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漢朝田賦一再降低,文帝時甚至多年免租,為何農民還要賣地不止?孟子曾說:“什一而稅,王者之政”。可見,在孟子的眼中,把收入

作者:梁濤說了些什麼

漢朝田賦一再降低,文帝時甚至多年免租,為何農民還要賣地不止?

孟子曾說:“什一而稅,王者之政”。

可見,在孟子的眼中,把收入的十分之一交稅已是非常好的了,也說明戰國時期的稅收并不輕。

到了漢朝前期,統治者為了休養生息,普遍采取了輕徭薄賦的政策,官方規定“十五稅一”。

實際上更少,有時隻需交一半,三十稅一。也就是說,農民一年收成100石糧食,隻需要交3石多點,剩下的都歸自己。

荀悅的《前漢紀》中記錄,漢文帝時有過百一之稅,甚至全免田租達11年之久,這或許是中國曆史上僅有的一次了。

“中國疆土廣,戶籍盛,賦稅盡輕,供養一個政府,還是用不完。”

但是,漢朝稅制有個大毛病。

漢代的土地政策很自由,井田制廢除後,耕者有其田,地是農民自己的,有錢可以買,沒錢可以賣,誰也管不着。

那時的生産力水準低,土地的收成并不好,對農民來說,連年風調雨順還行,一旦遇上災年,可能幾年的收成都難以彌補。三年風調雨順難抵一季天災,農民種地豐收與否,頗有點賭博的意味。

事實上,漢朝除了田租,還有人頭稅和兵役稅,雖說并不重,但遇上了災年,又往往成為壓倒小戶農民最後的稻草。

生活艱難的農民隻能把土地賣掉以維持生計,他們的身份也就從農民變成了佃農。

不同的是,農民隻需要向國家納稅,而佃農要向地主納稅。國家的賦稅再低,也跟佃農沒有關系了,國家輕徭薄賦,地主卻變本加厲,通常佃農的土地租稅超過30%,甚至達到50%。

結果是,國家租稅越輕,地主交得越少,但佃農還是需要将收成近一半交給地主,地主越來越肥,農民越來越少,絲毫享受不到輕徭薄賦的好處。

當然,這隻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其他此處不再多說。

漢朝田賦一再降低,文帝時甚至多年免租,為何農民還要賣地不止?孟子曾說:“什一而稅,王者之政”。可見,在孟子的眼中,把收入
漢朝田賦一再降低,文帝時甚至多年免租,為何農民還要賣地不止?孟子曾說:“什一而稅,王者之政”。可見,在孟子的眼中,把收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