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北京冬奧會花滑男單項目,羽生結弦和陳巍上演了技術流和藝術流的巅峰對決。作為冰上王者,羽生結弦挑戰人類極限的4A動作,雖然遺憾失敗,卻優雅謝幕;而新生代巨星陳巍,用高難度的跳躍,一次次穩定的執行,赢下了漂亮的碾壓之戰。

當羽生結弦失誤後,陳巍再無對手。曾經在2018年、2019年和2021年3次斬獲世錦賽冠軍榮耀的美籍華裔名将,真正站在了最高舞台之上。
抛開國籍和民族情感,陳巍的成功之路,與谷愛淩頗為相近。1999年,陳巍出生于美國一個普通的華裔家庭。他的父親陳志東,曾經是廣西來賓一個農村的普通孩子,憑借刻苦的努力出人頭地,先後入讀廣西醫科大和中國軍事醫學院。
1988年,陳志東赴美留學深造,努力攻讀博士學位。在那裡,他取得了美國綠卡,并且成為了一名醫學領域的進階科研員,後來更是創辦了自己的醫學技術公司和相關實驗室。陳巍的母親是北京人,在美國擔任翻譯工作。
從根源上講,陳巍是明顯的中國血統、亞洲人面孔。不過,由于從小出生、成長和經曆都在美國,陳巍與谷愛淩,又擁有着很多的不同之處。
陳巍一家居住在常年冰冷的猶他鹽湖城。他是家中第5個孩子,兩個哥哥是冰球強人,兩個姐姐是花滑高手。小時候,陳巍家裡的經濟條件,還不是那麼自由和富有。但媽媽總是會認真做記錄,争取讓陳巍在一周一次、甚至兩周一次的教練訓練課上,取得更大的突破。
每一個傳奇的背後,都是日複一日的努力。上萬塊的冰鞋、昂貴的教練費用、比賽的差旅費、淩晨四點鐘起床的艱難訓練、動不動超過10個小時的舟車勞頓,在經曆多年的苦練以後,中國人勤勞緻富的優良傳統,似乎也在陳巍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傳承。
與谷愛淩一樣,作為精英家庭的後代,陳巍的愛好,随着家庭收入水準、認知層面的提升,開始瘋狂拓展。除了花滑運動,陳巍還精通鋼琴、體操和芭蕾等項目,是一位能力全面的藝術全才。18歲那一年,他還收到了耶魯大學的通知書,成為了真正的學霸。
在技術性上,陳巍是新一代的冰上王者。作為“四周跳之王”,陳巍是現在世界範圍内唯一一位能夠做到勾手跳、後内點冰跳、後外跳、後内跳、後外點冰跳這5種四周跳的男子選手,也被譽為有望追趕羽生結弦的奇男子。
不過,在很多人看來,陳巍雖然是技術王者,動作的藝術性和流暢性,卻與羽生結弦有着天差地别。四周跳已經是很難的動作了,但陳巍曾經在一場比賽中,完成了多達6個四周跳。盡管每一個難度都很高,每一個都完成得很好,但不少人認為,陳巍的動作略顯僵硬,有一種為了得分而跳的功利感。
相比之下,羽生結弦是簡單純粹的美感,音樂編曲、絲滑流暢,他的每一次跳躍和節奏,都好像融入到了藝術的生命當中。速度、高度、頻率和節奏,這些評價一名花滑運動員最好的詞彙,在羽生結弦身上達到了最完美的平衡。
但是,不管怎樣,陳巍還是笑到了最後。他舉起了美國國旗,為美國奧運代表團添上了一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