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激動,沒想到我們參與制作的火炬會作為主火炬。”看完昨晚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南通高敦汽車部件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黃衛健自豪中更有意外之喜。黃衛健告訴記者,出于保密,自己此前并不知曉,但看到“飛揚”插上火炬台的那一刻,感到無比榮耀。“對我們産品的很有信心,未來它将經曆十多天的考驗。”
2月4日晚,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驚豔世人,備受期待的點燃聖火儀式,更是颠覆以往、大膽創意,直接把接力火炬“飛揚”插到了火炬台。開幕式總導演張藝謀的解釋是,“這一次,最後一棒火炬不再需要去點什麼,放在火炬台上,它就是火炬。這個小小的火苗,它傳達着低碳環保的理念。”
旋轉上升,猶如絲帶飄舞的火炬“飛揚”,是如何實作冬奧聖火熊熊不滅,且零碳排放?這背後離不開一家南通科技企業的“功勞”。
據了解,冬奧火炬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外飄帶、内飄帶和氫氣燃燒裝置,由多家科研機構、科創企業聯合生産完成。其中,位于南通市海門港新區的南通高敦汽車部件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負責外飄帶的組接和阻燃材料噴塗。該公司是國内汽車零件阻燃和安全性方面的“佼佼者”,經中國汽車工業行業協會推薦和北京奧組委、國際奧組委的多番考察、檢驗,最終成為承擔火炬阻燃項目的唯一一家企業。
據介紹,“飛揚”是世界上首次采用“黑科技”碳纖維的火炬,它的品質隻有鋼的1/4左右,但強度是鋼的7到9倍。同時,為實作燃燒零排放,火炬燃料使用氫燃料,燃燒一般會産生80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由上遊團隊解決碳纖維耐高溫、耐燃燒等難題後,影響火炬整體的完整性和耐火表現的阻燃任務就撂在了黃衛健以及他的團隊身上。
“我們負責拼接、修補、打磨、噴塗四個環節,每一步都不容有失。”黃衛健介紹,團隊面對的第一個難題就是如何把兩段不規則形狀的胚體完美拼接。拼接後,接口明顯,且碳纖維編織的胚體較為粗糙,需要用高溫修補劑對表面缺陷進行整體修複,随後進行細緻打磨,使得火炬變得光滑平整,最後使用高科技機械手,将能夠承受千度高溫炙烤的特種阻燃塗料均勻噴塗在火炬上,最終使得聖火傳遞時,火炬呈現出最完美的狀态。
以往用在汽車零部件上的噴塗工藝,允許的偏差都在10微米左右。而火炬塗層的标準厚度是5微米,允許的偏差在正負1微米以内,可謂挑戰巨大。為了達到火炬設計要求的苛刻标準,公司對噴塗工藝進行全新研發,幾十次的燃燒測驗,最終淬煉出了隻為火炬而生的特殊工藝。
“已經記不得多少個通宵,多少次反複試驗了,但最終我們做到了!”說到這裡,鏖戰8個月的疲勞仿佛不曾有過。通訊員 李丹丹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朱亞運
校對 徐珩
編輯 : 潘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