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寶馬打響“漲價第一槍”,“缺芯”會導緻新一輪漲價潮?

去年,“缺芯”給汽車行業帶來的影響,相信人們都記憶猶新。沒想到,虎年上班沒幾天,車市又傳出了漲價的消息。上周末,寶馬将因為“缺芯”漲價的消息傳遍朋友圈,讓人感到新一輪漲價潮似乎又要在車市來臨。

寶馬真的漲價了嗎?有沒有其他品牌跟進?今年汽車晶片短缺的問題會不會繼續?

01寶馬漲價,因為晶片短缺?

上周末,杭州衆多寶馬4S店的銷售顧問都在朋友圈轉發一個消息:因為晶片短缺,寶馬主力車型(包括國産和進口)将上調市場價,之前的報價将廢棄,後續訂車的将執行新的價格,并且交車時間也有可能延後。

寶馬打響“漲價第一槍”,“缺芯”會導緻新一輪漲價潮?
寶馬打響“漲價第一槍”,“缺芯”會導緻新一輪漲價潮?

本周一,杭州一家寶馬4S店内部人士透露,上周末開始,店内的報價确實都上調了,如寶馬5系目前優惠7個點,寶馬X3和3系目前優惠8個點,和春節前相比普遍上調了6000-8000元。該人士透露,目前的價格調整幅度其實還不大,要看後期的供貨情況,“如果晶片短缺不能緩解,有可能還會繼續上調。”從網友曬出的詢價結果看,這兩天寶馬的報價确實上調了,最高的超過1萬塊。

對漲價原因,這位内部人士表示,主要是還是晶片短缺導緻新車供應跟不上,“最近訂車的客戶,訂單上的交車時間上我們也會留有餘地,以免引起投訴。”

寶馬打響的虎年漲價“第一槍”的消息,在寶馬車主論壇裡也成了熱門話題。有網友認為,這是寶馬經銷商在玩套路,目的是通過炒作漲價消息,把去年年底增加的車價優惠重新漲上去;還有網友認為,如果晶片真的短缺,奔馳和奧迪為什麼都沒有漲價?

寶馬打響“漲價第一槍”,“缺芯”會導緻新一輪漲價潮?
寶馬打響“漲價第一槍”,“缺芯”會導緻新一輪漲價潮?

但一位寶馬4S店負責人表示,雖然有消費者不相信晶片還短缺,可是經銷商得到的資訊就是産量受到了影響,有一些車型可能不能按照之前的排産計劃準時下線,是以大家才會根據去年5月份那一波晶片危機提前調整價格,“漲價是必然的。”

02部分新能源車近期也宣布漲價

不過,也确實和網友們說的一樣,目前隻有寶馬漲價。從記者的了解看,目前杭州市場上奔馳、奧迪、雷克薩斯等豪華車的市場價都比較穩定,很多主力車型都有現車。

但新能源車漲價的消息最近卻源源不斷。自從去年年末新能源補貼政策退坡後,不少車企陸續宣布上調售價。去年12月至今,包括特斯拉、小鵬汽車、廣汽埃安、零跑汽車、歐拉、大衆ID.等多個新能源汽車品牌,或官宣上調旗下部分車型售價,或宣布了保價政策的時間節點。

2月1日,比亞迪宣布因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以及新能源購車補貼退坡等影響,比亞迪王朝、海洋系列新能源車,官方指導價上調幅度1000-7000元不等。上汽榮威近日也宣布,将從3月1日起,對旗下多款新能源車型的官方指導價進行上調。上汽榮威稱,此次漲價主要是受全球晶片短缺以及國家新能源補貼政策退坡等不利因素影響。

寶馬打響“漲價第一槍”,“缺芯”會導緻新一輪漲價潮?

一位業内人士說,盡管這一輪新能源車漲價,主要跟新能源補貼額度退坡有關,但晶片供應、原材料漲價也确實對電動車有較大影響。特斯拉汽車就是晶片短缺的受害者。據報道,為了應對愈演愈烈的晶片危機和完成2021年第四季度的訂單傳遞,特斯拉計劃對部分中國制造的Model 3和Model Y“減配”——移除車輛轉向架裡兩個電子控制單元中的一個,正常情況下,上述車型的标準配置裡,會安裝總共兩個電子控制單元。

根據一些特斯拉客戶的回報,延期傳遞已經成了特斯拉的常态。記者認識的一位Model 3訂車客戶說,他訂車時得到的承諾的是2月底3月初傳遞,但等了兩個月了現在一點動靜都沒有,“群裡有的人已經等了100天了還沒有動靜,急瘋了!”

03汽車晶片今年還會繼續短缺嗎?

雖然已經進入2022年,但晶片短缺的影響并未過去。截止目前,全球汽車産業受汽車晶片短缺的影響已經持續了近一年時間,去年全球汽車市場為此累計減産超 1000萬輛,相當于2021年整個豐田集團在全球的銷量(1050萬輛)。

由于晶片短缺,很多跨國車企2021年被迫采用短期停産或是減産、減配的措施來應對。比如自2021年5月份開始,寶馬汽車就對客戶提出了産品傳遞預警提示,旗下的部分車型将會存在“減配”行為,有的取消選裝自動駕駛輔助系統Pro功能,有暫不提供開啟行李箱蓋功能;部分國産奧迪車型在傳遞時甚至隻能提供一把機械鑰匙和一把遙控鑰匙,待産能恢複之後,再陸續補發遙控鑰匙;去上半年起生産的部分朗逸車型更因為晶片短缺不得不取消了中控螢幕,安裝非原廠售後導航,安裝後無MOS功能及CRS3.0相關功能。

寶馬打響“漲價第一槍”,“缺芯”會導緻新一輪漲價潮?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随着疫情發展和國外晶片大廠不斷擴産,晶片短缺的危機似乎已經過去。但事實是,“缺芯”依然是2022年汽車産業面臨的最大威脅,今年晶片短缺并沒有好轉。根據汽車行業資料預測公司AFS的最新資料,截至2月13日,晶片短缺導緻今年全球汽車市場累計減産量約為52.74萬輛,較截至2月6日累計減産量(37.05萬輛)大幅增長42%。

從全球半導體廠商近期公布的2021年财報看,當下全球晶片庫存仍低于正常水準,多家廠商均認為産業鍊依舊難以擺脫供應短缺。對于這一局面結束的時間,各家的判斷也不盡相同。樂觀者如英飛淩認為,有望在今年告别晶片短缺;而恩智浦卻給出完全相反的意見,認為今年難以收尾。

美國商務部1月25日釋出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美國制造商和其他使用半導體的公司的關鍵晶片庫存從2019年的40日安減少至不足五天,全球晶片短缺問題将至少持續到今年下半年。

根據外媒的報道,目前“缺芯”對跨國車企生産線的影響仍在持續:福特汽車上周對其下屬8家美國工廠采取臨時停産或減産措施;豐田汽車本月也對日本6家工廠的7條生産線進行2-13天不等的停産。

為了擺脫危機,一些跨國車企也都在想辦法。最新的消息是,南韓現代汽車正在進行測試,以确定是否可以将家用電器晶片用于不太關鍵的汽車系統上,例如前照燈和尾燈。如果可行,将可以減少每輛汽車使用的汽車晶片數量,最終減少對其制造業務的影響。

為滿足晶片供應,多家國際晶片大廠已經啟動建設新工廠和擴大現有工廠産能的計劃。據中汽中心預計,到今年三季度,晶片供應才将會得到大幅緩解。由此看來,汽車行業“缺芯”的危機可能還将持續一段時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