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itlaoyou-com
2021年,社群團購風雲突變。
上半年,社群團購狂飙突進,MPD(美團、拼多多、滴滴)入駐京滬,基本完成全國布局;十荟團、興盛優選紛紛斬獲新一輪融資。
下半年,監管政策逐漸趨嚴,市場格局“大變臉”,社群團購迎來新一輪洗牌,同程生活、十荟團、橙心優選……大玩家們一個接一個敗退。
海水與火焰。
關城關倉、撤退、破産往往都來得很突然,就在同程生活宣布轉型前一天,2021年7月5日,還有供應商在給同程倉庫送貨。
眼看它起高樓、宴賓客,眼看它樓塌了。
同程生活、十荟團,曾經社群團購創業者的領頭羊,也在激烈競争中被“大浪淘沙”;橙心優選還曾放出“投入不設上限”的豪言,但最終因監管緣故,無奈收縮。
2021年已經過去,一票玩家在社群團購賽道“摸爬滾打”,經曆大起大落,它們曾是故事開頭的主角,卻沒猜想到自己故事的結局,來得如此之快。
“大勢已去”的社群團購玩家們,組成了2021年的社群團購“失意者聯盟”。
大清洗
行業大洗牌的起點,源自去年6月政策的新變化。
實際上,自2020年12月社群團購“九不得”規定出台以來,監管力量一直在影響社群團購行業,賽道頭部玩家基本都收到過市場監管總局的“罰單”。
不過,去年6月監管政策突然收緊,社群團購的引流利器“商品一分錢秒殺”将不再被允許,一線團長也接到了通知:除新使用者的部分商品享受首單0.01元優惠外,其餘所有“一分錢”優惠商品都會取消。
社群團購的大肆補貼被按下暫停鍵,冰山下的危機也浮出海平面。
網際網路巨頭初入社群團購賽道,“補貼”是撬動市場最有效的武器,哪家平台優惠力度大,哪家平台的單量、使用者規模,就會在一段時間内達到高峰。
但瘋狂補貼存在的隐患,是使用者缺乏忠誠度;當消費選擇變多、商品差異不大的時候,使用者是用腳投票,往往隻挑“最便宜的”,而不關心是在“哪家平台”購買的。
能否在價格優勢之外建立更多長闆,例如履約時效、商品品質等,就是檢驗平台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重要名額。
否則,大潮退去,必定有玩家在“裸泳”。
當“一分錢秒殺”被叫停、補貼力度收縮後,主要玩家的單量也随之下滑;高峰時期,僅在四川,橙心優選每月補貼1000萬元,但停止補貼後,橙心在當地的單量下滑近四分之一。
地歌網在調研中也發現,由于補貼暫停,原本在橙心優選内部銷售額排名前三的福州市場,單量也一度下滑近五分之四。
補貼下滑帶來的負面影響持續蔓延;在上海,補貼暫停後的2021年8月初,十荟團每日交易量在一單以上的“日活躍團點”數量,僅有約1000個,占當地團點總數的約7%。
雖然商品補貼暫停,但使用者需求不變,消費者每日的生鮮及日用商品采購量固定,“選擇多”在此時就會成為負擔,未能深入建立使用者習慣的平台,會最先“遭殃”
最關鍵的,社群團購的固定成本可一個不少。
即使補貼暫停,社群團購的倉庫租金要付,網格倉傭金和員工工資要發,而營運規模越大,平台要承擔的成本自然也越高。
隻不過,在持續燒錢補貼時,主流玩家自我造血能力不足,而外部資本更是逐漸“捂緊錢袋子”;企查查資料顯示,十荟團上一輪公開融資發生在去年3月,同程生活最後一輪融資則是在2020年8月完成的。
補貼暫停、單量下滑、固定成本不變,大玩家反而更加入不敷出。
根據滴滴2021年第三季度财報顯示,來自橙心優選的投資淨虧損額,高達208億元。
于是乎,大廈傾倒。
去年7月6日,同程生活宣布轉型;一天後,同程生活申請破産,“企業再無謀求轉型的空間”,累計負責達到約14億元。
一個多月後,十荟團、橙心優選先後大面積撤城關倉,前者僅保留湖南、湖北等重要省份的業務,後者也退守到川渝、福建等地區,謀求穩妥發展。
平台突然大面積收縮業務後,各家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員工讨薪、供應商追讨貨款等事件,甚至引起巨大的商業倫理争議,以及對社群團購賽道的看衰。
一地雞毛。
監管政策收緊猶如“蝴蝶效應”般,迅速對社群團購企業産生連鎖反應,引發了行業的新一輪“出清”,最後隻留下多家企業“失意”的背影。
不過,回歸商業本質,抛開政策因素,這批“失意者”的崩解是否早已埋下伏筆?
“老三團”崩解
從2020年下半年起,巨頭改變了社群團購的格局。
MPD攜資本與流量之勢,将社群團購升格為一場百億級的戰争,包括後入場的京東和阿裡,巨頭共同逐舞,各個方面的即戰力,都遠超“老三團”創業者。
地歌網曾在湖南調研時發現,橙心優選隻用短短半個月,就在長沙建立起一支300多人的銷售(BD)隊伍,“開完長沙開外地城市,BD基本都是連軸轉。”
經曆過團購和外賣大戰,最擅長地面戰争的美團優選,在兩周之内“掃蕩”長沙市的各家小店,團點快速覆寫全城,并且僅用不到半年就完成“千城計劃”。
如此戰鬥力下,是新三團持續不斷投入資本。
新三團持續進擊,老三團不甘落後,也從外部引入新資本:去年2月,興盛優選被傳完成30億美元新一輪融資;一個月後,十荟團完成7.5億美元D輪融資,阿裡領投。
而在商品補貼上,老三團也抄起了網際網路的“作業”。在去年元旦,興盛優選“曆史首次”開展全國範圍的紅包補貼活動;十荟團則是跟進“低價秒殺”活動,上架“0.3元4枚雞蛋”等爆品。
老三團“追趕”新三團步伐,但差距并非僅僅是資本。
去年上半年,新三團燒錢補貼力度不減,創業“老三團”隻得倉促應戰,同程生活在廣東曾投入1億元成本,每天的使用者端補貼就達到200-300萬元。
同程生活CEO何鵬宇也曾坦言,巨頭壓低社群團購行業毛利,甚至是負毛利經營,這讓同程生活倍感壓力。
“每一天都在打仗。”
如前所述,商品補貼有着一定的“反噬”作用,平台一旦持續進行商品補貼,往往就難以停止;因為補貼熄火後,平台使用者極有可能大量流失。
使用者流失、單量下滑,曾經過度的商品補貼,都會變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而新的外部資本又不能及時“供給”到位,平台實打實地會遭遇現金流危機。
實際上,社群團購要避免資源浪費,這考驗平台的組織能力。
強如美團優選,用時半個月開城長沙,又在短時間内迅速縮減銷售隊伍;更兇猛如多多買菜,開城期間銷售隊伍全部外包,到城市營運期間又重新招募自有BD、裁撤外包銷售。
無論過程如何,美團的地面戰争經驗豐富,拼多多的上司思維則是高度理性,二者最終在做業務上以結果為導向,強調執行力、即戰力,避免一切不必要的資源浪費。
在組織管理上高度集約,對開源節流保持相對平衡,這都是美團、多多等能在激烈競争中取勝的關鍵,而這也是創業玩家與網際網路巨頭之間的重要差異。
補貼不到位可以尋找外部資本、團隊人手不足可以靠招聘,但組織管理能力的持續疊代,是十荟團、同程生活短期内解決不了的問題。
況且,在社群團購這場戰役中,巨頭開辟了新的模式。
例如在倉配環節,興盛優選的共享倉多是自建、自主營運,同程生活是租賃地皮、自建倉庫,并且在不少倉庫裡自建冷庫。
網際網路巨頭為了追求規模與效率,在倉配環節采取社會協作模式,中心倉從專業物流園區租賃,共享倉、網格倉采取加盟制,這極大程度減少了履約成本,保證了巨頭能在短期内高效擴張。
資本、規模群組織力的多方面超越,很快就讓網際網路巨頭與創業“老三團”拉開距離,也預示着創業玩家在競争中的必然失敗。
MDP三家的創始人,都曾為社群團購業務“助威打氣”,王興“必須打赢這場仗”的口号聲還猶在耳邊;但說到底,社群團購對巨頭而言,隻是業務單元之一,它們可以将沉澱的業務能力,全部投入到新戰事中。
對老三團來說,社群團購業務是它們的全部。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在社群團購成為“百億級”的戰争後,創業“老三團”也很難找到自己的席位。
不過,政策新方向下,巨頭格局同樣嬗變。
轉舵
“一分錢秒殺”被叫停後,巨頭勢力也在“出清”。
由于母公司遭遇的監管“黑天鵝”事件,橙心優選自2021年9月起開始大面積關城,而早在去年六月,四川橙心優選供應商的賬期被拉長到三個月,部分地區橙心員工的工資也被拖欠。
最新消息是,橙心優選正在原有市場發力團批業務,主推“橙批發”産品,為小店店主和批發商提供交易撮合平台,向批發商收取交易額的1%-2%作為傭金。
橙心優選或是出于被動原因進行調整,而另一玩家京喜拼拼則是主動退出了山西、甯夏和福建等多個省份,留存實力以觀後效。
撤城之外,包括美團、多多在内,也在補貼收緊後出現了短暫的單量下滑。
最關鍵的,社群團購巨頭的角逐焦點正在起變化。
過去,巨頭不斷開拓新城市、燒錢補貼以提升單量;現在,社群團購四強玩家(美團、多多、阿裡、京東)更注重對供應鍊、履約等後端鍊路的建設。
從燒錢搶市場的熱戰,逐漸轉變為深耕流通鍊路、精細化營運的暗戰,戰場火藥味依舊濃烈,而各路玩家也在逐漸打出“個人風格”。
最直覺的差别在選品政策上,例如多多買菜在選品上堅持“價低者得”的邏輯,在同品類多個供應商中比價,最終選擇價格最低者采購。
一位多多的采購員工告訴地歌網,供應商能保證品質底線,例如雞蛋沒有凍蛋、髒蛋,但也無法保證品質有多優良,“畢竟價格就是這麼低。”
即使網際網路巨頭入場社群團購一年有餘,但在選品上已經有所分化,淘菜菜在多地區挖掘心智産品、美團優選想主打成本效益,開局卻并不順利……
熱戰轉為暗戰,供應鍊的戰争卻更為漫長。
社群團購競争進入新的階段,在剔除價格因素的相對優勢之後,各家平台在挖掘單品爆款、精細化運作等方面都下足功夫。
而後端涉及的業務鍊路更為複雜,就比如産品上,國内每個地區都有特産的優質農貨,但各地區的經銷商網絡相當成熟、利益關系交織,新晉網際網路平台又能否打破資訊差,建立更為高效的供銷體系。
既破又立,難上加難。
履約、供應鍊的改造極為消耗資源和時間,地歌網在早前文章中就論述過,社群團購将是一場長達三到五年的持久戰,
而對已經離開牌桌的玩家而言,即使沒有監管政策影響,在資本投入更漫長的營運及供應鍊競争中,部分玩家也不一定能堅持太久。
“失意者”聯盟的成立,或許是不可避免的結局,而在離場者的背影之下,是社群團購新牌桌在繼續激蕩。
2022年,社群團購的戰火仍将熊熊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