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顧拜旦手稿、曆屆冬奧會火炬……全國最大冰雪主題博物館在這裡

顧拜旦手稿、曆屆冬奧會火炬、北京冬奧展……張家口崇禮華僑冰雪博物館于日前落成。該館主體建築總面積超2.4萬平方米,是國内規模最大,展品最豐富的冰雪和冬奧主題博物館,也将成為2022年冬奧會留給中國一項豐厚的文化遺産。

顧拜旦手稿、曆屆冬奧會火炬……全國最大冰雪主題博物館在這裡

世界滑雪起源于中國

華僑冰雪博物館主要由序廳、世界冰雪運動發展曆史廳、中國冰雪運動發展曆史廳、冬奧會廳、北京冬奧廳、冰雪運動互動體驗區等6個常設展廳和1個臨時展廳組成,主要對世界冰雪運動曆史和發展脈絡,曆屆冬奧會以及2022年冬奧會申辦、籌辦、舉辦過程中的實物、圖檔及影像資料進行全方位收集和集中展示,系統形象地展現世界冰雪運動起源、發展全過程以及所取得的碩果。

顧拜旦手稿、曆屆冬奧會火炬……全國最大冰雪主題博物館在這裡

在中國冰雪運動展廳,4對黃色毛皮的滑雪闆垂直陳列,引起了記者的注意。這幾件藏品是當代新疆阿勒泰地區的滑雪闆,實際上在很早之前先民就在這裡有過滑雪的經曆。從業人員介紹,新疆阿勒泰發現的滑雪岩畫顯示,大約一萬年前,中國的先民們已經開始了滑雪活動。生活在寒冷地區的人們掌握了滑雪技能并在日常出行、狩獵中使用,而在北方地表水結冰的季節,生活在城鎮中的人們則制造了各類冰鞋、冰床等,進行冰上娛樂活動。2006年釋出的《阿勒泰宣言》中正式提出,中國新疆阿勒泰地區是世界滑雪最早的起源地。

顧拜旦手稿、曆屆冬奧會火炬……全國最大冰雪主題博物館在這裡

展廳一角以赫哲族狗拉雪橇場景引入,頂部通過兩塊交錯的冰屏給觀衆呈現動态冰嬉圖。通過中島展台進行場景和實物的集中展示,右側幾何造型承載相關單元的圖版資訊,進而為觀衆帶來更加多樣的觀展體驗。

顧拜旦手稿彰顯年代感

展廳内,一份收藏于玻璃框内的手稿引來了很大關注。這是“現代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的手稿。張家口崇禮區體育局副局長李默向記者介紹,手稿用法文書寫,寫自1929年3月29日,當時在普羅旺斯的一家酒店,顧拜旦寫給他的一個同僚,信的内容是希望同僚安排他和阿姆斯特丹的奧組委主席在馬賽火車站見面。“它最珍貴之處在于顧拜旦存世手稿本就不多,而這份又是其中為數不多的以國際奧委會五環标志官方信紙書寫而成。”李默說。

顧拜旦手稿、曆屆冬奧會火炬……全國最大冰雪主題博物館在這裡

值得注意的是,冰雪博物館還收藏了曆屆冬奧會的火炬。其中,1952年第6屆奧斯陸冬奧會火炬,作為冬奧會曆史上第一把火炬,格外珍貴。李默說,這是冬奧會曆史上第一次正式點火儀式,火種采自挪威著名滑雪運動員努爾海姆家中的爐火。火炬頂部扁平的托盤,設計靈感來自1936年冬奧會火炬台的造型,也可防止火炬中心放置的鎂棒燃燒後灼燒手臂。1972年第11屆劄幌冬奧會火炬,作為首次在亞洲舉辦冬奧會并點燃的火炬,同樣意義非凡。

專設北京冬奧展

在北京冬奧展廳,展覽分為“申辦冬奧”“籌辦冬奧”。開篇部分,通過展标與冰屏播放《申奧之夢》,展現中國對于冬奧夢想的不懈努力,左側按展現順序依次排列,重點突出冬奧會徽、LOGO以及吉祥物等冬奧成果。本展區重點表現籌辦過程中各大賽區的建設。展廳内有沉浸式體驗廳,觀衆可在此體驗多人滑雪互動項目。

北京作為世界上首個“雙奧之城”,将始終秉持“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奧理念,為廣大群眾、主辦城市和國家創造了豐厚的奧運遺産。冬奧夢交彙中國夢,以冬奧會為契機,推動全民冰雪運動,凝聚華夏民族精神,團結億萬人民力量,必将開啟新的圓夢旅程。

據了解,該博物館由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簡稱“中國僑聯”)倡議海内外僑胞捐建,2020年6月開工,捐建得到53個國家和地區的近3萬僑胞參與。截至2021年12月,中國僑聯為博物館征集和購買國内外冰雪運動藏品逾6000件。

顧拜旦手稿、曆屆冬奧會火炬……全國最大冰雪主題博物館在這裡
顧拜旦手稿、曆屆冬奧會火炬……全國最大冰雪主題博物館在這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