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奔馳,打不過寶馬了?

奔馳,打不過寶馬了?

深途(shentucar)原創

作者 | 黎明

編輯 | 魏佳

奔馳和寶馬,一直是相愛相殺的對手。

它們是全球最暢銷的豪車品牌,同是德系三強(另一個是奧迪),甚至連品牌首字母都相同,BBA中的兩個“B”也讓人混淆,很多人一直搞不清楚誰排在前面。

而産品方面,它們也高度重合。除了奔馳品牌和寶馬品牌,在超豪華市場,奔馳母公司旗下有邁巴赫,寶馬有勞斯萊斯;在小型車市場,奔馳有Smart,寶馬有MINI。

在銷量上,多年前寶馬更靠前,奔馳次之,但從2016年開始,奔馳全球銷量超過寶馬,然後将這個優勢保持了五年。

然而在2021年,寶馬再次超過奔馳,重回全球豪車銷冠。勝利再次回到了寶馬這一邊。

這或許隻是一個偶然,也可能是一個轉折點。

2月初,奔馳因虛假廣告被南韓反壟斷監管機構處以202億韓元罰款,随後沒幾天奔馳汽車金融又被中國銀保監會通報,稱存在四項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

在銷量和輿論上,奔馳都開始落了下風。2022年,奔馳還能打過寶馬嗎?

被寶馬反超,奔馳怎麼了?

相比于寶馬,奔馳2021年的銷量可以說是全線潰敗。

全球新車銷量(包括乘用車和商務車)240萬輛,不敵寶馬(包括寶馬品牌、MINI品牌和勞斯萊斯品牌)的252萬輛。這是過去五年來,奔馳首次被寶馬反超,丢掉豪華車銷量冠軍寶座。

隻看單一品牌,奔馳同樣落後于寶馬。奔馳品牌全球銷量209萬輛,寶馬品牌是221萬輛。

再看中國市場,寶馬還是冠軍。2021年奔馳銷售75.9萬輛,同比降低2%,而寶馬銷售84.6萬輛,同比增長8.9%。寶馬是BBA中唯一正增長的品牌。

過去五年,奔馳偶爾在中國市場銷量低于寶馬,但從以上三個次元全面被寶馬超過,卻是頭一回。

奔馳銷量下滑,一方面是受全球晶片供應短缺的影響。不過,這是所有車企都面臨的共同難題,為何寶馬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值得奔馳反思。

産品力是另一個重要因素。

過去幾年,奔馳和寶馬的主力産品一直都不分伯仲。奔馳在中國的銷量支柱是奔馳C級、E級、GLC,寶馬是寶馬3系、5系和X3,它們在産品、價格、品牌等多元度展開全面競争。但在2021年,奔馳不如寶馬能打。

乘聯會釋出的2021年轎車零售銷量排行榜,奔馳沒有一款車上榜,但寶馬5系和寶馬3系榜上有名。在SUV榜上,寶馬X3上榜,奔馳未上榜。在高端轎車銷量榜中,寶馬5系和寶馬3系分列第一、第二,奔馳E級和奔馳C級位列第四、第五。

奔馳,打不過寶馬了?

寶馬正在超越奔馳,越來越受到中國消費者的歡迎。

去年剛買車的渣渣洋的經曆或許有一定代表性。她告訴深途,去年3月,她重點對比了奔馳GLC和寶馬X3,試駕奔馳GLC的時候感覺避震比較差,看網上說刹車可能會有異響,就果斷放棄了,然後選擇了寶馬。

北京的劍翔,在去年把自己的福特翼虎換成了奔馳GLB,然後發現品牌更新了,開車體驗下降了。最明顯的是噪音。他對深途說,奔馳GLB的發動機噪音很大,很多車主都反映過。深途發現,在淘寶上甚至有商家售賣奔馳GLB專用的車門密封隔音條。

除此之外,奔馳GLB的四面防撞報警也不好用。按照劍翔的說法,有時候不靈敏,有時候又過于靈敏,很難調到合适的程度。

“開過奔馳之後感覺不過如此,就是牌子好,錢都花在牌子上了。”他說。

寶馬要銷量,奔馳要豪華?

奔馳最有價值的,應該就是它的品牌了,尤其是在高價位的豪車市場。

與整體銷量下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21年奔馳在超豪華市場的銷量大增。

比如,售價超百萬的奔馳S級,去年賣了8.7萬輛,同比增長40%,其中35.5%的銷量來自中國;價格更貴的奔馳G級,銷量達到創紀錄的4.1萬輛;超豪華子品牌邁巴赫,去年也賣了15730輛。據悉,近年來邁巴赫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已占到其全球銷量的七成。

在超豪華市場,奔馳的競争力依然極其強悍。有一種說法是,2021年晶片供應緊張,奔馳把有限的晶片供應,優先提供給了高端車型。

問題是,奔馳過去一向擅長的豪華路線,在未來還能行得通嗎?

“不太懂奔馳所謂的豪華内飾,總感覺像夜總會。”有車主這樣評價。

奔馳,打不過寶馬了?

來源 / @梅賽德斯-奔馳

“我必須得承認,奔馳的内飾要比寶馬好,但我同時覺得特斯拉的極簡風也挺好,而且下一輛車我可能會更傾向于買特斯拉。”一位奔馳車主對深途說。

現在年輕人對豪華的定義正在改變。尤其是以特斯拉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崛起後,過去奔馳最擅長的設計、做工、真皮材質、金屬裝飾等所謂的豪華元素,不再是豪華的唯一選項。

而奔馳還在用過去的标準來定義豪華。

2021年的慕尼黑車展,奔馳釋出了一款邁巴赫版本的EQS,堪稱奔馳純電産品中的王牌。奔馳表示,邁巴赫EQS SUV的内飾設計靈感依然來自遊艇,白色鋼琴漆,玫瑰金色裝飾,人造毛皮覆寫的地闆,實作了“高雅、高貴”。歸根到底,還是在内飾和設計上做文章。

在另一個定義豪華的名額——機械性能上,奔馳這幾年并無太大改進,嚴格意義上來說,所有的燃油車都沒有根本性的改變。這是由内燃機的先天瓶頸決定的。現在的電動車,在馬力、加速度等方面,輕松就能超過燃油車,三十多萬的車,百公裡加速已經達到過去百萬級超跑的水準。

資深汽車行業分析師張翔對深途說,經過過去這些年的競争,寶馬和奔馳在燃油車方面的産品同質化非常嚴重,對銷量變化起作用的,很多時候不是技術,而是營銷政策。寶馬在設計上要比奔馳更年輕化一些,這對于寶馬抓住未來的年輕使用者有一定幫助。

在這樣的情況下,奔馳還能拿什麼來維持他的豪華标簽?無論如何,價格一定還得夠“豪華”。

寶馬和奔馳去年各有一款走量車型——奔馳EQC、寶馬iX3。奔馳EQC定價49.98-57.98萬元,而寶馬iX3是39.99-43.99萬元。

另外,它們各拿出了一款旗艦産品,代表目前各自最高的電動化水準。寶馬是iX,售價最高99.69萬元。奔馳是EQS,最高價151.86萬元,起售價甚至超過了保時捷Taycan。

這種價格差距,給電動車市場最直覺的感受就是,奔馳好像要比寶馬更高端。

從産品定價也能看出奔馳和寶馬的政策差異。寶馬要銷量,奔馳要豪華,這一點在規劃中展現很充分。談及未來五年規劃,寶馬頻繁提到的是銷量目标,比如要在2025年把純電動車的累積銷量達到200萬輛。奔馳則更多提的是品牌目标,按照奔馳方面的說法,“奔馳也将逐漸更新為一個超豪華的品牌,我們希望奔馳在品牌上是高于競争對手的。”

拼電動車,奔馳和寶馬誰更能打?

奔馳和寶馬都清楚,就當下的市場談競争格局沒有意義,因為未來是屬于電動車的。是以它們都在積極進行電動化轉型。

奔馳的轉型其實一點都不晚,隻是少了些誠意,也走了不少彎路。

早在12年前,奔馳就推出過一款新能源車,一出場就是S級,價格超百萬。這很符合奔馳從高往低打的品牌政策。不過,這款車推出沒多久就停産了,除了留下“換一塊電池17萬”、“攢的都是維修經驗”的笑話外,并沒有在行業掀起多大風浪。

後來奔馳又推出了兩款售價超百萬的新能源車型,一個S級,一個GLE,但都沒賣多少就停産了。在這之後,奔馳還折騰過C級、E級的新能源車,E級把價格拉低到C級的水準,銷量才勉強有了點起色。但跟現在的新能源車相比,還是不在一個層面。

相比之下,寶馬要更接地氣一些。2014年上市的旗下第一款純電動車i3,已經持續賣了8年,第一年就賣出了3萬輛,至今總共賣了約20萬輛。不過這款車将在今年7月開始停産。

除了這款車,在其他車型的探索上,寶馬和奔馳可謂是半斤八兩。售價180萬的插混超跑i8,基本也已經停售了,5系新能源、7系新能源、X1新能源、X5新能源等車型中,停售的不少,沒有爆款。

奔馳和寶馬的電動化轉型開始有點眉目是在2021年。這一年奔馳的EQ系列、寶馬的iX3都開始起量了。

EQ系列是奔馳專門推出的全新純電動品牌。該系列量産的第一款車是EQC,算是過去兩年奔馳轉型電動化的拳頭産品。

奔馳,打不過寶馬了?

EQC 來源 / @梅賽德斯-奔馳

不過,市場對這款車的質疑不少。首先它并非由奔馳純電平台開發,而是油改電的産物,這導緻它看起來特别像油車GLC。另外早期傳遞的車輛品質問題不少,車主回報最多的是頻繁出現電機故障,還引發了集體維權。

EQC現在每個月在中國的銷量隻有幾百輛,2021年全年隻賣了6000多輛,跟造車新勢力完全沒法比。在EQC後國産傳遞的EQB、EQA,銷量更慘淡。

是以直到現在,奔馳還沒有一款在産品、銷量、口碑上真正拿得出手的電動車。

就單款車型來看,目前寶馬要比奔馳更能打。寶馬iX3是寶馬目前最重視的純電動車型之一,在國内比奔馳EQC更晚投産傳遞,不過,去年iX3在中國賣了超過2.1萬輛,最近半年的月銷基本都在2000輛以上,超過奔馳EQC。

張翔表示,就電動化轉型而言,寶馬起步比較早,有一定優勢,在國際市場上的銷量也要比奔馳領先。

奔馳決定在高端市場一條道走到黑。去年底開始在國内傳遞的EQS,是奔馳目前最頂級的量産電動車,配置和價格都拉滿,2022年将接受市場檢驗。另外,EQE也将在2022年國産,申報圖已經在工信部曝光了。這兩款車将是奔馳在2022年最重要的産品。

總體而言,奔馳和寶馬之間的競争,會逐漸從燃油車過渡到電動車,決定未來格局的,不是今天的銷量,而是電動化轉型的決心和布局。

*題圖來源于奔馳、寶馬官微。應受訪者要求,文中渣渣洋、劍翔為化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