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和閱讀之間,可能隻差個閱讀器

一日中午,和一位同僚閑聊,當聊到日常消費之時他說他給妻子報了一個兩萬元的會計教育訓練班。當我聽到“兩萬”時被驚得目瞪口呆,不禁大呼:兩萬?!他很得意地說,“嗯。”正當我要說,“有錢就是任性”時,他卻很認真地給我講起了這其中的緣由。

他說,“如果報一個三千或五千的班這可能是最大衆的選擇,但學習的動力和成效也可能是最大衆的——錢和時間都花了,換來的隻可能是徒勞。因為這點錢不足以讓一個人或是一個家庭感到心疼和責任感,進而為之奮力。如果報一個超出正常價位許多的班,讓它成為一個家庭或是一個人心理上不能承受的重,那麼這将更能激發出個人學習的動力和責任感。”最後他還補充說,“現在(她)已經拿到了中級證書,而且學費也已經賺了回來。”看着他一臉的從容和自信,我恍惚間陷入了某種未可知的沉思境地。與此同時,腦海裡竟然盤旋起我與閱讀的這些年。

就我個人而言,閱讀可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紙質書閱讀,一部分是閱讀器閱讀。

紙質書閱讀是很多人閱讀的開始,也是很多人愛上閱讀的啟蒙。紙質閱讀會給人帶去很強的成就感,尤其是對于一個剛開始閱讀的人來說。看着閱讀完的書漸漸地與自己等高,那種無形的自豪感就會油然而生,恨不得滿世界的宣揚、炫耀(曾經的我就是如此)。但紙質書的厚重也會讓你對一些書籍産生視覺上的障礙。如我曾通讀過的《明朝那些事兒》、《大秦帝國》、《大唐興亡三百年》,以及被奉之為天書的《追憶似水年華》。這些大部頭即便是資深閱讀愛好者也未必不會感到膽怯,尤其是把它們都聚在一起時,一種無形的壓迫感就會撲面而來,進而會促使你放棄。

相對于紙質書,閱讀器的特點也頗為明顯。紙質書的所有缺點幾乎都幻化成了電子閱讀器的優點。如,它的體積多元(多種尺寸可選),品質較輕,容積夠大,壽命夠長(疊代時間長),它可以做到真正的“一本在手天下全有”。除此之外,它還有一個更顯著的特點,它隻适合用來閱讀或寫筆記(帶筆觸功能的閱讀器),當然你也可以用它來蓋泡面。它的價格與主流的平闆相當,它的性能和功能卻不及主流平闆的十分之一,且大多為黑白墨水屏顯示(我把這個特點稱之為“術業有專攻”)。

在我開始決定閱讀的最初期,我對閱讀的态度仍是模棱兩可的。可讀,可不讀。畢竟,我從小就讨厭國文,讨厭它的背誦,讨厭它的閱讀了解,更讨厭它的800字作文。而真正促使我要把閱讀堅持下來并且成為一種愛好的是我曾花“巨資”買來的第一款電子閱讀器。在我把它買來之後很多人表示了不了解和反對,認為那是最無用的花費,買它的錢足可以買上百本紙質的書(事實也确真如此)。時至今日,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它仍舊是一款最無用的裝置,雖然已經存在了好多年。但于我而言,它不僅僅是一個閱讀器,它還是我另一個愛好的延續(電子産品),它更是我對閱讀的一次全新嘗試。也就是從那一時開始,我對閱讀産生了一種莫名的責任感,尤其是每當我看到那個被世人吐槽最多的裝置之時。因為我想讓它變得有用,想讓它物超所值。

可以說,我真正地閱讀習慣養成就是從一個閱讀器開始的,也是被從一個閱讀器開始的。因為大部分時間我都是被動閱讀的。從(閱讀)這一點看,這完全類比于我同僚給我講的他妻子學習會計的過程——不是很愛,但卻做到了全力以赴的被動堅持,進而成為一種本能和本領。如果沒有前期貿然超額的支出,或許就不會有現在難以計數的回報(我認為閱讀是無價的)。我從未想過,我的閱讀會從一個閱讀器開始,也從未想過我偶然間的興起會成為我畢生最重要的事業。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我曾有過一次最“無用的購買”。

時至今日,電子閱讀器仍是小衆市場的一款小衆裝置。對于大多數人而言,它更像是一款昂貴的泡面神器,而它也不負衆望的連年當選“最無用的産品”。即便如此,我仍舊願意說,你與閱讀之間可能隻差一個閱讀器。

你和閱讀之間,可能隻差個閱讀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