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麥花香裡是故鄉

麥花香裡是故鄉

圖檔

小時候,每到春末夏初,我喜歡牽着父親溫厚的大手,随他到麥田裡看小麥的長勢,欣賞麥穗的青秀,品味麥花的清香,學唱父親自編的童謠:“谷雨到、麥苗笑,青穗高高麥花飄。麥花白、麥花黃,麥花飄香是故鄉......”

他笑眯眯地告訴我:“甭看麥花兒小不點兒,可你湊上去聞一聞,是不是能聞到大白饅頭、大餅子的香味兒?”我把小臉湊近青青的麥穗,深吸一口,縷縷麥飯的甜香直入肺腑......

麥花就是冬小麥開的花兒,一般在麥子秀齊穗時綻放。清明節氣第二候代表的花信風,就是被稱為“輕化細細”“萬頃雪光”的小麥花。它在麥子青綠色的小穗節點上,綻出幾朵細細碎碎的小花穗,白中帶着點微黃,像亮閃閃的繡花針,微風輕拂,送來淡淡的芳香。

麥花不僅小巧,花期也很短,每一朵小花兒大約開放十多分鐘到半個小時,整個揚花期也僅三四天時間,是莊稼花裡壽命最短的花兒。

麥花香裡是故鄉

在故鄉一望無垠的麥野上,小小的麥花靜靜地綻放,開出了小清新,開出了明快的詩情畫意。唐代大詩人杜甫安居成都草堂時創作了一首《為農》,詩雲:

錦裡煙塵外,江村八九家。

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

在烽火連天、幹戈遍地之際,尋到這處煙塵之外的靜谧之地是多麼難得啊!江邊散居着八九戶人家,水塘裡的圓荷綻露出細小的葉片,成片的麥田裡麥花輕揚,散發出淡淡的芳香。南宋田園詩人範成大在《四時田園雜興》裡寫道: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小麥揚花時節,油菜花凋落了,結出青色的長莢,杏子青青,梅子泛黃,雪白的麥花連成一片,好一派田園風光。南宋詩人王邁看到了暮春時節的鄉間景色,不由贊曰:

桑椹熟時鸠喚雨,麥花黃後燕翻風。

春夏之交,桑葚果兒紅了,引得斑鸠鳥飛來了,咕咕、咕咕鳴叫,它們要喚來一場喜雨嗎?黃黃白白的麥花在一片麥海上飛揚,小燕兒輕剪着薰薰和風,剪出了一幅迷人的暮春景象。

麥花香裡是故鄉

走在麥浪湧動的鄉間小路上,輕嗅着淡淡的麥花香,詩人的心情是舒暢的愉悅的,腳步也格外輕快。

南宋範成大在《初夏》寫道:

晴絲千尺挽韶光,百舌無聲燕子忙。

永日屋頭槐影暗,微風扇裡麥花香。

長夏即将來臨,河岸上千萬條柳絲仿佛挽留美好的春光,多情的百舌鳥、小燕子也飛上飛下,留戀不已。小院裡老槐樹枝葉茂密,遮蔽一方清涼,微風像一把小扇,送來陣陣麥花的香氣,令人心曠神怡。

宋末元初文學家戴表元與鄉鄰相聚,麥花香裡的鄉情令他沉醉,他吟道:

十百琅玕接屋山,麥花淡白菜花斑。

像翠玉似的一杆杆麥子環繞着老屋,淡白的麥花和斑駁的菜花,把一簾幽夢都熏染得香氣盈盈。

金代詩人劉從益在北園友人家飲酒,不由感慨道:

宴坐不知紅日晚,筍輿歸路麥花香。

不知不覺紅日西沉,詩人乘着竹轎,走在麥花飄香的小路上,身心從沒有這般舒惬。

清代嘉慶、道光年間才女黃琬璚在晚春時節出外散心,有感而發:

乍寒乍暖暮春天。梅豆小,麥花妍。

風梳碧柳一村連。遠岫抹晴煙。

暮春氣候多變,乍寒乍暖,詩人一路走來,看不夠鄉村景色。梅林成蔭,青梅如豆,小巧可人。車窗外是大片的麥田,麥花如雪,麥花飄香,入脾入心。清風徐來,梳理着碧綠的垂楊柳,一直綠到了煙色裡的小村落......多麼清新明麗的鄉村暮春圖畫啊!

麥花香裡是故鄉

麥花雖然渺小,渺小得有些不起眼,但它最讓人感動和沉醉的,不僅是麥花那種清新的詩意,更重要的是麥花孕育着成熟,孕育着希望,給人們帶來豐收的喜悅。宋末元初詩人董嗣杲寫有一首《麥花》,其中有句:

輕化細細複猗猗,何止青熒秀兩枝。

萬頃雪光抽夏日,一天翠浪弄秋時。

細細弱弱的麥花輕舞飛揚,那清秀可人的風姿何止一枝兩枝,它們如一片片小雪花,在萬頃翠浪似的麥田上綻放,終将孕育出金色的豐收碩果。該詩最後寫道:

有實可祈催食麨,晝長村疃不攢眉。

意思是說,收了小麥就可以做成各種飯食,吃飽肚子,農人們不用皺眉發愁了。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烨作有一首《清明麥秀》,詩曰:

清明前後麥花香,遍野氤氲映骕骦。

須認秋成春雨密,隔溪村落飲斜陽。

康熙皇帝重視農業生産,經常巡察農事,了解農民的耕種和收成。這是在清明時節麥子抽穗楊花之際的一次下鄉,他的馬隊行進在壯觀的麥田間,此時,麥花如雪,麥香缭繞,康熙想到了糧食豐收,期盼孕育豐收的春雨,作為當朝天子心情無疑是喜悅的,是以要在隔着一條小溪的村子駐足休憩,暢飲夕陽。

麥花香裡是故鄉

俗話說:“牡丹花大空入目,麥花雖微結成實。”

是啊,麥花雖小,可它孕育了億萬顆飽滿的麥粒,充盈我們一個個高大的糧倉。“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有了麥子、稻谷,我們走起路來才能腳踏實地,腳下生風,邁向未來,我們有無窮的力量,無限的向往!

-作者-

劉琪瑞,男,山東郯城人,一位資深文學愛好者,出版散文集《那年的歌聲》《鄉愁是彎藍月亮》和小小說集《河東河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