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抗美援朝戰争##偉人政策#1950年,北韓戰争爆發,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很快就在雲山與輕敵的美國陸軍騎一師發生了遭遇戰,我軍在這次戰鬥中取得了勝利,是以也俘虜了一部分美軍,這是入朝以來第一次作戰,各界紛紛都好奇我志願軍是如何對待戰俘的。
由于美軍經常對志願軍進行妖魔化宣傳,是以在西方國家眼中,他們認為志願軍會虐待戰俘,就像二戰後的一些國家對待戰俘,除了要做苦力還要被各種打罵羞辱,不過出乎意料的是,志願軍對待戰俘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樣子,相反,志願軍對那些戰俘十分寬厚,不僅不打罵那些戰俘,而且也不會搜刮他們身上的财物,為了能讓這些戰俘打消心中的恐懼,甚至會把自己一直舍不得拿出來的好吃的給戰俘吃。
這些戰俘在戰敗後,會被志願軍經過重重困難帶到戰俘營,他們不知道的事,到了這裡以後基本就是幸福開始的地方,其實我軍一直都有優待戰俘的政策,是以在他們到了戰俘營後,就會享受到非常好的待遇,簡直比在自己陣地上過得都舒坦。喜愛按的時候每個戰俘會拿到兩套夏裝友善歡喜,在冬天的時候除了冬裝以外還會有一些保暖措施,比如:手套、膠鞋和大衣等,是以在志願軍那裡的戰俘竟然出現了零凍傷的現象,甚至在戰俘營中,那些戰俘能還能定期收到香煙、白糖和肥皂等,生活設施和生活用品都是一應俱全。
可是即便是這麼好的待遇,那些美軍戰俘依舊會患病,莫名其妙的死亡,醫生進行各項檢查之後也不知道他們究竟是得了什麼病,後來人們才知道,原來這些戰俘一開始就營養不良,然後突然一下子吃到不同的食物就會導緻食物中毒,進而是以死亡,或者那些整日吃的十分豐盛,營養也很到位的人突然吃了素食也有可能會發生同樣的悲劇,對此美軍就會更加大張旗鼓的宣揚志願軍虐待戰俘的假消息,志願軍不得已隻能改變目前的政策,在後來的戰鬥中有時候抽不出人員來押送看管戰俘,就會在解除俘虜武裝後,就地對他們進行釋放。
到這裡一定有人會覺得,“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這句話不錯,不過,戰争畢竟是殘酷的,我們也不是毫無底線的做“東郭先生”,甚至在釋放這些戰俘時,志願軍會用上一些計謀。
在雲山戰役後,美軍很長一段時間都無法面對自己敗了的真相,面對這樣的情況,總司令彭德懷利用他們的這一點,開始假裝讓美軍覺得志願軍雖然參戰了,但是已經知道了美軍的厲害,不敢明目張膽的參戰,隻能打一些遊擊戰,為此彭德懷司令還專門指令39軍撤退,當時還制造了“丢盔棄甲”的那種慌亂的場面,這使得美軍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麥克阿瑟還做着自己能感恩節回家的美夢。
這個時候,毛主席突然下令要釋放戰俘,一開始志願軍也都不明白偉人這次是要做什麼,但是彭總在接到指令後就一下子明白了,他對當時的志願軍政治部主任杜平說:“不要等到明天,今晚就放,越快越好,甚至可以告訴他們,咱們現在的糧食供應不足,沒辦法滿足突如其來的這批俘虜,志願軍也在忙着退回中國呢!”除此之外,彭總還提出了志願軍要堅決執行“四項保證”:保證生命安全、保證不沒收私人的财物、保證不虐待、保證受傷者要給予治療。
杜平聽了之後好像突然一下子就明白了偉人的想法,于是便親自安排組織科長司東初和自己的司機王大海來辦理這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