,承擔責任,下調餐飲業商戶服務費标準,幫助餐飲企業渡過難關,穩住餐飲價格上漲幅度,符合政策監管的一貫邏輯。

而一旦成為國計民生的“公共事業”,意味着占美團營收超過50%的外賣業務,低利潤運作,預期增長下降,美團的估值模型都将受到影響。

而就此引發的市場對網際網路平台的悲觀預期,對政策不确定的焦慮,才會導緻中概股集體下挫,與業務基本面關系不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