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堅韌勇守護
善戰善成保民安
■上海市應急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 馬堅泓
●全面滾動開展風險和隐患排查,緊盯城市軌道交通、電動車消防安全等重點領域,“五大新城”、園區商圈等重點區域,做好全市安全生産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收官
●圍繞履行應急學科建設和應急人才培養,與上海交通大學應急管理學院等建立常态化合作機制,使與高校的合作真正為應急管理發揮智力支援、人才培養等作用

2021年,上海市緊緊圍繞慶祝建黨百年着力營造良好安全環境,安全生産工作持續壓實、災害防範應對積極推進、應急救援能力不斷提升、基層基礎工作持續夯實,實作生産安全死亡事故“雙下降”,有效減小了台風“煙花”“燦都”和寒潮、強對流、雷暴等災害性天氣對上海市的影響,護航“十四五”良好開局與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第十屆中國花卉博覽會、首屆長三角國際應急減災和救援博覽會順利舉辦。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2022年,上海市應急管理系統将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應急管理重要論述和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忠實踐行重要訓詞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應急管理部堅強上司下,發揚上海應急職業精神,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強化動态隐患清零,有效防範化解重大安全風險,用高水準安全服務上海高品質發展,做到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堅持忠誠守護,全力防控安全風險
持續推動動态隐患清零。全面滾動開展風險和隐患排查,緊盯城市軌道交通、電動車消防安全等重點領域,“五大新城”、園區商圈等重點區域,做好全市安全生産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收官,鞏固提升、動态調整專項整治重點,總結梳理典型經驗做法,健全完善常态長效工作機制。聚焦危險化學品、建築施工、水上交通等重點行業,廠房倉儲、綜合交通樞紐、高層建築、大型綜合體等重點場所,地下空間和管網、老舊電梯、市政設施等重點設施,強化風險排查和隐患治理,實施挂牌督辦和銷項管理。
加強自然災害監測預警能力建設,強化突出責任落實落地。規範自然災害風險會商研判制度,繼續推進自然災害風險監測預警系統建設。建構五級防禦重點機關自然災害防治責任清單,統籌實施上海自然災害防治十項重點工程,完成第一次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推動普查成果應用。逐漸實作全市應急避難場所數字化管理,搭建應急物資“資源蓄水池”,加強災情管理和災害救助。
堅持精準堅韌,堅決守牢安全底線
全面推進應急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協調推動應急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各項措施落地,開展應急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标準化、規範化建設。科學安排年度應急管理綜合行政執法計劃,将“三位一體”執法工作模式由煉化、鋼鐵、鋁加工(深井鑄造)企業逐漸拓展到大中型化工企業、高溫熔融金屬作業企業、粉塵涉爆企業等重點領域。探索非現場執法模式下的案件查辦工作模式。
大力提升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能級。紮實開展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集中治理。推進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能級提升“五項行動”(精細化工企業安全治理“四個清零”、風險分級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推廣、危險化學品使用排查、小化工和醫藥企業安全專項整治、危險化學品長輸管道安全深度評估)。加快危險化學品精準智能資訊化系統建設,推進危險化學品儲存企業資訊化管理。
系統謀劃建好應急救援體系,突出主責主業。建立健全社會化應急救援隊伍結構優化調整、專業幫助、實戰鍛煉、考核教育訓練制度,提升救援能力、更好發揮作用。不斷完善政策法規、規劃标準體系,制訂出台生産經營機關安全風險分類監管、行政執法案件管理系列制度。提高應急管理數字化水準,推進市區兩級應急管理業務資料的彙聚共享,落實好部、市應急管理資料的雙向互動,更新完善應急管理融合通信平台功能。
堅持善戰善成,積極鍛造應急鐵軍
着力推進模範機關建立和黨支部标準化規範化建設。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着力落實“四責協同”機制。堅持嚴管與厚愛相結合,進一步加強幹部培養、交流和梯隊建設,推動市、區兩級幹部加大交流。加大遴選、調配、充實專業人才力量,不斷提高能力、增強素質本領,打造敢扛事、願做事和能幹事的應急鐵軍。
大力發揚上海應急職業精神。将21個字的職業精神“忠誠守護暖民心、精準堅韌解民憂、善戰善成保民安”作為自覺踐行重要訓詞精神、上海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的重要指引。把弘揚職業精神,作為提升上海城市軟實力的内在要求和生動展現。把弘揚職業精神,落實到具體工作和細節中,作為外樹形象、内築文化、淨化風氣、鼓舞士氣的有力抓手。規範應急職業精神和形象辨別使用,形成上海應急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堅持社會共治,着力提升市民安全素養
積極推進和高等院校合作共建。圍繞履行應急學科建設和應急人才培養,與上海交通大學應急管理學院等建立常态化合作機制,使與高校的合作真正為應急管理發揮智力支援、人才培養等作用。強化生産經營機關從業安全教育教育訓練,深入開展安全教育訓練“走過場”專項行動,持續推進本市安全生産教育訓練考核發證體系建設,強化對教育訓練機構事中事後監管。
堅持社會共建共治共享,将安全宣傳“五進”作為系統性防控、守牢城市安全底線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并形成常态,創意制作群衆喜聞樂見的應急文化科普宣傳産品,整合各類應急體驗場館沉浸式體驗資源,促使應急知識入腦、入耳、入心,增強公衆風險防範、安全應急意識,提升自救互救能力,積極營造全社會關注安全、全民參與安全的良好氛圍,努力提高全民安全素質和整體安全水準。
來源:中國應急管理報 責任編輯:王倩(實習)
中國應急管理報 新媒體中心 編輯:龐舒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