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00後小夥,突發腦梗偏癱,醫生說:這兩個錯是導緻偏癱的原因!

正月初八,按老話講年還沒過完,這才是上班的第二天!

淩晨2點,急診室接到一位22歲的偏癱小夥子。

22歲是什麼概念,也就是2000年出生的孩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00後。

00後小夥,突發腦梗偏癱,醫生說:這兩個錯是導緻偏癱的原因!

最近冬奧會正在召開,谷愛淩是00後,蘇翊鳴是00後,00後已經逐漸長大了,這些優秀人才、人中龍鳳已經開始為國争光了。

可是更多的00後,我們作為普通人,雖然不能建功立業,但至少應該管好自己,過健康的生活,正常的生活。這才22歲,就偏癱,還沒有結婚,這以後的日子可怎麼過?

為什麼22歲,一個典型的00後,就會突發中風偏癱呢?

患者,小朱,身高1米82,體重245斤,一看就是體重超标。不但如此,最主要是3年前還不到20歲的時候,就查出來自己血壓高,最高的時候180/110mmHg。

當時看了醫生,排除了繼發性高血壓,診斷為原發性高血壓,醫生說這已經屬于高血壓3級,需要立即啟動降壓藥治療,要不就會有腦梗死、腦出血的風險,遠期還可能會影響心髒和腎髒。但同時需要嚴格的控制飲食,堅持适當的活動,一定要把體重減下來。

在剛剛确診高血壓後,加之醫生剛剛交代過,小朱能按時吃藥,也能開始控制飲食,堅持運動,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把體重減下來,逐漸的減少降壓藥的用量,甚至看能不能最終通過自己 的努力停用降壓藥。

00後小夥,突發腦梗偏癱,醫生說:這兩個錯是導緻偏癱的原因!

可是好景不長,堅持了不到1個月,這種“苦”日子太難了,還不如吃降壓藥來得快,于是就不願意控制飲食、堅持運動了,把降壓的任務全都交給了降壓藥。

在前年過年的時候,很多親戚得知小朱高血壓,吃着降壓藥。七大姑八大姨就給出了“友好”的建議:千萬不能吃降壓藥,一吃就得吃一輩子;千萬不能吃降壓藥,降壓藥都傷肝腎,到時候血壓沒降下來,腎不行了,看你咋娶媳婦;沒有頭疼頭暈就不用吃降壓藥。

各種看似關心的話語讓小朱怎能不心動,想着大家都是長輩,人家吃的鹽比自己吃的米還多,是以就聽從了七大姑八大姨的話,把降壓藥停掉了。

也就是近兩年,小朱根本就沒有吃降壓藥,正月初八淩晨1點小朱還在玩遊戲,突然覺得身體一麻,想上廁所,可是還沒站起來就摔倒了,整個左側胳膊和腿不能動彈,說話也不利索。

送到醫院,血壓220/130mmHg,确診為急性大面積腦梗死,進行了溶栓治療,住進了監護室。

兩個錯導緻了這位00後突發腦梗死:

一、把降壓的任務全部交給降壓藥

00後小夥,突發腦梗偏癱,醫生說:這兩個錯是導緻偏癱的原因!

控制血壓分為兩部分:一方面是醫療方面,一方面是自己的自覺自律的生活方面。

醫療方面主要是指正規的降壓藥,但正規的降壓藥并非是控制血壓的唯一方法。控制血壓一定要在全面的健康生活方式基礎上,在專業醫生指導下,或配合正規的降壓藥。

也就是說所有高血壓的人,首先應該健康生活,其次才是大部分人可能需要配合降壓藥。

有人肯定和小朱一樣,覺得健康生活沒用,這是錯覺。健康生活包括低鹽低油低糖飲食,堅持運動,不要熬夜,戒煙戒酒,控制體重。這些配合在一起,長期地堅持這樣的生活,一少部分高血壓人,可能就能停用降壓藥;大部分人雖然不能停用降壓藥,但一定能夠減少降壓藥的用量;同時這些健康生活方式,不但是利于控制血壓,更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基礎。

是以對于高血壓人,不能把降壓的所有任務交給降壓藥,一定要以健康生活方式為基礎。

二、降壓藥并沒有七大姑八大姨說的那麼可怕

00後小夥,突發腦梗偏癱,醫生說:這兩個錯是導緻偏癱的原因!

降壓藥絕非有人說的傷肝傷腎,目前正規的降壓藥,不會直接傷肝傷腎。

藥物的副作用是客觀存在的,降壓藥也不例外,也會有潛在的副作用,但這些副作用隻會發生在極少數人身上。再說了正規的降壓藥是寫在說明書中的,隻要我們做好監測,及時發現,及時停藥或換藥,不會導緻嚴重後果。

相反,如果不去降壓,長期的高血壓,會導緻腎衰、腦出血、腦梗死、心肌梗死、心衰等等惡性結果。

是以,不要在造謠傳謠降壓藥傷肝腎了。

三、給我們的啟發

00後小夥,突發腦梗偏癱,醫生說:這兩個錯是導緻偏癱的原因!

淩晨小朱得的病,直到下午下班的時候,并沒有七大姑八大姨來看望小朱。

不知道她們是害怕小朱能說話了質問她們,還是親戚的關系隻是維持在吃吃喝喝。

就算小朱恢複良好,以後能下地走路,能正常交流,小朱好意思去質問自己的七大姑八大姨,埋怨人家不讓自己吃藥嗎?人家親戚也不是醫生,說話也是好意,但這種好意并不用負責任!

請和小朱一樣的朋友注意:

身體是自己的,要保護好,受益人是自己和父母,不是其他人,出了事情,受罪的是自己和父母,不是其他人。

請那些好心好意的七大姑八大姨注意:

不是醫生,就不要瞎指揮,千萬不要把你們的好心好意當成善心善意來普度衆生。收起你們的真情真意吧,如果真的對親戚好,就建議專業的事情咨詢專業人士,而不是不懂裝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