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A股MCU晶片廠商的心事與新事:低端化内卷困局下虧錢賣貨,海外巨頭切入32位或掀行業大洗牌,車規級和AI結合産品成突破口

财聯社4月9日訊(編輯 俞琪)今年人工智能掀起新一輪浪潮,算力驅動下半導體晶片景氣度顯著提升,MCU在經曆去年需求量大幅下滑後底部反轉的呼聲越來越濃。A股上市公司方面,兆易創新和樂鑫科技年内股價累計最大漲幅均超4成。

據悉,MCU即微控制單元,是把中央處理器(CPU)的頻率與規格做适當縮減,并将記憶體、USB等周邊接口,甚至LCD驅動電路都整合在單一晶片上,形成晶片級的計算機。市場分析稱,随MCU算力進一步提升,高頻MCU的主頻已經提升到GHz級别,已經可以滿足邊緣端低算力人工智能需求。同時,将人工智能內建在MCU上,隻用一顆晶片實作端側部署,正在成為新潮流。

浙商證券近日研報表示,ChatGPT的“背後英雄”系GPU或CPU+FPGA等算力支撐,該應用将帶來高端晶片的需求增加,且拉動晶片均價。信達證券亦表示,AIGC推動AI産業化由軟體向硬體切換,半導體+AI生态逐漸清晰。根據IC Insights資料及預測,2026年全球MCU市場規模将達272億美元,出貨量約達358億顆。

目前,MCU市場來看行業集中度相對較高,且海外龍頭仍占據絕對領先地位。根據Omdia統計,2021年全球前5大MCU生産廠商分别為NXP、瑞薩電子、意法半導體、英飛淩以及微芯科技。國内頭部廠商包括兆易創新、中穎電子、樂鑫科技、複旦微電、國民技術等。

32位MCU已成主流并不斷向下蠶食8位市場 激烈“内卷”中的心事:低價政策産品甚至虧錢 未來幾年或是國産MCU更上一層樓的最後機會

按總線或資料處理位數方面來看,MCU可被分為4位、8位、16位、32位甚至64位,即每次CPU處理的二進制數的位數,位數越多,資料有效數越多,精确度越高,運算能力越強。

今年以來,兩大MCU巨頭意法半導體和德州儀器相繼帶來全新的32位新品。意法半導體相關人士表示,數字化趨勢會帶來3-4倍,甚至更大規模的32位MCU市場的增長。華創證券研報表示,随着電子産品走向智能化、網絡化,邊緣智能等高階需求促使下,32位MCU已經成為主流,并不斷向下蠶食8位市場。

資料顯示,大陸通用型MCU市場規模中,32位和8位占據市場主流。根據東北證券研報顯示,納思達、兆易創新、複旦微電、中穎電子、樂鑫科技、國民技術、芯海科技、中微半導等上市公司布局有32位MCU。不過,整體來看,國内8位市場占比仍接近一半。

在另一方面,國金證券研報指出,國内大部分廠商實際仍集中在小家電和消費電子等中低端領域。據業内人士稱,國産MCU廠商激烈“内卷”下紛紛采取“低價政策”搶占市場,某上市廠商的M0+級别的MCU定價根本不掙錢,甚至虧錢,而其他MCU廠商為了生産隻能跟進,這使整個行業走向“惡性循環”,難以擺脫低端化競争的困境。

在國内目前的MCU競争格局下,有業内人士認為,未來幾年或是國産MCU更上一層樓的最後機會。同時兩家MCU大廠入局32位,或将在引起國内行業格局大洗牌。

新能源汽車和AI産業變革帶來的新事:兆易創新等國内廠商推出車規MCU産品以點帶面逐漸突破 國民技術和納思達積極探索将MCU與人工智能結合

不過,有業内分析表示,在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背景下,汽車産品價值鍊重塑,車規級MCU或将成為國内廠商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領域。

目前,中國具有全球增長最快與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新能源汽車産銷量連續8年保持全球第一。華創證券研報顯示,車用MCU以32位晶片為主。其中新能源汽車電池管理系統和整車控制器應用的增加将驅動MCU用量的增長。例如,比亞迪燃油車F3裝有12顆MCU,而其電動車型唐的MCU數量增加到了55顆,用量大幅增加。同時,業内分析稱,無論從短期的缺芯還是長期國産化來看,本土車廠對本土MCU企業的接受度正在變高,産業鍊上下遊在加大對國産MCU的扶持力度。

根據前瞻産業研究院的資料,在2025年全球車用MCU市場規模将為102億美元。大陸2025年汽車電子行業MCU市場規模預計為54億元。

目前來看,雖然國際廠商在車規級半導體領域中占據領先地位,但兆易創新等國内廠商已逐漸推出車規MCU産品,在汽車應用中深度布局,開始以點帶面逐漸突破,MCU國産化2.0時代依然拉開序幕。根據華創證券研報,兆易創新、複旦微電、芯海科技、中穎電子、國芯科技、傑發科技、芯旺微、比亞迪半導體等廠商均在發力車規級MCU産品并已陸續通過AEC-Q100認證,領先廠商已量産或即将推出車規級MCU産品,國産廠商有望逐漸取得突破。

此外,亦有市場人士認為,在人工智能新一輪變革中,MCU晶片依然曆久彌新,包括瑞薩在内的多家MCU廠商都在積極探索将MCU與人工智能結合,未來MCU晶片在AI領域也将大有所為。國民技術近日在互動平台透露,Cortex-M7核心MCU可支援高算力的機器學習方面的AI應用,未來将根據市場需求、研發計劃和技術情況合理布局。納思達在互動平台回複,目前擁有面向深度學習應用的專用計算自研平台,針對MCU晶片,負責輕量級深度學習模型推理加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