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醫院應為醫生提供優質普法服務

作者:健康報

評論

醫院應為醫生提供優質普法服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醫師法》即将于3月1日生效,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此事有典型意義。

當下适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在法律責任上規定,洩露患者隐私,造成嚴重後果的,由縣級以上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給予警告或者責令暫停六個月以上一年以下執業活動;情節嚴重的,吊銷其執業證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從報道來看,涉事醫生顯然是涉嫌犯罪了,具體情節和刑責依據有待進一步消息。

如果該行為發生在3月1日之後,則由新醫師法限制。新醫師法在原有規定基礎上提出,違反本法規定,造成人身、财産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此舉增加了違規者的經濟風險,這是落實《民法典》有關保護患者隐私權益規定的應有之義。

對于被判刑的醫生,新舊醫師法都提到,刑滿之後滿兩年可再申請注冊執業登記。但新醫師法第58條規定,嚴重違反醫師職業道德、醫學倫理規範,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由省級以上政府衛生健康主管部門吊銷醫師執業證書或者責令停止非法執業活動,5年直至終身禁止從事醫療衛生服務或者醫學臨床研究。也就是說,當事人很可能在刑事責任結束之後,依然不被允許執業注冊,徹底斷送從醫之路。

綜上可見,醫師從事臨床診療工作,專業技能的提高要關注,法律這根弦同樣松不得。在醫師主動學習法律法規的同時,各級衛生健康主管部門、醫療機構的行政職能部門也應積極提供優質的普法服務。現實中,把普法推給第三方機構是臨床一線人員得不到精準法律指引的主要原因。醫院管理部門應結合臨床一線不同類别不同性質崗位的特點,及其面對的敏感問題或疑難問題,有針對性地組織普法講解,并制定法律指南,供臨床一線人員随時檢索利用。各級衛生健康主管部門以及醫院管理部門的從業人員,要做本行業的法律明白人,這樣才有可能形成優質法律服務的良善管理氛圍。

醫院應為醫生提供優質普法服務

文:江蘇省衛生法學會副會長 胡曉翔

編輯:管仲瑤

稽核:徐秉楠 闫龑

醫院應為醫生提供優質普法服務
醫院應為醫生提供優質普法服務
醫院應為醫生提供優質普法服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