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00后小伙,突发脑梗偏瘫,医生说:这两个错是导致偏瘫的原因!

正月初八,按老话讲年还没过完,这才是上班的第二天!

凌晨2点,急诊室接到一位22岁的偏瘫小伙子。

22岁是什么概念,也就是2000年出生的孩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00后。

00后小伙,突发脑梗偏瘫,医生说:这两个错是导致偏瘫的原因!

最近冬奥会正在召开,谷爱凌是00后,苏翊鸣是00后,00后已经逐渐长大了,这些优秀人才、人中龙凤已经开始为国争光了。

可是更多的00后,我们作为普通人,虽然不能建功立业,但至少应该管好自己,过健康的生活,正常的生活。这才22岁,就偏瘫,还没有结婚,这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

为什么22岁,一个典型的00后,就会突发中风偏瘫呢?

患者,小朱,身高1米82,体重245斤,一看就是体重超标。不但如此,最主要是3年前还不到20岁的时候,就查出来自己血压高,最高的时候180/110mmHg。

当时看了医生,排除了继发性高血压,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医生说这已经属于高血压3级,需要立即启动降压药治疗,要不就会有脑梗死、脑出血的风险,远期还可能会影响心脏和肾脏。但同时需要严格的控制饮食,坚持适当的活动,一定要把体重减下来。

在刚刚确诊高血压后,加之医生刚刚交代过,小朱能按时吃药,也能开始控制饮食,坚持运动,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体重减下来,逐渐的减少降压药的用量,甚至看能不能最终通过自己 的努力停用降压药。

00后小伙,突发脑梗偏瘫,医生说:这两个错是导致偏瘫的原因!

可是好景不长,坚持了不到1个月,这种“苦”日子太难了,还不如吃降压药来得快,于是就不愿意控制饮食、坚持运动了,把降压的任务全都交给了降压药。

在前年过年的时候,很多亲戚得知小朱高血压,吃着降压药。七大姑八大姨就给出了“友好”的建议:千万不能吃降压药,一吃就得吃一辈子;千万不能吃降压药,降压药都伤肝肾,到时候血压没降下来,肾不行了,看你咋娶媳妇;没有头疼头晕就不用吃降压药。

各种看似关心的话语让小朱怎能不心动,想着大家都是长辈,人家吃的盐比自己吃的米还多,所以就听从了七大姑八大姨的话,把降压药停掉了。

也就是近两年,小朱根本就没有吃降压药,正月初八凌晨1点小朱还在玩游戏,突然觉得身体一麻,想上厕所,可是还没站起来就摔倒了,整个左侧胳膊和腿不能动弹,说话也不利索。

送到医院,血压220/130mmHg,确诊为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进行了溶栓治疗,住进了监护室。

两个错导致了这位00后突发脑梗死:

一、把降压的任务全部交给降压药

00后小伙,突发脑梗偏瘫,医生说:这两个错是导致偏瘫的原因!

控制血压分为两部分:一方面是医疗方面,一方面是自己的自觉自律的生活方面。

医疗方面主要是指正规的降压药,但正规的降压药并非是控制血压的唯一方法。控制血压一定要在全面的健康生活方式基础上,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或配合正规的降压药。

也就是说所有高血压的人,首先应该健康生活,其次才是大部分人可能需要配合降压药。

有人肯定和小朱一样,觉得健康生活没用,这是错觉。健康生活包括低盐低油低糖饮食,坚持运动,不要熬夜,戒烟戒酒,控制体重。这些配合在一起,长期地坚持这样的生活,一少部分高血压人,可能就能停用降压药;大部分人虽然不能停用降压药,但一定能够减少降压药的用量;同时这些健康生活方式,不但是利于控制血压,更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

所以对于高血压人,不能把降压的所有任务交给降压药,一定要以健康生活方式为基础。

二、降压药并没有七大姑八大姨说的那么可怕

00后小伙,突发脑梗偏瘫,医生说:这两个错是导致偏瘫的原因!

降压药绝非有人说的伤肝伤肾,目前正规的降压药,不会直接伤肝伤肾。

药物的副作用是客观存在的,降压药也不例外,也会有潜在的副作用,但这些副作用只会发生在极少数人身上。再说了正规的降压药是写在说明书中的,只要我们做好监测,及时发现,及时停药或换药,不会导致严重后果。

相反,如果不去降压,长期的高血压,会导致肾衰、脑出血、脑梗死、心肌梗死、心衰等等恶性结果。

所以,不要在造谣传谣降压药伤肝肾了。

三、给我们的启发

00后小伙,突发脑梗偏瘫,医生说:这两个错是导致偏瘫的原因!

凌晨小朱得的病,直到下午下班的时候,并没有七大姑八大姨来看望小朱。

不知道她们是害怕小朱能说话了质问她们,还是亲戚的关系只是维持在吃吃喝喝。

就算小朱恢复良好,以后能下地走路,能正常交流,小朱好意思去质问自己的七大姑八大姨,埋怨人家不让自己吃药吗?人家亲戚也不是医生,说话也是好意,但这种好意并不用负责任!

请和小朱一样的朋友注意:

身体是自己的,要保护好,受益人是自己和父母,不是其他人,出了事情,受罪的是自己和父母,不是其他人。

请那些好心好意的七大姑八大姨注意:

不是医生,就不要瞎指挥,千万不要把你们的好心好意当成善心善意来普度众生。收起你们的真情真意吧,如果真的对亲戚好,就建议专业的事情咨询专业人士,而不是不懂装懂!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