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悅達起亞去“東風”化,将擴大投資組建新合資公司

失去“東風”後,悅達起亞開啟新合資時代。2月7日,起亞與悅達簽署擴大投資協定,雙方拟組建新合資公司,計劃增資9億美元,但新公司名稱、雙方股比尚未公布,起亞将重點推進全球戰略車型和新能源車導入。悅達起亞開始去“東風”化,重新塑造品牌形象。

悅達起亞去“東風”化,将擴大投資組建新合資公司

衆所周知,随着2021年12月22日,悅達投資正式公告東風悅達起亞25%股權項目挂牌結束,悅達汽車集團為唯一競拍人,宣告東風公司正式告别悅達起亞。時值合資股比限制的壽終正寝,讓起亞與悅達的合資之路充滿了變數。

此次起亞與悅達簽署擴大投資協定,承諾通過擴大投資、導入新車型、發展新能源汽車、設立出口基地等方式,迅速提升整車銷量及産能使用率,無疑是吃下一顆定心丸。

20年風雨曆程俱往矣,東風悅達起亞之是以曲終人散,與銷量一路滑坡和利潤表現不佳妥不開關系。從起初的2萬銷量,一路攀升至2016年的65萬輛,之後東風悅達起亞銷量便急轉直下。2021年總銷量僅15.2萬輛,至今已是連續五年走下坡路。

悅達起亞去“東風”化,将擴大投資組建新合資公司

伴随着銷量下滑,2017-2021上半年,東風悅達起亞淨虧損分别為11.23億元、4.92億元、12.99億元、47.5億元和13.71億元,五年間累計虧損超90.35億元。要知道,2014年時東風悅達起亞淨利潤已達到42.71億元,連續虧損讓東風公司徹底失去耐心。

東風公司宣布退出時,正值2022年大陸正式放開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業界不少聲音認為,借助天時地利人和,起亞可能會受讓東風公司持有的25%股權實作擴股,進而掌握更多話語權。但直到如今,雙方并未達成一緻。

東風悅達起亞總經理柳昌昇曾透露,未來起亞在中國将逐漸停産10萬元以下車型,并加速導入更具競争力的全球車型。同時,2022年開啟電動化元年,每年引入至少一款電動車。從明年開始到2027年,以全新純電動車EV6為起點,起亞每年都會在中國市場推出全新的電動車型,逐漸構築起6款電動車的全新EV矩陣。

悅達起亞去“東風”化,将擴大投資組建新合資公司

對于未來計劃,新合資公司将搭建全新的組織架構,建立創新組織文化,積極引入本土優秀人才及專業人才,加速推進本土化工作。今年1月份,悅達投資副總經理張正林因工作變動向董事會辭去公司副總經理職務。

同時,新合資公司還将通過制訂合理的營運名額,不斷優化商務政策,獎勵優秀經銷商等措施,實作與中國經銷商夥伴合作共赢。鹽城市政府将全力支援起亞在中國市場擴大銷售,并對起亞鹽城工廠的出口貿易提供支援,助力起亞在中國的發展。

悅達起亞去“東風”化,将擴大投資組建新合資公司

從2018年長安鈴木退出中國市場,再到東風雷諾等陸續退出,以及東風悅達起亞變動,無不說明合資車企享受中國汽車市場紅利期已過,不少汽車品牌正在洗牌和淘汰的邊緣徘徊。同時,在汽車電動化、智能化大趨勢下,自主品牌已經占得先機,消費者選擇汽車不再迷戀合資品牌。

悅達起亞去“東風”化,将擴大投資組建新合資公司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是以,拿下新合資公司的大股比,對于起亞來說未必是一件幸事,很可能是一個“燙手山芋”。 未來十年,在華總産銷超過400萬輛,對于一個去年銷量15萬輛的車企來說有點激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