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歐洲裝置創造核聚變能輸出新紀錄

歐洲裝置創造核聚變能輸出新紀錄

這是2010年6月18日拍攝的按照與實物1比20的比例建造的核聚變“ITER托卡馬克裝置”模型。(新華社發)

新華社倫敦2月9日電(記者郭爽)隸屬于英國原子能管理局的卡勒姆聚變能源中心9日宣布,位于英國牛津郡的歐洲聯合核聚變實驗裝置(JET)在持續5秒的核聚變實驗中産生總共59兆焦耳的能量,大幅重新整理其此前創造的紀錄。

這項實驗于2021年12月21日實施,産生的持續能量比1997年開展的類似實驗多了一倍以上,當時該裝置曾創下21.7兆焦耳能量的紀錄。卡勒姆聚變能源中心當天在一份聲明中說,這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成果,對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簡稱ITER計劃,由中國與歐盟、印度、日本、南韓、俄羅斯和美國七方共同實施。該計劃将在法國南部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托卡馬克裝置。托卡馬克裝置是一種利用磁限制來實作受控核聚變的環形裝置。JET位于卡勒姆聚變能源中心,其科學業務由歐洲聚變能源發展聯合會負責營運。它是迄今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托卡馬克裝置,被視為ITER的重要試驗台。

在實驗過程中,甜甜圈形狀的JET将氫的同位素組成的氣體加熱到1.5億攝氏度,并利用磁場将其形成的高溫等離子體限制在裝置中。在高溫高壓條件下,氫的同位素聚變生成氦,以中子的形式釋放能量。為了打破能量紀錄,本次實驗使用了氫的兩種同位素氘和氚組成的混合燃料。“氘氚聚變”産生的中子遠多于單純的氘聚變,會增加能量釋放。

目前仍處于建造中的ITER裝置也計劃使用氘氚混合物作為聚變燃料。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等離子體實體學家安妮·懷特評價說,這項實驗是近20年工作的成果,對幫助預測、指導ITER的運作十分重要。

核聚變反應有望為人類提供近乎無限的清潔能源,對于解決全球能源危機至關重要。本次實驗的成功朝着未來利用核聚變能又邁出一步。英國原子能管理局首席執行官伊恩·查普曼說:“很明顯,我們必須做出重大改變來應對氣候變化,而核聚變提供了如此巨大的潛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