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鄉村紀事:那年,患白血病的弟弟,死在了母親的懷裡

文:悠閑暖陽2

圖:大俗攝影

說起媽媽,我覺得多少美妙的字句,都不足以來表達我對母親的敬佩,對她的愛。

48年前的今天,母親用自己生命把我帶到了這個世界上。從此,因為我這個新生命的誕生,充實了母親的生命内涵,也因為我這個新生命的誕生,擴充着母親的外延。

鄉村紀事:那年,患白血病的弟弟,死在了母親的懷裡

聽母親說,我年幼時體弱多病。她經常背着我去醫院,在我的印象裡,幼年時她的背是我最溫暖的搖籃。而我隻顧在母親的呵護憐惜疼愛中任意歡笑,卻從來沒有認真端詳過自己的母親。

今天,在自己一腳将要跨進快50歲門欄的瞬間,才發現曾經精明能幹的母親,已被歲月侵蝕的兩鬓斑白,滿臉溝壑縱橫,走路步履蹒跚。我的白發娘親啊,你知道嗎?看到你蒼老的模樣,此時此刻,女兒已經淚流滿面。

艱難的日子裡,母親用勤勞的雙手為我和弟弟營造了多少幸福。小時候,父親在城裡上班,一周才回家一次,母親則在家種地帶孩子,不懂事的我很少體會她的艱辛。

寒來暑往,田地裡始終是母親忙碌的身影;四季更換,竈台上營造着她的多少匠心,如豆的油燈下,母親忍着白天的勞累和夜晚的孤獨,還要為我們縫新補舊。

那時候,母親的日子雖然辛苦,但是,是快樂的,有盼頭的。到了我上高中的時候,一場災難降臨到了我家,那時,一向活潑可愛的弟弟被查出患上了白血病。

由于家庭發生了這樣的變故,原本稍有殷實的小家,也漸漸支離破碎。

從此,年輕漂亮的母親一下子蒼老了許多。爸爸帶着弟弟奔波于省城各大醫院看病。母親一個人在村裡種了好多地,喂豬、喂羊、喂雞。

鄉村紀事:那年,患白血病的弟弟,死在了母親的懷裡

那時候的村裡吃水很困難,半夜,瘦弱的母親就一個人到泉子旁等水,等到快天明時才能流滿一擔水。挑回家時就天亮了,她顧不上吃口飯就下地去。

一年下來,母親省吃儉用,把家裡的收入全部給弟弟看病花,但這遠遠不夠那高昂的醫療費。

弟弟住院需要大量的金錢,那時的鄉村,大多家庭經濟入不敷出,生活困難重重,而在鄉下的親友們都不太富裕,盡管如此,村裡的鄉親們還是一個個伸出了援助之手。這,給了母親很大的慰藉。

記得有一次,爸爸發來電報,說弟弟化療急需用錢,這可愁壞了母親,因為,所有親友都借遍了。

忽然,母親想起村裡一戶人家剛賣了豬,于是,媽媽就去求人家。好在人心換人心,那人馬上就把錢借給了媽媽。

弟弟生病的日子,母親不是在借錢,就是在借錢的路上。

雖然父母花了好多錢,但也沒有挽救住弟弟的性命。最後,弟弟在母親媽的懷抱裡靜靜地離去。那天,我發現一向倔強母親,目光是呆滞的。

那時的我,雖然上了高中,但我什麼都不懂。直到現在,我才能了解一個孩兒在母親懷抱中離去的滋味,該是何等的悲痛與絕望啊!

在當年的那個春節,母親流着傷心的眼淚,回憶着弟弟生前的點點滴滴,過年本是幸福美好的時刻,而我家卻沉浸在悲痛欲絕的氛圍中,那時,我才知道,家庭的完整是何等的重要。

鄉村紀事:那年,患白血病的弟弟,死在了母親的懷裡

春節後,父親去了機關工作,母親收拾好心情,重新出發,隻是她變得少言寡語了,她獨自承受着巨大的生活壓力,她堅強的一生,為我們這個家撐起一片天,為我的人生樹起一根标杆,使我們在這個浮躁的社會裡不迷失自己,在困境中不會消沉下去。

直到我參加工作,家庭的負擔才慢慢減輕。

生活中,母親總是寬以待人,和村裡的鄉親們,相處得特别融洽,左鄰右舍需要幫忙,她總是随叫随到。

母親的品行很好,她從來不搬弄是非,大部分時間是默默低頭幹活。我每次回到老家,遇見村裡人,他們還在我面前念叨着媽媽的好......

後來,我考上大學離開家鄉,經過多年的努力,經濟狀況漸漸有了好轉,母親總算放心了,她不再為我的生活而奔波忙碌了。再後來,我在城裡買了房,要她搬進來住,但是她執意不肯。

剛參加工作那幾年,每個月領工資之後,我都把錢交給母親,她總是舍不得花一分。我結婚之後,她不再要我的工資。我就按時給她零花錢,她總是儲存着,在我買房時,她一分不剩,全部拿了出來給我。

母親總是會想起逝去的弟弟,她有時一邊歎息,一邊說:“如果你弟弟活着就好了,你也不會在我們身上操那麼多的心!”

今天,當我淚流滿面地回顧這一切時,我才知道,母親的一生為什麼對人那麼大度,不求回報。我感謝我的母親,她不僅僅賦予了我生命,更讓我懂得了生命的意義。

鄉村紀事:那年,患白血病的弟弟,死在了母親的懷裡

在這個新春佳節,我願母親在以後的日子裡放下以前的痛苦,快快樂樂地度過晚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