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缙雲壺鎮這座試營運的博物館,把當地人的夢想和萬家燈火“裝”在其中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盛偉 通訊員 陳炜芬 汪峰立 圖/盧榮任 趙路

和2022年春天一起來的,還有全國第一家鋸床博物館,“鋸博物館”。

這裡原是鋸力煌工廠内的一個工廠中的房間,創辦者以此為中心改建,同時在周圍展開重建。博物館外觀以紅、藍為主色調,鋪裹着大面積的鋁合金材料。在陽光的映照下,“像極了一個奪目生輝的銀盒子”。

缙雲壺鎮這座試營運的博物館,把當地人的夢想和萬家燈火“裝”在其中

曆時兩年,裝着生産工具的文明、鋸床産業的智慧和一座城鎮的夢想,1400多平方米的“鋸博物館”如約而至。

1】生産生活工具裡的人類文明

在缙雲壺鎮工業園“鋸博物館”入口處,一株羅漢松清雅挺拔,迎風抖擻。

步入大門,灰與白的點綴相襯相融,簡約的原木色搭配,讓視野所及之處的空間渾然一體,通透而開闊。正前方,一行字輕巧地浮現在原木色牆闆上:工具的産生與發展,推動人類社會不斷進步,而鋸力煌也一直在做同樣的事情。

缙雲壺鎮這座試營運的博物館,把當地人的夢想和萬家燈火“裝”在其中

“鋸博物館”以鋸床産業發展脈絡為主軸,分國内考古、國外發展、缙雲鋸床、精神源泉、産品展示、合作夥伴、榮譽勳章、未來之夢八大主題展廳,采用聲、光、電結合實物的方式,拼出一段生産工具的演變脈絡、一幅鋸床産業的發展圖景。

博物館裡,一定藏着人類文明,“鋸博物館”也不例外。

牆上的圓形,似環環相扣的齒輪,轉出一個“鋸時代”——

大陸最早的鋸,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一種叫“石鐮”的工具。在當時,人類以狩獵為生,是以石鐮多用于切割動物的皮肉。随着兩河流域逐漸種植粟和水稻,石鐮出現了變化:刃部被打磨成細密的鋸齒狀,以此增強切割能力。

在透明的落地玻璃櫃裡,展示着商代的“蚌鐮”:以蚌殼制成,至今已3000多年,看起來,“比石鐮更為精細和鋒利”。

那麼,在中國,真正意義上的“鋸”出現在什麼時候?

“鋸博物館”把答案寫在了牆上。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混戰,冶煉技術不斷提升,銅手鋸應運而生,并被廣泛用于軍事和農業中。大家耳熟能詳的“魯班造鋸”,就發生在這個時期。

到了西漢,制造技術再次更新,人們發現鐵比銅更具韌性。于是,銅鋸漸漸被鐵鋸替代,出現了沿用至今的木工鋸。

紮陀圖,是中國曆史上有記載的最早的“鋸床”。據《天工開物》記載,明朝中葉,人們借助一種類似機床的機器切割玉石,其運作原理和歐洲中世紀的腳踏機床有異曲同工之處……鋸在演變,人類文明亦是如此。

将思緒拉回現實的,是擺在牆邊的一把老式木工鋸。它淘自壺鎮當地的一戶農家,代代流傳,至今已100多年,“是無聲的曆史,也是勤勞的見證”。

2】直擊人心的工業智慧

比曆史演變更直擊人心的是,科技智慧。

當G7016弓鋸床漂洋過海,抵達“鋸博物館”時,不少鋸床從業者眼前一亮。1933年,美國DOALL公司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義上的鋸床。作為初期弓鋸床的代表,G7016通過鋸弓帶動鋸條往複運動進行鋸切。“它是工業遺産,但擺在這裡一點也不違和,還是原來的樣子。”如今,即便弓鋸床早已退出市場,被帶鋸床全面替代,但它所承載的人類智慧,卻從未被遺忘。

缙雲壺鎮這座試營運的博物館,把當地人的夢想和萬家燈火“裝”在其中

博物館記錄曆史,普及知識。比如在這裡,參觀者能得知:達·芬奇不隻是著名的畫家,還是偉大的科學家,“并且與鋸床發生了故事”。和G7016弓鋸床相對的,是一台淺蜜色的木質鋸床,“利用水壓帶動工件進行鋸切”。它根據一份鋸床手稿還原而來,而手稿的繪制者,正是達·芬奇——事實上,在手稿誕生400多年以後,DOALL公司的鋸床才真正問世。

沿着展示台一路向前,機械飛行器、槳葉船、滾珠計時器……一個個細緻精巧的機械模型,在眼前逐一鮮活起來,帶領我們跨入一個智慧豐盈的“達·芬奇時代”。六個圓柱形的滾筒依次排列,内壁上分布着不盡相同的手稿圖案。頂部燈光點點落下,如星河璀璨,恍若穿越時空,“對話”達·芬奇。

有人說,“鋸博物館”像一個收納箱,包羅着壺鎮鋸床的更新疊代:

“鑽石花”牌GA4025半自動卧式帶鋸床,是鋸力煌于1997年7月出廠的第一代産品,2020年回購時客戶仍在使用;

一幅以豐收為背景的3D畫卷,火紅的朝霞與金色的稻田交相輝映,一台台鋸力煌曆年研發的經典機型點綴其中,從田野仰望,宛如宮崎駿的《天空之城》;

懸挂在半空的新工藝品B-33爆炸吊裝,呈現的是拆分狀态的鋸床。放眼望去,各部分結構一目了然;

而見到GB-42320卧式帶鋸床時,“壺鎮制造”的震撼力就再也藏不住了:高8米,寬11米,重100多噸,“比起鋸床這個名字,它更像一幢小洋樓”……

有鋸切的地方,就有鋸床。高鐵車體、地鐵軌道,汽配零件,甚至一個小小的水龍頭都離不開鋸床應用——雖然生活中并不常見,但鋸床所帶來的便利,早已深入每個人的日常。

3】鋸床背後的萬家燈火

“鋸博物館”的智慧,滲透着籌建者的初心。

從1995年全市第一台鋸床在缙雲壺鎮誕生至今,這裡的鋸床占全國市場佔有率超過70%,從事鋸床生産、銷售等相關人員超過3萬人。

身在“中國鋸床之都”,這些資料,讓壺鎮人很有“優越感”。

可即便如此,也從未有人提出建一間鋸床博物館——直到這個想法在浙江鋸力煌工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李新富的腦海中蹦出。

缙雲壺鎮這座試營運的博物館,把當地人的夢想和萬家燈火“裝”在其中

“在壺鎮,幾乎每家都有親友從事鋸床生産、銷售,但很多孩子卻并不了解鋸床,甚至不知道它長什麼樣。”鋸力煌董事長李斌勝道出了父親籌建博物館的緣由,“這既是一個展示鋸床發展的場所,也是科普教育基地。”就這樣,李新富決定:把說也說不清的親情,把數萬壺鎮人的夢想和自己的事業,全部“裝”進這間博物館。

籌建之初,博物館的預算資金為300萬元,可一動工就“超标”了,“光是設計費就花了100多萬元”。對于生于斯長于斯的李斌勝而言,這間博物館意義非凡:“父親的故事在裡面,壺鎮的萬家燈火也在其中,是以我才更加希望,博物館裡的一切,都是‘最’字頭。”

館如其人。

“鋸博物館”也保持這種淳樸的情懷。

據悉,“鋸博物館”的資金投入已超過700萬元。但李斌勝表示,博物館面向社會開放,屬于公益性質,并不會對外收費。目前正處于試營運階段,需要提前預約。

缙雲壺鎮這座試營運的博物館,把當地人的夢想和萬家燈火“裝”在其中

從今年3月初開始,陸續有人到館參觀,大部分是壺鎮當地人,其中不少都帶着兒女和孫輩前來。他們在這裡,重溫上一代的奮鬥史,“進行一次極有意義的教育”。在這座時間穿梭的建築裡,很多孩子第一次近距離“打量”鋸床——一群國小生揮舞着小手,臉上流露的表情,時而驚訝,時而興奮。

毋庸置疑,“鋸博物館”印證着一個事實:鋸床,讓壺鎮變得更加富有、智慧、幸福。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将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