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武漢合肥沈陽等多城進入“绯聞”名單 争奪特斯拉中國第二工廠

本報記者 盛蘭 張家振 上海報道

“要拉開工業發展空間,為特斯拉等重大新能源整車項目落地奠定基礎。”日前,遼甯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遼甯釋出”推送的資訊再度引發外界對于特斯拉第二工廠選址進展的關注。

上述文章名為《沈陽市大東區“五抓”并舉 争當振興發展排頭兵》。有媒體也将此解讀為“特斯拉第二工廠或将落戶沈陽市大東區”。不過,特斯拉方面随即對第二工廠“落戶沈陽”的消息進行了否認,“遼甯釋出”也已删除了上述資訊。

武漢合肥沈陽等多城進入“绯聞”名單 争奪特斯拉中國第二工廠

“對于第二工廠的選址,目前還沒有鎖定城市範圍。”對于在中國第二工廠選址方面的考量,特斯拉相關負責人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主要還是以當地對于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政策利好、營商環境各方面的比對為考慮重點。”

事實上,圍繞特斯拉中國第二工廠的選址問題,多地政府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目前,除上海市外,已有武漢、合肥、青島和沈陽等多座城市的政府表達意向。對此,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産業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翔向本報記者強調稱:“第二工廠落戶的地方,需要具備一系列條件,如能夠無償提供土地、可以提供大量優惠貸款、有國際港口等。目前,除上海市外,廣州、天津、青島、大連和甯波都是有港口的城市,并且這些城市也都具備汽車産業基礎。”

多城加入第二工廠“争奪戰”

據了解,特斯拉上海工廠位于上海市臨港産業區,一期設計年産能為50萬輛純電動整車,包括Model 3和Model Y等系列車型。不過,随着銷量快速提升,特斯拉上海工廠已處于滿負荷運作狀态。

産能擎肘之下,特斯拉在國内布局第二工廠也被提上日程。2021年10月,特斯拉CEO馬斯克在年度股東大會上透露,新工廠可能在2022年開始選址。2022年1月底,馬斯克稱在年内便會公布特斯拉全球第五座工廠的選址。有分析人士指出,特斯拉全球第五座工廠或将落地中國,成為繼上海之後在國内布局的第二座工廠。

憑借成功引進特斯拉超級工廠,上海市已經在全球新能源汽車産業的發展格局中占據一席之地。與此同時,特斯拉也帶動了上海市及周邊城市新能源汽車産業的發展。

上海市經濟和資訊化委員會(以下簡稱“上海經信委”)公布的最新資料顯示,2021年,上海汽車産量為283.3萬輛,産值為7586億元,同比增加了21.1%。其中,新能源汽車産量為63.2萬輛,産值達到1772.6億元,同比增加了190%。

特斯拉中國第二工廠也成為了包括上海市在内的各城市争奪的對象。此前,上海經信委相關負責人曾向記者透露:“已就第二工廠的選址事宜與特斯拉方面進行過多次溝通。”

除上海市外,記者梳理發現,目前武漢、合肥、青島和沈陽等多座城市也傳出或将引進特斯拉建設中國第二工廠的資訊。以汽車産業基礎雄厚的武漢市為例,日前就有市民留言稱:“據傳特斯拉第二工廠正在選址内陸城市,希望(武漢)市政府、(湖北)省政府共同努力,盡一切可能争取特斯拉第二工廠。”該市民還表示,引進特斯拉第二工廠,對于武漢市汽車産業具有非常強的促進作用,以及對省内其他城市的電動汽車相關産業作用明顯。

對此,武漢市商務局回應稱,近年來,武漢市堅持引育并舉,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産業。“我們将抓住汽車行業‘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共享化’四化新時代浪潮,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加大精準招商力度,力争引進更多國内外一線新能源汽車品牌的生産、研發基地等優質項目,為打造萬億級汽車産業叢集貢獻力量。”

對于武漢市是否計劃引進特斯拉中國第二工廠項目的問題,武漢市經濟和資訊化局方面僅向本報記者表示:“歡迎特斯拉落戶武漢。”

沈陽市大東區也表現出了極大熱情,并提出“結合文官片區城市更新,打開工業發展空間,為特斯拉等重大新能源整車項目落地奠定基礎”。據了解,遼甯省作為大陸傳統汽車制造大省,擁有豐富的汽車産業配套企業以及人才儲備。相關資料顯示,沈陽市大東區在2021年的整車産量超過45萬輛,産值達到1559億元。

而早在2021年11月份,就有媒體報道稱,特斯拉第二工廠将落戶中國(山東)自貿區青島片區。“如果一切順利,一年後,全新的特斯拉工廠将會出現在青島西海岸新區。”

彼時,特斯拉全球副總裁、對外事務副總裁陶琳就曾公開辟謠稱:“最近接到很多媒體關于第二工廠的詢問,恕無法一一回複。敬告大家,目前網絡上關于特斯拉第二工廠選址的資訊不屬實。”

青島市也具備較好的汽車産業基礎,同時坐擁國際港口。青島市工業和資訊化局公布的資料顯示,2020年,青島整車産量約為120萬輛左右,新能源汽車産量接近13萬輛。

“特斯拉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車企,在落戶後會為當地城市貢獻大量GDP,并且可以拉動當地汽車産業鍊的發展。是以,相關城市在引進特斯拉第二工廠項目時,應該采取當地最進階别的招商規格,給予最優惠的條件。”張翔向記者指出。

中國市場撐起“半壁江山”

中國不僅支撐了特斯拉産能的半壁江山,也是特斯拉最主要的銷售市場之一。

相關資料顯示,特斯拉2021年全球累計傳遞新車93.6萬輛,同比增長87%,實作了55.19億美元的淨利潤。其中,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共生産傳遞車輛48.41萬輛,同比增長235%,占特斯拉全球傳遞量的半壁江山,占比高達51.7%。

特斯拉方面向本報記者提供的資料顯示,在特斯拉上海工廠2021年傳遞的48.4萬輛新車中,在國内零售32.1萬輛,剩餘16.3萬輛主要出口至日本和歐洲等國家和地區。

此外,根據乘聯會公布的最新銷量資料,2022年1月份,特斯拉中國産汽車的銷量約為5.98萬輛,其中在中國市場的銷量為1.93萬輛。

2021年10月,馬斯克在特斯拉年度股東大會上指出,計劃到2030年,要實作2000萬輛的年銷量。在2022年1月召開的特斯拉财報會議上,馬斯克也表示年内将會公布全球第五家工廠的選址。

特斯拉官方披露的資訊顯示,目前預訂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需要等待12~16周的時間。事實上,除了上海超級工廠以外,特斯拉在全球範圍内布局有多個生産整車工廠,包括正在投建的柏林工廠和德州工廠,不過至今都還沒有實作正式量産。

這也意味着,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産能仍舊處于緊張狀态。與此同時,目前,特斯拉在中國的産能擴張仍舊依賴上海超級工廠的擴建。根據2021年11月上海企事業機關環境資訊公開平台釋出的資訊顯示,特斯拉對上海超級工廠(一期)第二階段的産線優化項目進行環評公示。該項目投資總額為12億元,預計2022年4月完工。

不過,對于特斯拉中國第二工廠是否仍舊會留在上海的問題,張翔認為:“上海最大的優勢是汽車方面的人才儲備多,工業設施完備,交通運輸網絡發達。但是,并不建議兩個工廠都落戶在上海。”

張翔坦言,若兩個工廠全部落戶上海,當出現一些不可抗力的問題,例如上海發生電力、能源和疫情等問題時,将會大大影響特斯拉的産能。“如果布局在上海以外的城市,受到的影響可能會小一些,這樣有利于降低風險。”

(編輯:張家振 校對:顔京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