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生活中,人人手裡都離不開手機,出門必備手機、鑰匙、充電器,甚至連錢包都可以省略,因為現在的手機功能太強大,付款買東西隻是一個基本功能了。
懷孕後,孕媽媽們每天仍然會做哪些事呢?吃飯、睡覺、玩手機!沒有手機生活那該多無聊!刷刷朋友圈,追追劇,看看小視訊、文章,一天不知不覺就過去了。
但是網上很多專家都說手機的輻射會對孕媽肚子裡的胎兒産生影響,很可能會導緻胎兒畸形、胎停育的發生,各種有關于手機輻射的報道鋪天蓋地而來。

讓我難受是,這些都是所謂比較出名的醫學問診網站發出來的,醫生也是實名實姓。
不知道是不是這些醫生所在的村子裡沒通電?
不傳遞正确的醫學知識也就罷了,竟然還自己制造謠言!
手機裡的輻射真會導緻孕早期流産、增加緻畸機率?
别冤枉手機了!
真沒這事兒!
手機有輻射,但不傷人!
輻射分為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兩種。
日常生活中能接觸到的電離輻射,一般是醫學X射線檢查,像X光、CT、放療等。
這些輻射能量高,可以直接破壞DNA,造成基因突變,是有緻癌風險。
說到這,有些孕媽可能就急了,我已經做了X光/CT怎麼辦?
别慌,有句話叫做抛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你在檢查時受到的輻射劑量,是遠遠小于對身體造成損害的門檻值的,不必過度擔心。
該使用還是得用,因為利大于弊。
而我們日常接觸的紅外線、微波、家電、電子産品等産生的輻射,都屬于非電離輻射。非電離輻射,能量比較低,不足以破壞DNA,理論上沒有緻癌風險,并不能使物質原子或分子産生電離的輻射。
手機也是非電離輻射一種,是以,手機雖然有輻射,但不傷人!
目前對電離輻射和胎兒發育影響的資料研究,主要來源于病例報道。
基于此,得到的綜合結論是,電離輻射的潛在危害後果包括:自然流産、死産,畸形,生長或發育異常,緻突變和緻癌效應。
但具體會造成哪種結局?
這跟輻射暴露時候的孕齡、被胎兒吸收的輻射劑量以及胎兒細胞的修複機制都有關。
低劑量的輻射暴露,導緻細胞損傷一般可通過一些生理性過程進行修複,高劑量的暴露可幹擾細胞發育、甚至導緻永久性損傷或死亡。
如圖,最小的影響劑量門檻值是:50mGy,在50mGy以下就是安全門檻值。
日常生活中(孕檢時)接受的電離輻射劑量遠遠達不到危險劑量。
目前對非電離輻射(如計算機、微波爐、電源線、手機、家用電器、電熱墊和電熱毯、機場安檢裝置等發射的電磁場)産生的生殖風險也已得到廣泛研究。
美國橡樹嶺聯合大學專家組和美國國家科學院委員會都得出結論認為,非電離輻射的生殖風險極小或不存在。
文獻綜述普遍得出結論認為,尚無證據表明女性使用視訊顯示終端與胎兒丢失或其他不良生殖結局之間存在強烈關聯。
綜上,輻射中的電離輻射的确會引起自然流産。
但是日常生活中能夠接觸到的電離輻射環境很少,常見的孕檢時需要的檢查所産生的輻射劑量也都在安全範圍内。
而手機屬于非電離輻射,對妊娠結局的影響極小或不存在。
誰還在說玩手機會導緻流産?這人一定沒好好看文獻研究!
那孕期就可以開心玩手機了?
且慢!
世間任何玩物,一旦沉溺、上瘾,就可能“反向操控”。
雖然手機對人體沒輻射影響,可是孕婦長時間坐着玩手機還會影響下肢的血液循環,導緻水腫的發生,并且容易造成靜脈曲張,長時間的不活動還會導緻孕媽體重增加過多,增加還妊娠期疾病的幾率,還會影響分娩。
此外還會導緻孕媽出現頸椎疼痛,影響頭部血液循環,造成供血不足,進而影響自己的身體健康,對胎兒的生長發育也會産生影響。
是以,這才是孕期孕媽不能長時間玩手機的真相。孕媽在孕期要少玩手機,養成好的生活習慣,不能熬夜玩手機,按時休息,并要适當的運動,合理的飲食,這樣自己和胎兒都會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