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起亞與悅達增資9億美元組建合資公司 未來十年産銷目标為400萬台

2022年2月7日,南韓起亞株式會社與鹽城市人民政府、江蘇悅達集團簽署擴大投資協定。

根據協定,起亞與悅達将合作營運新合資公司,新增注冊資本金9億美元,通過擴大投資、導入新車型、發展新能源汽車、設立出口基地等方式,以期提升整車銷量及産能使用率。

起亞與悅達增資9億美元組建合資公司 未來十年産銷目标為400萬台

雖然合資公司的名字以及股比等具體細節暫未公開,但組織架構以及發展路徑等大方向已經确定。據悉,合資公司将搭建全新的組織架構,推進本土化工作,探索适合中國市場的管理體系,公司新名稱預計将于今年4月份公布。

悅達與起亞的新合資公司将在原東風悅達起亞基礎上進行股權調整及增資。2002年3月,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江蘇悅達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南韓起亞自動車株式會社三方簽署了“實施重組合資經營協定”,東風悅達起亞正式成立并進入實質性運作階段。南韓起亞、東風公司和江蘇悅達分别持有50%、25%和25%的股份。

憑借産品的成本效益和經濟性優勢,東風悅達起亞初期銷量一路攀升。在2016年,東風悅達起亞的全年銷量達到65萬輛,取得曆史最高業績。然而,随着中國車市逐漸進入存量市場,東風悅達起亞面臨來自主流合資車企和自主車企的前後“夾擊”,優勢不再。在這一背景下,該品牌次年銷量急劇下滑至約36萬輛,同比降幅達到45%。到2021年,東風悅達起亞的銷量僅為15.2萬輛。

據悅達投資釋出的2021年半年度财報,東風悅達起亞在财報期内的營業收入為71.3億元,比上年同期的111.2億元下降36%,歸屬于母公司的淨虧損高達13.7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0.7億元擴大28%,業績不容樂觀。

2021年12月,東風以2.97億元的價格挂牌轉讓了東風悅達起亞25%股權,正式退出東風悅達起亞,合資公司由三方持股變為悅達和起亞兩方持股。有觀點認為,東風悅達起亞銷量下滑、虧損嚴重,或是東風公司決意退出的主要原因。此外,由于東風的持股比例偏低,對合資公司的營運管理問題也缺乏話語權,是以資源投入也并不積極,最終選擇剝離這一“負面資産”。

東風公司退股的相關談判在2021年中就已啟動。東風悅達起亞的三家股東——東風公司、江蘇悅達和南韓起亞三方展開談判,對合作方式進行重新評估。其中起亞想進一步擴大股比,東風則認為合資公司“無利可圖”,三方達成一緻,于8月在武漢簽署了東風公司退股備忘錄,并在年底正式完成股權轉讓。

随着2022年乘用車制造外資股比限制的放開,以及東風集團的退股,起亞期望扭轉在華發展的頹勢,重振銷量,以實作“未來十在華總産銷超過400萬台”的目标。東風悅達起亞總經理柳昌昇表示,新合資公司由内部開啟新變革,包括統一品牌形象、電動化戰略落地、組織架構調整,以及高品質産品的引進等。

首先,起亞将重點推進全球戰略車型和新能源車導入,尤其是加速電動化轉型。據悉,起亞今年上市的新車型,将搭載大量安全配置及新科技配置,以進一步提升産品性能和市場競争力,與嘉華、智跑Ace等在售車型一起,完善車型陣容。從明年開始到2027年,以全新純電動車EV6為起點,起亞每年都會在中國市場推出全新的電動車型,逐漸構築起6款電動車的全新EV矩陣。

此外,合資公司将搭建全新的組織架構,建立創新組織文化,加速推進本土化工作。起亞内部人士向媒體表示,該品牌将加速‘Global Kia’形象在中國市場的落地,并通過組織架構調整形成更高效的決策流程,推動各項業務開展,在中國市場再出發。未來,起亞也将繼續深耕中國市場,探索最适合中國市場的管理體系。

作為起亞在中國唯一的生産基地,江蘇鹽城仍将作為起亞生産和出口的重要樞紐。同時,鹽城市政府表示将全力支援起亞在中國市場擴大銷售并對起亞鹽城工廠的出口貿易提供支援,助力其實作十年産銷400萬台的目标。

資料顯示,2021年,起亞汽車的全球銷量為277.7萬輛,相比前一年增長了6.5%;2022年,起亞将全年銷量目标定為315萬輛。随着新合資公司的成立,這家南韓汽車制造商勢必需要通過一系列本土化舉措,從中國尋求更多的增量機會。不過,當下中國汽車競争愈加激烈,市場趨于集中化,起亞品牌能否一舉甩掉成本效益标簽,重返主流市場,仍存在較大的不确定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