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春丨老舍 :過年

新春丨老舍 :過年
新春丨老舍 :過年
新春丨老舍 :過年
新春丨老舍 :過年

文丨老舍

最懷念的,還是小時候過的年。

早起拉開窗簾舉目望去,一夜之間,外面已成了銀裝素裹的世界。今年冬天雪下得少,似乎缺了一點氣氛。這場雪的到來,提示着人們,年已經不遠了。是啊,又要過年了,甚至能看到被大雪壓彎的樹枝也在抖動着春的喜悅。

過年,在感覺中已經有些遙遠,甚至沒有太多的期盼。在繁忙的都市裡,在行色匆匆的人群中,年味越來越淡,有的時候馬上過年了,才想起來。最令自己懷念的,還是小時候過的年,雖然那是些久遠的回憶,但一切又都是那樣鮮活。

新春丨老舍 :過年

我的老家在農村。一到臘月,年的氣氛就濃起來了。在村裡的供銷社,購年貨的人絡繹不絕。那些傳統的年畫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現在想起來是依然漂亮,那厚厚的紙,散發着油墨的芳香,在幼小的心靈裡,已經把它當作是年的象征。

北方的臘八,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它的特殊意義在于向年又近了一步。每天天沒亮就會醒來,一想到要過年了,興奮的睡不着。

村裡的老人們開始對小孩子們說:“小孩小孩你别讒,過了臘八就過年。小孩小孩你别哭,過了臘八就殺豬。”孩子們嘻笑着、歡呼着,跑走了。那個時候,并不是所有的人家都能殺得起年豬。而殺了豬的人家都要安排一頓飯,招待一下村鄰親威。我們這些小孩子吃不多少肉,就是圖個熱鬧,屋裡屋處的亂竄。

那個年月夥食很差,平時就是苞米面餅子、小米飯,連面食也吃不到。是以過年對于我們小孩子來說那是個解饞的好機會。除夕的前幾天,母親便開始忙着蒸年糕、蒸饅頭,前一天才會用大鍋烀肉。我則在站在鍋台邊,緊緊地盯着鍋,聞着那飄出的香氣,不知不覺着唾液已經流了下來。母親在旁邊看了,便會掀開鍋蓋,用筷子紮出一小塊肉放在碗裡,我伸手就拿,顧不上燙嘴,狠狠地咬下去。

新春丨老舍 :過年

我喜歡啃凍梨,吃時發出的“沙沙”聲,那白白的梨肉帶來的酸甜,總讓我回味不盡。當然,也隻有過年時才能買梨吃。

有一件小事很是難忘:那次母親買來了凍梨,放在了儲存雜物的倉子裡。我便偷偷地盯着她,直到她進了屋子。我一溜小跑來到門前,小心翼翼地打開倉門,鑽了進去,把關好門,掏了一個梨子就啃。不一會兒母親進來取東西,一下子看到了我,我竟然有些不好意思,她卻笑了笑,拍了拍我的頭,沒有說什麼。吃晚飯的時候,弟弟還在問母親:“梨什麼時候買啊?”我在心裡說:哈,我已經先嘗到了。

對聯也是過年不可缺少的重要物品。那時候的對聯和現在不同,都是買來大紅紙請人手寫的。父親的書法很好,是我們村裡知名的先生,是以到我家來求父親寫對聯的人都排成了隊,過年的這兩天是父親最忙碌的時候。我在旁邊地看着那黑亮亮的毛筆字寫在紅紙上,有說不出的羨慕。當紅紅的對聯貼到牆上門上,那個喜慶啊,年的氣氛立刻就出來了。

小時候的我喜歡穿新衣服。除夕的頭天晚上我會把新衣服拿出來,翻過來掉過去地看,想象着明天就要穿上了,那個高興啊。一年到頭能穿新衣服的時候是很少的,一般都要到過年。睡前早早地把小腳洗幹淨,把新鞋、新襪擺在枕邊看着,後來就睡着了。有時會做夢,雖然不知道自己當時的表情,但小臉上肯定帶着甜甜笑意。

除夕也叫年三十,家家張燈結彩,人人喜氣洋洋。在那個年月,恐怕隻有在過年的時候才能看到大夥的臉上洋溢的笑容。除夕一大早,我就被鞭炮聲從睡夢中驚醒。父親也會在我們的耳邊說,快起床吧,過年了,早點放鞭炮。我們便一咕噜地爬起來,穿好新衣服、新鞋,跑到外面放鞭炮。然後等待我們的便是飯桌上香噴噴的餃子了。

我們北方過年的高潮是除夕之夜,最重要的活動叫發紙,一般都是在子時,也就是二十三點到淩晨一點。傳說那時候南天門會打開,天上的神仙會魚貫地下到人間,是以各家有供奉神靈的,都要出去“請”。當然,也有的人說,相當有“福氣”的人會看到南天門開,那樣的人以後一定會享受榮華富貴,隻是沒有人能證明罷了。

在歡笑聲中白天很快就過去了。夜色漸濃,萬家燈火在冬夜裡跳動着,映襯着白白的雪,描繪成鄉村最美麗的夜晚。除夕的夜充滿了祥和與神秘。在人們的眼裡,從這裡仿佛能看到美好的明天。

在發紙前父親總是提前把鞭炮拴在一根大杆子上,靠在牆角就等着放了。十點左右,周圍的村子就開始發紙了。鞭炮聲此起彼伏,響個不停,火光将天邊都映得發亮。十一點半了,父親便把我們幾個都叫出去,開始忙活,有的點鞭炮,有的點一堆火,母親則在屋裡做飯。篝光燃起,鞭炮聲也響徹夜空。火光映着紅紅的笑臉,我們圍着火堆跳着,叫着,跑着,那一刻,感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三十的晚上是要吃年夜飯的。全家人坐在一起,團團圓圓地吃着飯,說說話,其樂融融。這時吃的餃子都是肉餡的,還會在裡面放一枚硬币,誰要是吃到的話那就預示着一年将有好運相伴。小時候,一次哥哥給我夾了一個餃子,我便邊吃邊玩,大夥也吃的熱火朝天,可是盤子都見底了也沒吃到硬币,最後在我的小屁股下面發現了它。

年夜飯後有“守歲”之說,所謂“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據說要是能一夜不睡的話,一年之中頭腦都清醒。我們幾個小夥伴打着燈籠,出去玩,到别人家的院子裡揀落在地上的鞭炮,有的回來之後還可以放。當然,如果玩累了,随便到哪家,都會好吃好喝地招待我們。

難忘的年夜總是過得很快。天亮了,村邊響起了歡快的鑼鼓聲,原來是大秧歌開始拜年了。人們互相拜年,串門,整個小村又在年的氣氛中沸騰起來。

時隔多年,一些往事都已淡忘,但兒時過年的情景卻永遠地留在了心中。

(來源:《老舍文集》)

新春丨老舍 :過年

老舍原名舒慶春,另有筆名絜青、鴻來、非我等,字舍予。中國現代小說家、作家、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等,劇本《茶館》等。

總編輯:邢越

文學陝軍新媒體聯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