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湖帆是近代著名畫家、收藏家、鑒賞家,他花費大量精力從事鑒藏工作,借此提升創作能力。他畫過很多仿古作品,可以臨仿曆代名家畫風。有人勸他多出門走走,行萬裡路,看江山風景,說不定可以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吳湖帆相當有主見,他依然選擇以古為師,繼續在傳統技法中汲取養分。
這幅《萬峰積雪》是他臨仿北宋範寬山水進行創作,描繪大雪過後,天地一片肅穆。與常見雪景圖不同,《萬峰積雪》中表達出春天臨近的意思,雪中蘊藏生機。範寬是陝西華原人,是以人們親切地稱他為“範華原”。

吳湖帆 萬峰積雪 局部
吳湖帆出生于書香門第,他青年時遊學日本,而後回國定居上海。在這段期間,他知道了自己想要幹什麼,開始專心學習繪畫。他身邊的好朋友都對“新式”畫法有興趣,唯獨他對“老派”技法情有獨鐘。他從清初四王作品入手,進而研究明四家畫風,最後馳騁在兩宋、元代畫家創造的藝術天地。範寬是吳湖帆必然會臨仿的對象,他希望學習到巨嶂山水的渾厚霸氣。
從《萬峰積雪》可以看出來,吳湖帆并沒有亦步亦趨地還原範寬寫真傳神的藝術特征,他的仿作帶有濃厚的裝飾性風格。根據畫中款識可以了解到,《萬峰積雪》是“背摹”。顧名思義,就是吳湖帆憑記憶臨摹出這幅畫。當他畫慣了四王正統派風格,轉型畫範寬,一下子不能完全扭轉過來。
因為有了這種類似“混搭”的手法,賦予《萬峰積雪》很奇怪的面貌。畫中呈現出一種雄邁清新的美感,剛柔相濟,美不可言。從構圖、皴法上看,很像範寬的作品;從内在氣質上,很像清初四王的作品。
由明清畫風改學宋元技法,造成了吳湖帆畫《萬峰積雪》的時候,流露出他的學藝經曆,也流露出精于鑒藏對他創作的影響。畫作具有濃厚的傳統情趣,讓他很快成為海上畫派的領軍人物。
收藏鑒賞提升了吳湖帆的眼界,他知道什麼作品才是禁得住曆史考驗的佳作,他知道什麼技法才是千錘百煉之後可以流傳的經典。這就是他選擇臨摹範寬作品的原因,他希望可以在創作上比肩古人。願望很美好,如果能夠與範寬的原作朝夕相對進行臨摹,将會更加完美。
從《萬峰積雪》中,可以看出吳湖帆對筆法氣韻相當重視,用筆用色追求雅緻。渾厚古樸、精妙奇麗,畫出了大雪過後,春天即将來臨的美好期待。
《萬峰積雪》以四王技法為基礎,臨仿北宋名家範寬作品。展現了吳湖帆重視筆墨的審美特征,他用鑒賞古畫的标準進行創作,讓人看到傳統技法的生命力與适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