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0萬預算怎麼選?星光EV對比秦PLUS EV,定價一樣差異卻不小!

作者:嚴建利父母學校

近些年,比亞迪秦PLUS EV幾乎長期壟斷着“國民電轎”頭銜,市場銷量、使用者口碑等表現都不錯。但随着更多車企加入A級電轎陣營,小編發現,秦PLUS EV“國民電轎”身份或将不保。這不,來自五菱天輿架構-D平台的——五菱星光EV,就是秦PLUS EV有力阻擊者。

10萬預算怎麼選?星光EV對比秦PLUS EV,定價一樣差異卻不小!

從消費者敏感的價格來看,五菱星光EV售價區間9.98-10.98萬,秦PLUS EV榮耀版售價區間則為10.98-13.98萬。在同等定位、都主打家用的前提下,星光EV更具誠意的定價,已經赢在起跑線。

10萬預算怎麼選?星光EV對比秦PLUS EV,定價一樣差異卻不小!

但我相信,大家看到兩車均有“10.98萬”這一價格出現時,一定會反駁小編,定價一樣,何來“赢在起跑線”?既然如此,那我們就以售價均為10.98萬的五菱星光 2024款 共創版 510進階型,和比亞迪秦PLUS 榮耀版 EV 420KM領先型這兩款車為例,對大家高度關注的産品點,來一次大對比。(具體車型簡寫為星光EV/秦PLUS EV)

10萬預算怎麼選?星光EV對比秦PLUS EV,定價一樣差異卻不小!

考慮電車,絕大部分消費者首要看重的點,正是安全、續航和充電效率。關于電池安全,大家對這兩台車都不用擔心,星光EV搭載的“神煉電池”完成了百萬0自燃考驗,且有中汽研官方背書和安全認證。秦PLUS EV的“刀片電池”也擁有較大裝車量,安全已然做到了“看得見”。

10萬預算怎麼選?星光EV對比秦PLUS EV,定價一樣差異卻不小!

但在純電續航部分,星光EV以10.98萬的價格前提,已經擁有510km純電續航(CLTC工況),同價位的秦PLUS EV則隻有420km純電續航(CLTC)。對比來看,星光EV在價格對等前提下,續航裡程優勢已足夠明顯,多出的90km,足夠拉長使用者的充電周期,也能提升車輛的出行半徑。

10萬預算怎麼選?星光EV對比秦PLUS EV,定價一樣差異卻不小!

了解完續航,我們再來看看大家關心的充電效率。盡管兩車都具備直流快充,但秦PLUS EV隻是正常1C快充,快充功率隻有60kW(420km版本),換算成電流值為107A。而五菱星光EV搭載的神煉電池,已經用上同級唯一2C快充,持續充電電流可超250A,充電15分鐘即可完成200km續航補充,完成10%-80%補能也隻需30分鐘。

10萬預算怎麼選?星光EV對比秦PLUS EV,定價一樣差異卻不小!

相比之下,秦PLUS EV的補能效率可就慢出不少,如果出遠門、跑長途,在通勤效率這件事上,自然也差點意思。而且,五菱星光EV的2C快充還不挑槍,市面上90%充電資源星光都能用。

10萬預算怎麼選?星光EV對比秦PLUS EV,定價一樣差異卻不小!

除了三電,考慮10萬級電轎的消費者,主要用途也基本圍繞家用,是以空間怎麼樣、配置如何,自然比較關鍵。就兩車空間回報來看,我還真替秦PLUS EV捏把汗。資料上,星光EV車身三圍分别是4835/1860/1515mm、軸距為2800mm,秦PLUS EV車身三圍分别是4765/1837/1515mm、軸距為2718mm。在決定車身縱向空間是否寬敞的車長和軸距上,星光EV都比秦PLUS EV有更多優勢。

10萬預算怎麼選?星光EV對比秦PLUS EV,定價一樣差異卻不小!

兩車空間差異,也直覺反應在了後排腿部空間。身高174cm的試乘員坐進秦PLUS EV後排,腿部餘量為兩拳一指;但當身高180cm的試乘員坐進星光EV後排,不僅座椅更軟、腿部支撐性夠強,腿部空間同樣做到了兩拳有餘。

10萬預算怎麼選?星光EV對比秦PLUS EV,定價一樣差異卻不小!

包括配置,“1098”的星光EV比“1098”的秦PLUS EV多出了360度全景影像,15.6英寸中控屏在車機功能、倒車影像呈現等方面,顯示效果也優于秦PLUS EV的10.1英寸中控屏。再就是動力配置,該款星光EV搭載了150kW電機,完成0-100km/h加速隻要7.3s;同價位的秦PLUS EV僅搭載100kW電機,0-100km/h加速已在10s開外,市區短間隙超車或起步提速,星光EV動力優勢都會更明顯。

10萬預算怎麼選?星光EV對比秦PLUS EV,定價一樣差異卻不小!

這也是為什麼,小編在細品過五菱星光EV後,會認為它将給秦PLUS EV上一課。畢竟,在價格對等前提下,星光EV有更長的續航、更高效的2C快充,也有更寬敞的家用空間、更多舒适性配置,還有更強勁的電機性能,不就是比秦PLUS EV更劃算的選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