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人吃出了一半的消化道惡性良性腫瘤!“江南飲食”是最佳解決方案

今天(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今年的主題是“整合衛生資源,醫療人人共享”。

中國是癌症大國。2020年,大陸主要的消化系統惡性惡性良性腫瘤新發病例數位居全球首位,其中包括食管癌、胃癌、結直腸癌和肝癌等。

中國人吃出了一半的消化道惡性良性腫瘤!“江南飲食”是最佳解決方案

騰訊網

消化系統的癌症與飲食模式密不可分。據估計,大陸56.5%的結直腸癌、59.8%的胃癌、48.5%的食管癌和35.2%的肝癌是由不當的飲食習慣所導緻的,并且由飲食所誘發的癌症數仍處于上升之中。

為了闡明中國人的飲食模式與惡性良性腫瘤發生發展的潛在聯系,研究人員對1991年以來的20年間,中國健康與營養調查的資料進行了系統分析,并試圖從中發現與惡性良性腫瘤關系最密切的飲食因素。

中國人吃出了一半的消化道惡性良性腫瘤!“江南飲食”是最佳解決方案

doi: 10.1053/j.gastro.2021.08.006.

該研究由北卡羅來納大學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共同發起,20年間共收集了來自大陸12個省或直轄市的27000多人的健康資料。相關研究成果線上發表于國際頂級的胃腸病學雜志《Gastroenterology》。

由飲食導緻的肥胖是公認的惡性良性腫瘤危險因素。1991年以來,尤其是新世紀以後,中國人群的肥胖率直線上升,其中以年輕人和農村人口最為顯著。20年間,50歲以下的人群中規律運動者的比例下降了50%以上。

總體來看,飲食模式的變化喜憂參半。一方面,國人水果和蔬菜的攝入量出現了明顯增加,在農村這一趨勢更加明顯。另外,50歲以下的人口中,乳制品的攝入量增長了近一倍。

中國人吃出了一半的消化道惡性良性腫瘤!“江南飲食”是最佳解決方案

水果和蔬菜的攝入增加可能會降低上消化道惡性良性腫瘤(胃癌和食管癌)的風險。例如,柑橘類水果攝入量的增多對贲門癌的保護效率可以達到近40%。乳制品富含鈣和維生素D,研究也已證明其對消化道惡性良性腫瘤具有良好的預防效果。

但另一方面,大陸城鎮居民的紅肉(烹饪前呈現岀紅色的肉,如豬羊鹿兔)消費量增長了約40%,加工肉類消費量也增長了30%,農村居民的消費量更是翻了一番。在酒精消費方面,城鎮居民下降了三分之一,但農村居民 的酒精攝入卻反而增加了三分之一。

其實,加工肉類和紅肉與胃腸道惡性良性腫瘤的風險早已明确。加工肉類已經被列為Ⅰ類緻癌物(明确對人類緻癌),紅肉則被列為了ⅡA類(可能對人類緻癌)。

中國人吃出了一半的消化道惡性良性腫瘤!“江南飲食”是最佳解決方案

具體來看,截至研究結束,高BMI與當年16.6%的肝癌有關,紅肉消費與19.0%的結直腸癌病例直接相關。

其次,吸煙是食管癌的最主要危險因素,直接相關病例占16.5%。高鈉攝入則與16.6%的胃癌關系密切,是最主要的胃癌飲食因素。

中國人吃出了一半的消化道惡性良性腫瘤!“江南飲食”是最佳解決方案

據此研究人員提出,高BMI、紅肉和加工肉類消費是導緻中國消化系統癌症負擔越來越重的三大危險因素。通過模組化,他們發現這一趨勢将至少延續至2031年。

與20年前相比,中國人群的平均BMI從21.9kg/m2增加到了23.5kg/m2,直接導緻了 69861例胃腸道癌症新增病例。研究人員預測,到2031年,BMI的增長将額外導緻10萬多胃腸道惡性良性腫瘤病例。

同樣,模型預測到2031年,紅肉和加工肉類消費的增加會導緻大陸胃腸道惡性良性腫瘤病例分别增加18萬和6萬,分别是2011年的5倍和3倍。

中國人吃出了一半的消化道惡性良性腫瘤!“江南飲食”是最佳解決方案

不過,研究人員也預測了一些樂觀結果。例如,大陸人均鈉攝入量從 1997年的7.5g/d下降到了2011年的5.6g/d,并預計到2031年将進一步減少到3.3g/d,這可以使相關的胃癌病例在20年後下降約50%。

另外,随着人均蔬菜攝入量從252.6g/d上升到323.8g/d,2011年大陸肝癌、食管癌和胃癌的相關發病人數較1997年降低了約40%。水果消費的增加也進一步降低了食管癌和胃癌的增長趨勢,預計2031年将減少近1萬例相關病例。

研究團隊最後指出,如果不實施額外的幹預措施,到2031年中國将診斷出120萬例新發胃腸道惡性良性腫瘤。如果中國人群都遵循健康飲食模式,屆時可以預防52.1%的胃腸道癌症。

中國人吃出了一半的消化道惡性良性腫瘤!“江南飲食”是最佳解決方案

然而在2014年,中國紅肉就占到了肉類總産量的78%,而且進口量還在急劇增加。目前國家膳食指南還沒有建議限制紅肉或加工肉類的消費,牛肉等紅肉還被許多餐飲企業宣傳為健康的選擇。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是,中國年輕人的BMI(體重(kg)/身高(m)平方)增長更為迅猛,這與近年來胃癌、結直腸癌等惡性良性腫瘤年輕化趨勢相吻合。并且,如果育齡人群肥胖率進一步增長,可能會增加後代肥胖和代謝紊亂的可能,造成中國群體的惡性循環。

那麼,什麼樣的飲食模式是适合中國人的呢?國際上備受推崇的是地中海飲食,但國人對這一模式較為陌生。為了更易被中國人接受,大陸著名的代謝病學專家甯光院士就提出,中國傳統的“江南飲食”更适合國人。

中國人吃出了一半的消化道惡性良性腫瘤!“江南飲食”是最佳解決方案

“江南飲食模式”在改善循環和代謝,進而預防惡性良性腫瘤方面甚至優于地中海飲食。江南飲食的特點是植物油低溫烹饪,烹饪方式以蒸、煮、涮為主,增加魚蝦、蔬果、粗糧和豆制品的攝入,少鹽少油。

正值春節假期,想必大家也都胡吃海喝好幾天了,年後可要注意飲食哦。

參考文獻

You Wu, et al. Potential Impact of Time Trend of Lifestyle Risk Factors on Burden of Major Gastrointestinal Cancers in China. Gastroenterology. 2021; S0016-5085(21)03351-5. doi: 10.1053/j.gastro.2021.08.006.

撰文 | 官水木

編輯 | Jennie

來源|梅斯醫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