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2022年市政府工作報告重點任務清單》的通知中,列出了2022年市政府工作報告重點任務清單,涉及特斯拉設計中心、小米汽車制造工廠、豐田燃料電池研發中心等多個汽車類項目。

其中,小米汽車制造工廠、衛藍新能源固态電池一期、豐田燃料電池研發中心、特斯拉設計中心等都将會在今年開工建設。同時,通知還提到,将支援北京奔馳提高産能、投放新能源産品。完成理想汽車制造基地工廠改擴建,確定裝置順利進場安裝調試。支援北汽集團等傳統車企轉型更新。
特斯拉設計中心
目前,特斯拉還未對此有任何回應,但是有關其要在中國設立設計中心的傳聞已由來已久。
2020 年,特斯拉上海工廠剛剛投入生産時,馬斯克就曾向外界表示将在中國建立一個設計中心,負責打造國際電動汽車。2020年晚些時候,特斯拉開始為中心招聘,鼓勵任何對汽車或設計充滿熱情的人申請這份工作。
去年年初,有外媒曝光,特斯拉正在中國招聘招募設計總監,要求具備20年以上設計經驗,深度了解中國市場。同時有知情人士透露,确定設計總監之後,特斯拉将開啟正式招聘,為其組建一個20人左右的設計團隊。
去年7月,特斯拉官方正式釋出了中國設計中心的招聘資訊,共有首席設計師、創意師、資深車輛設計師、色彩紋理專家和設計品質專家等11個崗位。從時間來看,該團隊或許已經組建完成。
去年進博會期間,特斯拉全球副總裁陶玲曾表示:「希望在不久的将來,不僅中國制造的(特斯拉)車型可以達到近100%的本地化生産率,或許還可以見證完全由中國團隊獨立設計并生産制造的(特斯拉)車型行駛在中國公路上。」
但是根據特斯拉的規劃,中國團隊設計的車型或許不會很快到來。馬斯克在2021年第四季度财報電話會議上稱:「特斯拉今年不會釋出任何新的汽車産品。至少說,在2022年,特斯拉不會釋出傳聞中的更便宜的電動車型。」
2021年,特斯拉在中國市場收入達138.44億美元,同比大增107.8%,已經成為美國之外的最大市場。銷量上,去年特斯拉在中國的傳遞量達到484130輛,占特斯拉全球93.6萬傳遞量的51.7%。無論在哪方面來看,特斯拉在中國建設設計中心,也都是大勢所趨。
小米汽車制造工廠
小米汽車制造工廠的規劃細節此前已經曝光:該項目将建設小米汽車總部基地和銷售總部、研發總部,将分兩期建設年産量30萬輛的整車工廠,其中一期和二期産能分别為15萬輛,預計2024年首車将下線并實作量産。
去年9月還有零部件巨頭透露,小米汽車計劃在2024年起的之後3年,每年推出1款新車,3年總銷量要達到90萬輛。
3月30日,雷軍宣布小米正式進軍智能電動汽車行業,表示未來十年小米将投入100億美元造車,首期投資為100億元人民币,自己将親自帶隊。從宣布造車至今還不到一年,其發展速度十分驚人。
産業鍊方面,小米已投資了縱目科技、禾賽科技、海之博電子、蜂巢能源、幾何夥伴、贛鋒锂電、聚芯微電子、愛泊車、深動科技等多家相關企業。
人才方面,小米已開放樣車工藝及規劃資深工程師、車體架構專家、車體內建專家、BSP 資深研發工程師專家以及自動駕駛相關崗位等人才招聘。雷軍本人更是在去年7月28日親自下場招兵買馬,釋出微網誌招聘500位自動駕駛工程師,目的是自研L4級自動駕駛系統。
衛藍新能源固态電池一期
公開資料顯示,衛藍新能源成立于2016年,總部位于北京,在北京房山與江蘇溧陽擁有2大生産基地,總投資超過3億元。
此前有消息稱,蔚來釋出的150kWh半固态電池技術就是來自于Solid State Lion,也就是北京衛藍新能源公司。從參數上來看和2022年量産時間節點來看,衛藍新能源曾公開表示的300Wh/kg以上高鎳三元固态電池,也是這款電池。
衛藍新能源董事長兼總經理俞會根曾透露,公司完成了300Wh/kg以上高鎳三元正極的混合固态電池設計開發,已經給多家國際國内整車廠送樣測試,評價結果良好,成功通過針刺、擠壓、過充、短路等濫用試驗,循環壽命達到1200次以上。根據整車廠導入周期18-24個月考慮,該産品預計在2022年量産,後期會根據市場情況和資金情況進行實時調整。
從技術角度來看,衛藍新能源研發的是一款在全固态到來之前的過渡性氧化物固液混合電池,通過将隔膜更換為柔性固态電解質,依舊以鎳、钴、錳三元為正極,負極摻矽,傳統的電解液依舊存在。這種設計可以增加能量密度的同時,控制成本。相較于正常的三元锂電池,其能量密度可提升50%左右,達到360Wh/kg。
2019年曾有報道,江蘇衛藍新能源電池有限公司的固态電池一期項目已經奠基開工,計劃于2020年3月投産,建成後預計形成年産1Wh的生産規模。但是從現有情況來看,計劃可能已有更改。
俞會根曾在采訪中透露,2020-2022年公司将推動關鍵材料全部實作量産;關鍵裝備自主研發,形成整體解決方案;GWh級自動化産線投産。2023-2025年計劃實作産品在高端3C、高端動力等領域規模應用;掌握數字化工廠技術。2026年以後推進技術和技術經濟性同時領先的系列産品;成為行業标準和标杆企業,進入各主流領域。
豐田燃料電池研發中心
豐田燃料電池研發中心目前還沒有太多細節曝光,但是從近年來的動作來看,豐田在國内已經提前展開氫燃料電池的布局。
2020年6月,豐田與中國一汽、東風、廣汽集團、北汽集團、北京億華通等6家企業在北京宣布,成立一家由豐田主導的氫燃料電池研發公司——聯合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FCRD)。
2021年10月,FCRD主要面向商用車的首款産品TLPower100對外釋出,額定輸出功率101kW,功率密度(4.9kW/L)、耐久性(3萬小時),各方面名額已達到目前産業領先水準。FCRD表示,今後會繼續推出各個階段的功率産品以及能夠符合各種标準的産品,迅速推向中國市場。
公開報道顯示,FCRD目前的開發團隊規模約50人,接下來2-3年計劃擴充到70人。再加上負責車輛搭載應用開發的FCRD兄弟公司FCTS(華豐燃料電池有限公司)和豐田獨資研發中心TMEC的FC開發團隊,豐田在中國的關聯公司中從事氫電研發的人員将超過120人。
豐田曾在去年年底表示,由于4年示範期後的補貼情況現在還無法預測,目前的産品開發目标是無補貼時TCO平價。FCRD的大原則是提供成本效益高的産品,是以在零部件的采購上以性能和價格為标準,不局限于中國供應商還是海外供應商,甚至為實作最終給客戶提供成本效益高的産品,也在考慮将海外優秀供應商引入中國。豐田還提到FCRD的政策是立足北京、深耕京津冀、并輻射全國。
理想汽車制造基地工廠改擴建
去年10月,理想汽車北京綠色智能制造基地已在北京順義正式開工,計劃于2023年底投産,實作年産10萬輛純電動汽車的産能。該制造基地前身是北京現代一工廠,項目總投資超過60億元,改擴建總面積達27萬平方米,沿用率達60%,最大化盤活了現有存量廠房資源。
理想汽車負責人曾表示,理想汽車北京綠色智能制造基地将采用國内最新的環保、高效和智能的生産工藝。
其中,沖壓工廠中的房間采用技術領先的高速鋼鋁混合全自動沖壓線,建立沖壓件單件身份識别體系,對沖壓件全制造周期進行品質追溯;焊裝工廠中的房間機器人數量600多台,可實作4款車型共線柔性化生産,自動化率達100%。
塗裝工廠中的房間采用了業内環保性最佳的薄膜前處理+B1B2免中塗工藝,排放水準達到國際和行業最高要求;總裝工廠中的房間采用了全工廠中的房間電動擰緊技術,關鍵扭矩品質100%可追溯。
此外,該項目還規劃了智能物流系統、無人電檢及下線車輛自動駕駛入庫技術,着力打造高度自動化的智能柔性生産線。
關于Auto Byte
Auto Byte 為機器之心推出的汽車技術垂直媒體,關注自動駕駛、新能源、晶片、軟體、汽車制造和智能交通等方向的前沿研究與技術應用,透過技術以洞察産品、公司和行業,幫助汽車領域專業從業者和相關使用者了解技術發展與産業趨勢。
歡迎關注标星,并點選右下角點贊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