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支援子女不婚不育嗎?幾位父母給出的答案,挺現實

找到對象沒?啥時候結婚?啥時候要娃?

春節期間,你有沒有遇上“靈魂三問”?

網上有人調侃,小時候過年是最期待的事情,不僅有“巨款”(壓歲錢)可支配, 每天還有好吃好喝的,但長大後一到過年就頭疼,七大姑八大姨不是問工作就是問對象,催婚、催生,似乎成了過年走親戚的“主旋律”。

你支援子女不婚不育嗎?幾位父母給出的答案,挺現實

本文配圖均源于網絡,圖文均無關

不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随着時代的發展,大家的婚姻觀和生子觀有所改變。

不婚不育人群增多

據統計,從2013年起大陸結婚率持續走低,适婚年輕人結婚對數下降,且新婚夫妻年齡段整體增高(由20~24歲為主,變成25~29歲居多)。

根據民政局的資料調查發現,2021年,中國有超過2億單身成人。且這一資料還在持續上漲,很多年輕人慢慢不再畏懼單身,不婚不育的人群逐年增多。

而且有個奇特的現象是:不僅孩子們的婚姻觀和生子觀發生改變,長輩們的态度也有所轉變。

你支援子女不婚不育嗎?幾位父母給出的答案,挺現實

你支援子女不婚不育嗎?

如果你問身邊的60、70後父母,是否支援子女不婚不育。

得到的結果想必都是否,因為在他們眼中,不婚不育是影響血脈傳承的行為,是違背人類自然發展的。

但随着時代的改變,有些80、90後父母在這一塊卻比較看得開,他們雖然也想孩子能找到真愛,開心幸福,但不會強求。

你支援子女不婚不育嗎?幾位父母給出的答案,挺現實

甚至有些父母公開表示:如果自己的子女不願意結婚生子,自己也會支援,畢竟生活是自己的。

下面,來聽聽看這些父母内心深處的真實想法,還真是現實又無奈——

不知道晴天還是陰天:作為一名寶媽,我非常清楚女孩在婚姻生活中的酸楚,你可能會成為丈夫的妻子、孩子的媽媽,成為全職保姆、稱職奶媽,卻獨獨丢了自己,社會和家庭對已婚媽媽的要求真的太高了。

如果以後我的女兒沒有做好結婚生子的打算,那我也支援她,單身有什麼可怕,沒有自我才可怕。

你支援子女不婚不育嗎?幾位父母給出的答案,挺現實

炫邁不炫橘:今年春節,我離婚了!我受夠了婆家的冷眼,丈夫的懦弱,是以你看結婚也沒啥了不起,别聽男人婚前的承諾,說什麼要照顧你一輩子,但過起日子來才知道結婚生娃的苦,流淚受罪的都是女人,希望我女兒以後不要走我的老路。

棋魂:我家有個兒子,如果他真的打算不婚不育,我也支援,說點現實的,現在男孩的娶妻生子的成本真的太高了,房子、車子加上彩禮,普通家庭真的傷不起,是以不切随緣吧。

奔向你:現在年輕人真的活得太累了,996、007的生活已經夠苦了,無論結婚還是不結婚,隻要孩子們開心就好,真的不要有太大的壓力。

看到以上幾位父母的發言,不知道大家作何感想,如果是你,會支援子女不婚不育嗎?

你支援子女不婚不育嗎?幾位父母給出的答案,挺現實

為何父母們的想法開始改變?

其實,通過上面這些父母的回答,大概已經能夠明白:

1、女性意識開始覺醒

過去是男權社會,女性的社會身份和家庭地位都相對較低,需要依附男性來生存,是以結婚對于女性來說,可能是改變命運的機緣。

然而如今女性地位逐漸提升,且普遍接受過高等教育,女性意識覺醒,慢慢開始尋求自我價值,婚姻不再是必需品。

再加上年輕媽媽可能自己經曆過婚姻生活的辛酸,明白結婚并不是隻有風花雪月,是以希望女兒也能慎重一些。

你支援子女不婚不育嗎?幾位父母給出的答案,挺現實

2、社會壓力太大

大家都知道,如今的社會程序非常快,這也就導緻人們生活的成本在增加,獲得快樂的門檻值也随之增高。

父母們當然也清楚現在年輕子女們的生活壓力,活着已經足夠幸運,伴侶和孩子都靠緣分,有當然更好,可是沒有也不必強求,畢竟大家平時為了混口飯吃都喘不上氣,哪兒還有精力去強求其他東西。

【寫在最後】

當然,在這裡想呼籲一下,請正确看待“結婚生子”這件事——

你支援子女不婚不育嗎?幾位父母給出的答案,挺現實

作為父母:愛子之心可以了解,請不要打着“為你好”的名義來“催婚”、“催生”,這樣反而容易引發家庭沖突,導緻孩子出現逆反心理;

也不要加大恐慌,把自己的婚姻不幸放大,給孩子灌輸過多的負面情緒,導緻其出現恐婚心理。

作為子女:不必一味的逃避或者抗拒,如果有合适的人選,不妨勇敢嘗試一下,别人的婚姻不幸并不等于你的,另外,如果暫時未能覓得良人,也不要焦慮,享受單身生活,過好每一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