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太難了!消息稱英偉達收購ARM失敗:分手費高達80億

2月8日消息,英國金融時報報道,三位知情人士表示,軟銀以660億美元把ARM出售給英偉達的交易,在周一宣告失敗,軟銀将獲得12.5億美元(80億元)的分手費。

消息人士表示,此次交易失敗将導緻ARM管理層的動蕩,CEO職位将由知識産權部門的負責人雷内·哈斯接替。這也使得軟銀錯失一大批股票收入,英偉達的收購協定中是包括英偉達的股票的。去年英偉達股價飙升,一度使得ARM的總收入達到870億美元的高峰,這可比僅僅12.5億美元的分手費香多了。

太難了!消息稱英偉達收購ARM失敗:分手費高達80億

(圖源:unsplash)

這項交易須通過美國、英國、歐盟等監管機構的同意,也要通過中國等方面的準許,實在是難度重重。日本軟銀能成功收購ARM,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更多是作為一種戰略投資,它自己本身不是一個專注硬體或軟體的科技公司。即便收購了ARM,也不會對ARM的原有業務産生較大影響。

而英偉達就完全不同了,英偉達的顯示卡、CPU等産品都直接涉及到衆多晶片。ARM又是衆多移動晶片的底層架構,蘋果Mac上的M系列晶片,更是直接用上了ARM架構,功耗有了大幅下降。暢銷的任天堂Switch,用的也是英偉達的晶片。英偉達若收購ARM之後,難免會早一步用上最新的ARM架構,或将擁有很長一段獨占期,這相比競争對手來說是莫大的優勢。

太難了!消息稱英偉達收購ARM失敗:分手費高達80億

英偉達若收購了ARM之後,競争對手就不敢全部押寶ARM架構了。現階段,部分公司還是相當依賴ARM架構的,晶片都基于ARM底層來設計。英偉達的這次收購,也給衆晶片設計公司敲響了警鐘,ARM也是可能被競争對手收購的,這些晶片設計公司有必要尋找新的底層架構。

RISC-V架構就是潛在的一個替代選擇,它是一套開源指令集架構,可自由地用于任何目的,不必支付給任何公司專利費。在ARM這一事件之後,或有更多公司着手第二套方案,開源的指令集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