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胸腺瘤檢出率超以往認知百倍!胸科醫院牽頭《中國惡性惡性良性腫瘤學科報告》縱隔章節

作者:上觀新聞

日前,由中國抗癌協會主編的《中國惡性惡性良性腫瘤學科發展報告(2020)》(以下簡稱《發展報告》)釋出,該報告對推動中國惡性良性腫瘤診療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參考意義。上海市胸科醫院胸外科主任方文濤、縱隔亞專科主任茅騰,牽頭中國抗癌協會縱隔惡性良性腫瘤專業委員會成員,編寫了《發展報告》中胸腺惡性良性腫瘤研究進展與未來發展等相關章節。

同時,由胸科醫院牽頭編寫的中國首部《中國抗癌協會(CACA)胸腺惡性良性腫瘤診治指南》,也已經完稿,即将問世。胸科醫院作為世界規模最大的縱隔疾病診治中心,始終保持該領域國内領先、國際一流水準,為建立縱隔疾病規範化、全流程的多學科診療體系提供積極貢獻。

數十年磨一劍,領跑攻克複雜且難治的縱隔疾病

縱隔疾病門類多,情況複雜,在胸外科領域是出了名的難診難治。早在2004年,胸科醫院以深厚的臨床積累,牽頭創立了世界衛生組織(WHO)新的胸腺上皮惡性良性腫瘤分類,并參與了首個胸腺惡性良性腫瘤國際TNM分期的制定工作。2012年,醫院牽頭組建了“中國胸腺惡性良性腫瘤協作組(ChART)”,2015年成立了胸外科縱隔亞專科,其後又牽頭成立了中國臨床惡性良性腫瘤協會CSCO縱隔惡性良性腫瘤專家委員會、中國抗癌協會縱隔惡性良性腫瘤專業委員會等。

多年來,醫院領銜全國各成員機關,開展了涵蓋手術指征、手術方式、術後輔助治療、術後随訪、新藥研究等疾病全程管理的各方面研究,緻力于建立完善中國縱隔疾病診療标準。目前,胸科醫院擁有全世界最大宗的縱隔疾病臨床病例,及全世界最大數量的胸腺惡性良性腫瘤病例庫,年胸腺惡性良性腫瘤病例數逾600例,位居全球之首。

适用中國國情,胸腺瘤診治突破固有診療模式

胸腺惡性良性腫瘤是縱隔惡性良性腫瘤中最常見的一種,在大陸,該疾病的實際發病人數并不低,其診療模式卻存在諸多争議。基于豐富的臨床資源和數年潛心研究,方文濤團隊首次以中國人群為分析基礎,提出了國際首個胸腺惡性良性腫瘤的複發預測模型及其對預後長期管理的意義,為大陸以及世界範圍内胸腺惡性良性腫瘤患者的管理模式提供了強有力的臨床指導與建議。

在此次釋出的最新版《發展報告》中,專家們也對胸腺惡性良性腫瘤篩查提出了新的建議。以往認為胸腺惡性良性腫瘤是一種罕見惡性良性腫瘤,但随着胸部CT普及,胸腺惡性良性腫瘤的檢出率可能超過以往認知的100倍,是以需特别重視前縱隔小結節的随訪。在即将釋出的《指南》中,進一步針對上述問題以及複發惡性良性腫瘤的手術指征、術中淋巴結取樣/清掃、術前誘導治療模式、複發危險模型指導術後治療與随訪等熱點難點内容,給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診療建議。

此外,《發展報告》還探讨了未來發展熱點問題,諸如人工智能輔助診斷、微創手術方式選擇、局部進展期誘導治療、晚期靶向及免疫治療、縱隔少見惡性良性腫瘤臨床研究等,引領未來胸腺惡性良性腫瘤乃至縱隔疾病診療研究方向。

胸腺瘤檢出率超以往認知百倍!胸科醫院牽頭《中國惡性惡性良性腫瘤學科報告》縱隔章節

深耕臨床實踐,縱隔多學科模式更新就醫體驗

作為上海地區最早倡導多學科綜合治療惡性良性腫瘤的醫療機關,胸科醫院也将多學科聯合模式(MDT)深浸縱隔疾病臨床實踐。診療、服務、研究三位一體,使患者就醫獲得感持續更新。

醫院的縱隔疾病多學科團隊,由縱隔外科、呼吸内科、放療科及諸多醫技科室組成。團隊自2013年起,每月堅持舉行縱隔多學科讨論,至今已近100期,為400餘名患者解除疑難頑症。2020年,“縱隔疾病多學科門診”開設,後又成立了上海首個實體化運作的“縱隔疾病整合病房”,切實将門診和住院有效銜接。至今,縱隔多學科門診已診治突破200例患者。

“上海的專家快、準、狠,讓我少走了彎路!”26歲的顔女士年紀輕輕,胸腔裡卻長了大腫塊。她跑了全國好多家知名醫院,都無法明确診斷,還有說是淋巴瘤的,把她吓壞了。在胸科醫院縱隔多學科門診,專家們綜合評估了影像、臨床、病理三方面,診斷其為胸腺瘤。通過“胸腺惡性良性腫瘤切除術+放療”的精準治療,讓顔女士重新回歸了健康生活。

不放過任何“壞家夥”,也不讓患者多受一點苦。多學科團隊還能在門類十餘種縱隔疾病中,火眼金睛分辨“良惡性”,為患者做出精确診斷。曾有一名已經被戴上“淋巴瘤”帽子的患者,在多學科團隊的抽絲剝繭之下,确診為“結節病”,在有效及時的治療後,患者宛若新生。

黨委書記鄭甯說:“數十年磨一劍。我們在縱隔疾病領域的潛心研究和臨床實踐,換來了臨床和研究的‘雙豐收’,這些不僅可以為中國無數患者帶去健康未來,更能讓中國規範影響全世界。”

欄目主編:顧泳 文字編輯:黃楊子

來源:作者:黃楊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