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份,在浙江嘉興創業的山東榮民郭學城,不幸被檢查出患了急性白血病,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血癌。
這種病想要痊愈隻能通過骨髓移植,可是當醫生讓他的母親張女士先去做個骨髓配型時,深愛兒子的張女士卻扭扭捏捏地拒絕了。

郭學城
接着,張女士向兒子吐露了一個深埋心間27年的身世之謎,而獲悉自己身世的郭學城,在一夜之間有了三位父親……
出生三日換父母,光榮參軍真男兒
郭學城在山東德州夏津縣長大成人,可是在罹患白血病之前,他并不知道自己其實是出生在千裡之遙的陝西鹹陽,更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對他從小寵愛有加的父母竟是他的養父母。
1993年夏日的一個淩晨,陝西鹹陽的一戶普通農民在醫院中,迎來了家庭中的一個新成員。看着這個充滿生氣的男嬰,他的親生父母卻是愁眉不展。
他們一臉愁容的原因很簡單,因為這已經是家裡的第三個兒子了,實在是撫育不起這個孩子。作為地道地道的農民,他們的收入全部來自家中那幾畝薄田,微薄的收入再加上要養育兩個孩子,已經讓這個農民家庭捉襟見肘了,更何況現在又添了一張嗷嗷待哺的嘴。
為何如此貧窮還要再生下這個孩子呢?其實這也不怨這對農民夫婦,由于缺乏避孕知識,當孩子的母親發現時已經懷上了。但如果要引流的話對母親的身體傷害太大,兩口子就在要不要把孩子流了這件事上萬分糾結。
後來随着母親的肚皮一天天鼓起來,感受着孩子在她的腹中活動,一種無法割舍的聯系在母子之中建立起來,自此母性散發的母親徹底絕了流産的想法。
等孩子生下來,就算是他們沒有能力養育他,也可以為他找一戶好人家收養,總比把這個還未見過美好世界的孩子打掉要強多了。
于是,當孩子在醫院降生後,愁喜交加的父親最終一咬牙,還是通過好心人士聯系到了山東德州的一對不孕夫婦。
山東德州夏津縣的郭長江和張女士在成婚多年後,一直沒有孕育出自己的孩子,多年求醫問藥下來也一直沒有結果。心灰意冷的夫婦倆也隻能斷了自己生養子女的執念,并在社會上多方打聽準備收養一個嬰兒,圓夫婦二人不能做父母的遺憾。
經過熱心人士的牽線搭橋,他們得知陝西鹹陽有一個剛出生的男嬰,他的父母由于無力撫養,決定托付給好心人收養。聽到這個消息後,夫妻二人欣喜若狂,當天就乘坐火車去了陝西。
由于當時的基礎設施還比較薄弱,乘坐各種交通工具的兩人,在第三天才風塵仆仆地來到了嬰兒親生父母的家中。從嬰兒父母那裡得知,他們在孩子出生的當天就辦理了出院手續,張女士又看着這座破敗的房屋和兩個年幼的男孩,她心知這個家庭真是沒有辦法了,才找到的他們夫婦。
将男嬰抱在懷中,張女士看着他那小巧的面龐,一瞬間就喜歡上了這個嬰兒。嬰兒父母見這對夫婦,盡管穿着十分普通,并不像有錢的樣子,但看着他們對孩子非常喜愛的表情,又見他們包裹裡的提前買好的奶粉,這些細節讓他們感到這對夫婦的真心。
郭長江向嬰兒父母坦言,他們雖然過得并不富裕,但以後肯定會将孩子視若己出,盡全力撫育他長大成人。嬰兒母親聽到這樣一番肺腑之言,頓時感動地落下眼淚,并不顧産後虛弱的身體,拉着丈夫就給二人磕頭。
郭長江和張女士怎麼拉也拉不住,還是受了他們三個響頭,最終不顧嬰兒父母留下吃飯的請求,當天就坐上綠皮火車回了山東。而在回家的路上,郭長江就給嬰兒起好了名字—郭學城。
郭學城兒時照片
就這樣,剛剛出生3天的郭學城便換了父母,成為夏津縣郭長江夫婦的兒子……
在新父母家中,郭學城受到了無微不至的照顧,别的孩子有的他都有,他想要什麼玩具,即使再貴父母也會咬咬牙滿足他的願望,郭學城就這樣在幸福中慢慢成長。
小小的郭學城本以為一家三口,會一直幸福地生活下去。可是,在他8歲那年,父母由于性格不合離婚了,郭學城自此便跟了母親張女士,而父親會定期給他們打生活費。
雖然跟了母親,但郭學城的父親仍然盡力做好一個父親的職責,經常去他的學校,給郭學城送錢送吃的,有時候父子二人還會在周末一起逛逛縣城。
母親張女士為了兒子着想,沒有選擇再婚,而是一個人将他含辛茹苦地拉扯大。郭學城雖然8歲時經曆了父母離異,但父母還是一如既往地對他十分關愛,是以,父母離婚這件事并沒有在郭學城心中留下陰影。
郭學城和母親張女士
轉眼之間郭學城到了18歲,長成了一個英俊的帥小夥。也正是這一年,郭學城做了一個決定,他要參軍入伍,父母聽到他的想法後也是全力支援。
聞母再婚心歡喜,創業伊始體艱辛
郭學城在學校時非常喜愛運動,練就了一副強健的體魄。于是,他很順利地通過了驗兵,成為了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士。
在新兵連,性格開朗的郭學城很快成為了連隊的開心果。他天生的一副好嗓子,并且還會彈吉他,當訓練結束時,多才多藝的他就會自告奮勇地當着全連的面表演才藝,赢得戰友們的一片喝彩。
不管再困難的訓練項目,郭學城總是以優異的成績完成,而平時他也是熱心地幫扶戰友們,是以,整個連隊都對這個帥氣開朗的山東小夥評價頗高。
就這樣郭學城在部隊充實地度過了一年,整個人也越發地幹練。這天,郭學城利用一星期一次打電話的機會,先是和父親郭長江彙報了一下近期的訓練情況。接着,又給母親撥了過去,而電話那頭的母親卻告訴了他一個令他歡喜的消息。
“城城,媽媽……準備再給你找個後爸,你看……行嗎?”母親有些不好意思地開口說道。
“媽,是真的嗎?太好了!”郭學城聽到母親要給他找個後爸,不僅沒有沉默,反而是異常高興。自從和父親離婚後,看着孤苦的母親,郭學城也非常的難受。但是漸漸長大的他也清楚,性格不合的父母很難再走在一起,于是經常勸說母親再婚,要追求自己的幸福,可母親總是說要等到兒子結婚她再考慮這些事,就這樣一直拖了下去。
沒想到自己入伍一年後,母親竟然主動和他提起了這個話題,想來是在家一個人孤苦伶仃的母親終于想通了,而且看母親這番話的意思,她和那位叔叔已經是情投意合,就等他這個兒子點頭同意了。
在電話中,郭學城一個勁地詢問起未來繼父的情況,還古靈精怪地調笑起母親。“等我回去喝您二老的喜酒啊!”郭學城怪聲怪氣地笑道。“沒大沒小的東西!在部隊照顧好自己啊,嘟嘟……”母親被他問得滿臉通紅,慌忙挂斷了電話。
得知母親要再婚的消息,郭學城在欣喜的同時,也放下了一直藏在心間的包袱,從此更加積極向上地投入到接下來的軍旅生涯。一年後,郭學城如期退伍,回到了德州夏津縣的家中……
看着給他倒酒的郭學城,姜善增這個中年漢子此時就像個相親的女孩子一樣拘謹,不安地搓着雙手。
“爸,這杯酒我敬您!祝您和我媽白頭偕老!”姜善增沒想到繼子竟沒有任何猶豫地喊出了爸這個稱呼,頓時有些動容,連忙接過酒杯和郭學城碰杯後一飲而盡。一杯酒下肚,爺倆相視一笑,剛才拘謹的氛圍也瞬間消散。
張女士看着喝酒吃菜侃大山的父子,沒有一絲生疏,就像是過年團聚在一起的親人。這種阖家歡樂的場景,讓她有一種久違的幸福感,看着看着她笑了也哭了……
退伍後的郭學城暫時在老家安頓了下來,他找了份工作,雖然薪水不高,但仍是兢兢業業。每天下班回家,吃着母親做的可口飯菜,一家三口其樂融融地聊着天,這種平凡但踏實的生活令他非常知足。
懂事的郭學城自然不會忘了自己的“親生”父親郭長江,他知道這個日漸蒼老的男人一直在默默地關懷着他,當然要是沒有父親給的撫養費,他們母子倆會生活得很艱難。時不時的,他會拿上一瓶酒,到“生父”那裡,陪他唠唠嗑。
當得知繼父對他和母親很好時,郭長江沒有嫉妒,有的隻是滿懷的欣慰。郭長江當年隻是和張女士性格不合才離的婚,看到現在幸福美滿的張女士,他留下的隻有最真摯的祝福。
在家中工作了幾年的郭學城,越發感到在家鄉這個小縣城難以大展拳腳,他一直想着要多掙錢,好讓父母過上更好的生活。正巧在這時,一位和他關系密切的戰友找到了他。
戰友直接對郭學城說,他有一個精心考慮良久的創業項目,問郭學城願不願意和他一起幹。而郭學城在仔細考察了這個項目後,覺得很可行,便同意了他的邀請。
2019年,26歲的郭學城帶着幾年打工攢下來的錢,告别了父親、母親和繼續,懷揣着夢想同戰友一起去了浙江嘉興創業。看到要去另一座城市的郭學城,他的兩位父親和一位母親盡管内心十分不舍,但看到鬥志昂揚的郭學城,他們還是同意他去外面闖一闖。
在創業的第一年中,郭學城和戰友每天都廢寝忘食地工作,為了項目走遍了嘉興的商務樓,身心俱疲的他們甚至沒有時間吃飯,有時一天就草草吃份便當對付對付。
郭學城曾自嘲那段時間,自己和戰友天天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吃得比豬差,結果最後還沒掙到錢。要不是在部隊的兩年磨煉了意志,他們可能早就崩潰了。
骨髓移植母為難,身卧病床知身世
在2020年的6月份,也許是長時間勞累的緣故,身強體壯的郭學城突然發燒了。在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後,郭學城松了一口氣,隻把它當做一次普通的發燒,以為打兩天吊瓶就好了。
可讓郭學城沒有想到的是,在接下來的一個月内,他竟連續發燒了五六次,每次病好了過上兩三天就又會發燒,并且伴随着發燒,他的牙龈也開始慢慢出血,身上也出現了密密麻麻的血點。
感到情況不對勁的郭學城,為怕家裡的擔心,并沒有将病情告訴父母。7月1日,他在戰友的陪同下去了嘉興市第二人民醫院檢查病情。果然,血正常顯示他的血象很差,醫生懷疑可能是血液病,讓他做進一步的檢查。
醫生對郭學城做了骨髓穿刺,當接近十公分的鋼針刺入他的脊椎時,即便是經過部隊磨煉的郭學城也難以忍受這種鑽心的疼痛。7月3日,戰友拿到骨穿報告後,先是愣在原地半響,然後走進病房對郭學城一臉輕松地說道:“學城,沒什麼大毛病,醫生說輸幾天液就行了。”郭學城對戰友的話信以為真,以為先前自己多慮了。
可是,沒過多久他就接到了母親的電話,母親在電話那頭哭着對他說:“城城,你的病一定能治好,放心……沒事的,媽媽這就過去陪你。你爸(繼父)把家裡的事處理好也會去。”聽着母親傷心的語氣,郭學城突然有了種不好的預感。
他把戰友喊了過來,十分認真地問他自己到底得了什麼病。剛才就是戰友通知的張女士,他隻是不願第一時間告知郭學城這個噩耗。但看着他那嚴肅的表情,戰友猶豫一下就上前拉住郭學城的手,将骨穿報告上面的結果告訴了他。
原來,他竟是得了急性B淋巴細胞白血病,通俗點講就是血癌。聽到這個消息的郭學城,頓時感到一陣天旋地轉,心中猶如閃過一道晴天霹靂。他怎麼也想不到,27歲的自己就患上了絕症。
随後,一夜未眠的郭學城在第二天見到了連夜趕來的母親,看着在病床上的兒子張女士沒有落淚,反而是不斷地給兒子打氣,說他的病一定能治好,不要喪失信心,錢的問讓他不用擔心。
受到母親鼓舞的郭學城,也開始重整信心,接下來還要和病魔做鬥争,而母親還指望他來養老呢,這一次無論如何他都不能倒下。
但當醫生讓母親去做骨髓比對時,母親不願配合的怪異舉止讓郭學城有些疑惑,在這種情況下張女士也隻得将27年前的那件事向兒子坦白,而這也回到了文章的開頭。
傾家蕩産亦不惜,三父皆為我親父
郭學城在從母親口中得知,自己竟然不是她的親生兒子時,他當時的心情複雜到無以複加,有震驚、有痛苦、有感動……
過了許久,腦海中閃過許多畫面的郭學城終于讓自己的情緒稍稍平複了下來。他臉上露出了微笑,撫摸着母親的發絲,柔聲道:“媽,不管我是誰生的,在我心中你永遠是我的親媽,最親最親的那種!”
張女士在聽到兒子的這番話後,激動地抱着他痛哭道:“城城,你放心,媽媽一定會找到你的親生父母,讓他們來救你。”
幾天後,張女士幾經波折終于聯系上了遠在陝西鹹陽的那對夫婦,而他們在得到親生兒子的病情後,便立即馬不停蹄地趕到了浙江嘉興,見到了他們27年未曾謀面的兒子。
一個頗顯老态的農村婦女上前便拉着郭學城的手,泣不成聲道地:“孩子,這些年是我們對不起你,現在我們來了,無論如何也得把你的病治好!”
看着這個滿臉滄桑的婦女,又看到她身後一位同樣淚流滿面的男子,一瞬間郭學城心中憋着的怨氣便煙消雲散,在他最需要他們的時候,親生父母第一時間就來到了他的身邊,這足以證明他們還是深愛着他的。
在前幾天,郭學城的養父(郭長江)和繼父(姜善增)便已來到了醫院。是以,一時間小小的病房中,竟有郭學城的兩位母親和三位父親,他們每個人都對他關懷備至,這讓病魔纏身的郭學城感到一種無比的安全感。
郭學城的親生父母為了能配型成功,這次還專門帶來了他的二哥。幸好也是有這一想法,因為最終郭學城的二哥和他的配型最為契合。
既然契合骨髓已經找到,醫院也着手開始對郭學城進行化療。8月20日,在第一輪化療後父母們将他轉到了山東齊魯醫院,為的是這裡更加專業的骨髓移植團隊。
然後在山東齊魯醫院,郭學城又進行了3輪化療。這3輪化療下來,郭學城原本濃密的頭發已經不見了,體重掉了十幾公斤,每次吃飯都會嘔吐,并且在吃完後不久就會腹瀉。
這些症狀讓郭學城的身體和精神,時時刻刻都在經受着非人的折磨。而他的三位父親和兩位母親在心疼的同時,也在經曆着巨大的經濟壓力。
4輪化療的費用高達30萬元,為了湊齊這30萬,他的父母們已經竭盡全力。陝西鹹陽的親生父母将親戚朋友都借遍了,并将他們的積蓄也都拿了出來,陸陸續續給了郭學城近10萬元。他的養父也将多年打工的積蓄給了他,母親和繼父同樣如此。
父母們東拼西湊,再加上當年戰友們的一些捐款,勉強湊齊了30萬元。可是醫生告訴郭學城及其父母,在骨髓移植前還要做幾輪化療,這些費用不算,光是最後的骨髓移植他們還要再準備30萬元。
郭學城和繼父
但光是4輪化療的費用,3家老人都已經拼盡了全力,接下來的費用就像一座大山一樣,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為了救治兒子,3家老人都在集市上擺攤賣起了幹棗,而這些幹棗則是他的親生父親打工時,老闆開不出工資拿來頂工資的,為了把棗變成錢,這三家老人一有時間就去賣棗。
看着父母們為了他的病,一直在奔波操勞,沒有放棄對他的救治,郭學城感動得淚流滿面。他曾說:“我現在隻能看着他們對我的付出,卻無以為報。隻能等到痊愈後用我的餘生去報答他們,他們都是我的親爹親娘!”
郭學城的親生父親
隻是這些賣棗的錢,比起巨額的化療費用,實在是杯水車薪。無奈之下,他們最終隻能向社會求助。經媒體曝光,郭學城的不幸遭遇,以及對他不離不棄的幾位父母,讓人們看到了人間真情,許多好心人在感動的同時也紛紛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
結語
郭學城在27歲罹患血癌,這是他人生中的一大不幸,但比起很多患病後家人不管不問的案例,他無疑也是幸運的,因為他有着幾位父母最無私的幫助和關懷,讓他在最無助的時刻,感受着濃濃的親情。
據悉在社會各路愛心人士的捐助下,郭學城的化療費用已經籌齊,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最終他将接受二哥的骨髓移植,在此我們衷心的希望郭學城能夠早日戰勝病魔,這也是他的5位父母和許多好心人共同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