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聽初心故事 悟信仰之堅——東大學子尋訪“醫”往無前老前輩

作者:九派健康

這個寒假,東南大學“百廿向榮,欣欣東大”社會實踐小隊的成員們一直都沒閑着,他們登門拜訪了醫學院的前輩,傾聽“身着白衣度千險”的故事,感悟信仰的力量。

王世浚:雖年過期頤,仍盡心育人

王世浚教授已經105歲了,是東南大學退休教師中最為高壽的一位。1958年,他從上海奔赴南京,與另外兩位教授聯合組織創辦了東南大學醫學院的前身——南京鐵道醫學院。他曾不止一次地說過,創辦南京鐵道醫學院是自己一生裡最值得驕傲的事情。

實踐小隊來到王世浚教授家中時,他精神矍铄地坐在床邊笑着迎接。追憶往事,尤其是年輕時的風雲歲月,王世浚都會對拜訪學生千叮萬囑,告訴他們一定要在青年時期就立遠大理想,将自己的個人價值在為國家民族作貢獻中展現出來。當被問及對學校建校120周年的期待與祝福時,他朗聲笑道:“學校在一代代東大人的建設下越來越好了,我就盼着你們多努力,好好地報效國家。”

聽初心故事 悟信仰之堅——東大學子尋訪“醫”往無前老前輩

陳雪月:哪裡需要我,我就到那裡

陳雪月教授是原南京鐵道醫學院附屬醫院心内科主任,也是一名抗美援朝老兵。在采訪的過程中,實踐小隊深刻地感覺到她把“哪裡需要我,我就到那裡”這句話做到了極緻。

抗美援朝期間,前線部隊急需醫生補充隊伍。剛剛大學畢業的陳雪月毅然決定響應國家号召奔赴前線,她和千千萬萬個志願軍戰士一樣,都是魏巍筆下“最可愛的人”。1974年,陳雪月教授懷着醫者仁心的熱血遠赴非洲。在坦尚尼亞達西醫院,她為鐵路職工和當地人民治病。

“專心學習、勤奮學習”是陳雪月對青年學生的期待,她希望他們可以用自己所學,在國家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

聽初心故事 悟信仰之堅——東大學子尋訪“醫”往無前老前輩

董意如:艱苦求學路,以身許國情

董意如教授開始求學之路時,日本已經侵占了大半個中國。為了能夠繼續學習,父親決定把他送到西安姑母家。現在看來很簡單的一段旅途,在那個年代卻是極其艱苦的,要先徒步渡過黃河到洛陽,再從洛陽坐火車去西安。幾經周轉後,他來到西安,在那裡開始了自己的求學之路,也正是從那時起,他便在心中許下教育報國的誓言。

“現在的教育環境安靜舒适,不像我們那個年代動蕩不安,是以你們要倍加珍惜,更要學會感恩,要知道現在的一切都是黨帶領全國人民共同奮鬥出來的,你們要苦練本領回饋社會。”董意如教授對實踐小隊說。

聽初心故事 悟信仰之堅——東大學子尋訪“醫”往無前老前輩

劉功雲:國陷家亡處,棄文從醫時

劉功雲教授最初的選擇并不是學醫,但當時正逢抗戰時期,她父親又不幸患肺結核離世。這件事情對劉功雲影響很深,她意識到生命的可貴需要醫學的支撐,于是便棄文從醫。

以優異的成績完成大學學業後,劉功雲來到了原南京鐵道醫學院從事微生物學教學及研究工作。她說選擇微生物學就是因為發現大多數疾病由微生物引起,比如肺結核便是由結核杆菌引起。在授課上,劉功雲會将知識融合貫通後以嚴謹又不失風趣的方式教給學生。她說,自己在八十歲的時候仍被返聘回去講課,講課時知識與方法全在腦中,不用一頁教材也能将知識條例梳理清楚。

國家動蕩時期,傷亡與疾病是必須面對的難題。劉功雲教授将自己對家人的愛轉化成對醫學的熱愛,也正是因為這種熱愛,她才能夠潛心研究并把對醫學的了解傳遞給年輕的一代。

聽初心故事 悟信仰之堅——東大學子尋訪“醫”往無前老前輩

“百廿向榮,欣欣東大”社會實踐團隊指導教師王飛介紹,今年是東南大學建校120周年,東南大學的建校史是一代代東大人自強不息、止于至善的奮鬥史,也是一部始終與國家民族緊密相連的曆史,組織學生拜訪老一代東大人,就是希望他們可以從中有所學、有所悟,将來也可以有所踐。

稽核:潘瑞凱

責任編輯:徐路平

【來源:新華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