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春暖花開之時,到“鸢都”濰坊賞風筝

濰坊,世界風筝的發祥地,有“世界風筝之都”“鸢都”的美譽。來濰坊,拿着親手制作的風筝到開闊的“世界風筝都紀念廣場”去放飛,仰望藍天上春風裡自由舞動、色彩斑斓的各式風筝,瞬間勾起童年的美好回憶。

春暖花開之時,到“鸢都”濰坊賞風筝

圖說:熱鬧的濰坊風筝節 來源:網絡

濰坊風筝博采衆長

中國是制作風筝曆史最悠久的國家,風筝是中華民族向世界各國傳播的科學發明之一。風筝在軍事、體育、娛樂、藝術、科技等領域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放風筝已成為世界各國廣泛開展的一項群衆性體育娛樂活動。

中國風筝制作已有兩千多年的曆史,作為一種文化、一種民間藝術,自然也有它的流派。中國地域遼闊,風筝的種類齊全、樣式繁多、千姿百态,風筝的特點與地域文化息息相關,以北京、天津、濰坊、南通等地的作品最具特色。

濰坊的風筝制作宋代已普及至民間,至今已形成了題材廣泛、造型優美、繪畫精細的獨特風格。濰坊風筝是地方性和藝術傳統的結合,又是實用性和美的結合。就其風筝技藝而言,濰坊風筝與其他民間工藝品不同,它具有濃郁的地方生活氣息和生動活潑的氣韻,紮制技藝博采衆家之長,大膽嘗試,不斷創新,進而形成了楊家埠風筝和老濰縣風筝兩個流派。

風筝文物彙聚博物館

制作一隻風筝,一般要經過設計、選料、整形、綁紮骨架、裱糊、裁剪、繪畫、裝配、拴腳線、試放等十道工序,其主要工藝過程可概括為紮、糊、繪、放四部分,通常稱作“風筝四藝”。在濰坊世界風筝博物館,你可以充分了解風筝的起源、流派、制作工藝等知識。

濰坊世界風筝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大型風筝博物館,其建築造型選取了濰坊龍頭蜈蚣風筝的特點,屋脊是一條完整的組合陶瓷巨龍,屋頂用孔雀蘭琉璃瓦鋪成,似蛟龍遨遊長空伏而又起,設計風格在國内獨樹一幟。展覽以1000餘隻筒式、闆式、硬翅、軟翅、串式五大類風筝精品,以及300餘件翔實的風筝文物資料為主。

濰坊是新興的旅遊城市,旅遊資源豐富,沂山、雲門山、楊家埠等景點已經聲明在外,青雲山、金泉寺也是極好的。比較小衆一點的,還有白浪綠洲濕地公園和坊子區的坊茨小鎮,都很美。

新民晚報記者 沈琦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