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份,工業和資訊化部、公安部聯合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輕型貨車、小微型載客汽車生産和登記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釋出《輕型貨車、小微型載客汽車安全技術規範》。預示着,行業備受關注的4.2米輕卡、輕客藍牌新規正式落地。“藍牌新規”落地,全面整治大噸小标,輕卡市場迎來大洗牌。
有媒體認為,輕卡新規落地後,将對皮卡行業帶來負面影響。實則不然。我們認為,輕卡新規實施後,不但不會對皮卡行業帶來消極影響,甚至還會有利于皮卡産業的發展。
我們要先搞清楚,什麼樣的車屬于需要整改的車輛。
《輕型貨車、小微型載客汽車安全技術規範》中明确定義:輕型貨車,指車長小于 6000mm 且總品質小于 4500kg,在設計和制造上主要用于載運貨物的汽車,但不包括微型載貨汽車和三輪汽車,也不包括多用途貨車、封閉式貨車、專用作業車,以及由載客汽車整車或底盤、封閉式貨車改裝的專用汽車。

一目了然,國内的皮卡車生産以及部分車企未來的新車計劃暫不會受到本《技術規範》影響,這便一票否決相關媒體對“輕卡新規實施後,部分大排量皮卡将無法生産”的論述,可以消除部分人群擔心本新規對皮卡帶來影響的顧慮。
經過多年的發展藍牌輕卡已是城市配送的主力軍,快遞、生鮮等配送都有藍牌輕卡的身影。整體約有五六百萬輛的保有量,這個群體一方面是城市物流的“搬運工”,一方面也是美好城市的建設者。
但藍牌輕卡市場也異常混亂,超載嚴重、随意改裝,給交通安全帶來了極大的安全隐患,也擾亂了貨運市場的正常秩序。衆所周知,從業藍牌輕卡運輸既不要營運證、也不要從業資格證,持C照就可以駕駛,進入的門檻是非常的低,而且路權比黃牌卡車要大很多,高速公路收費又比黃牌卡車要少,貨源還相對比較好找,可以說在貨運市場中藍牌輕卡是“便宜占盡,好處均沾”,是以也導緻了近年來藍牌輕卡市場的亂象叢生:車企為了迎合客戶,“大噸小标”産品層出不窮,經銷商為了多獲利,想方設法幫客戶上牌,車主為了多掙錢超載屢見不鮮,把本來屬于中卡市場的活兒都搶光了。是以嚴重擾亂了貨運市場的正常競争秩序。
最新消息,關于藍牌輕卡(對于總品質超過3500kg的輕型貨車,不包含客廂式運輸車)的技術參數要求今後必須滿足:發動機排量不大于2.5L(冷藏車除外)、貨廂内寬尺寸不得大于2100m、輪胎負荷不大于總品質的1.4倍、輪胎名義斷面寬度不超過7.00in(英制)或者不超過195mm(公制)。
不符合本通知《技術規範》要求的在産産品,2022年3月1日起,生産企業應立即停止生産,相關機構應立即停止接收相關産品合格證資訊;其中,對已列入《公告》的排量大于2.5升但符合本通知其他要求的輕型貨車在産産品,給予生産銷售過渡期6個月,過渡期滿後,生産企業應立即停止生産,相關機構應立即停止接收相關産品合格證資訊。
對2022年3月1日前已生産并已上傳合格證、但不符合本通知《技術規範》要求的庫存産品,生産企業可向工業和資訊化部提出庫存延期銷售申請,并随附庫存清單以及生産企業關于該型産品無“大噸小标”等違規情況、自願承擔相關法律責任的書面材料,經履行核實、公示等相關程式,可給予6個月延期銷售、注冊登記期限。根據道路運輸安全專項整治行動進展的具體情況,工業和資訊化部、公安部将适時修訂完善《技術規範》。
然而我們不得不考慮的是,多年曆史形成的藍牌輕卡的“大噸小标”等違規問題,不可能靠國家某幾個部門釋出一個檔案就能徹底解決,還必須要有一系列的細化政策來執行和監管落實。比如上文已經提及到的目前市場不合規的存量藍牌輕卡,可能會占據到藍牌輕卡市場總量的85%,累計數量可能有數百萬之多,如何處理如此數量龐大的不合規的存量車輛?是讓其自然報廢,還是分類、分期處理?車輛年檢是讓這些不合規的藍牌輕卡通過與否?
2
同比增長近四成!2021年全年自動擋皮卡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