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IPO在即,華人運通“超豪人設”能否說服資本市場?

總部落戶青島、第5000輛下線,首款産品傳遞量剛觸碰5000輛之際,“不差錢”的華人運通開始認真講起了資本故事。

據财聯社報道,華人運通就IPO事宜與瑞銀和摩根士丹利合作,考慮進行5億美元的香港IPO。

IPO在即,華人運通“超豪人設”能否說服資本市場?

據統計,華人運通旗下的高合汽車品牌,2021年全年累計銷量4237輛。公開資料顯示,去年9月份高合HiPhi X以641輛的單月銷售,首次超過保時捷Taycan,成為50萬元以上豪華品牌電動車市場的月銷榜冠軍。

雖然與規劃的2021年傳遞量5000輛有一些差距,但高合汽車“50萬豪華電動車冠軍”的頭銜,給華人運通一些底氣。

“肯定有人要問,高合什麼時候過萬?”

“我要告訴大家,這近1000台(訂單)是7億銷售額,均價70萬。換算成7萬一台,我已經賣了一萬多了”。華人運通高合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丁磊在媒體溝通會上如是說。

“超豪人設”

對于華人運通來說,超豪有兩層含義。

一層是産品和品牌。均價近70萬的車,對标保時捷Taycan,超豪華、絕對高端的品牌定位。

IPO在即,華人運通“超豪人設”能否說服資本市場?

“最近沒有人再問高合為什麼敢買這麼貴,而是在問我,像高合這樣的高端品牌,如何維持定位。”

去年11月6日,高合汽車釋出旗下第二款旗艦車型HiPhi Z,該車定位比HiPhi X更高,預計将于今年4月的北京車展亮相和開啟預訂,年内實作量産傳遞。

相對以高端産品切入市場主攻大衆消費市場的特斯拉等,華人運通選擇了一條不同的路徑。跟丁磊的老東家FF有異曲同工之意。

“除了做高端車型的标杆,其他赢不來尊重”。這是丁磊的初衷。

“超豪人設”另一層是,華人運通有意無意之間給業界留下的不差錢印象。

“我們在比較長的一段時間裡資金計劃是完全紮實的。”這是丁磊的經典語錄。

作為與蔚來、小鵬汽車、理想汽車等一衆新造車勢力同批誕生的造車企業,華人運通的打法與不斷融資造車的其它企業明顯不同。

IPO在即,華人運通“超豪人設”能否說服資本市場?

公開資訊顯示,截止目前華人運通的融資資訊中,僅有2021年11月7日,獲得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50億元人民币綜合授信支援。并且,此次授信用于公司結算業務、國際業務、公司業務、投行業務、個人業務、電子銀行等在内的金融服務,為公司生産、銷售、儲備、産品開發、技術改造等經濟活動提供金融服務。

能夠借到錢,顯然就不用辛苦四處化緣找投資,這與華人運通良好的政商背景有關。與蔚來、小鵬和理想汽車等上百億的多輪融資相比,華人運通接受外部融資的額度微乎其微,這進一步證明華人運通自身的資金實力。

對于高合汽車的市場前景,丁磊曾算了筆賬:“中國市場中50萬以上汽車産品保有量大概在120萬台,如果其中30%轉化為電動,接近40萬台。50萬現在也沒幾款車可以選擇,這裡面如果有10%買HiPhi X,月銷就不止2000台。”

雖然“不差錢”,但在首款産品上市後,華人運通也開始為資本市場融資鋪路。

在首款産品高合HiPhi X正式傳遞前,去年4月末,曾任吉利控股集團副總裁兼首席财務官的李轶梵正式加盟華人運通,并擔任首席财務官職務。顯然,華人運通引入擁有豐富資本運作經驗的李轶梵意圖非常明顯。

IPO在即,華人運通“超豪人設”能否說服資本市場?

經過半年的準備,在首款産品初戰告捷的有利條件下,華人運通對資本市場的意圖也正大光明的擺到了桌面上。

資本市場認不認?

前有特斯拉,後有蔚來、理想汽車等車企,已經探索出一條成功的造車之路,即“高舉高打”樹立品牌影響力,再循序漸進提升銷量搶奪市場佔有率,最終在行業中占據一定的地位。

如今,華人運通面臨的競争者已經不再是同樣從0開始的草創班子,而是諸如小米、華為、東風岚圖、以及上汽集團智己等,具有雄厚實力和背景的競争者。沒有靠山的華人運通,能憑一己之力持續走通其高端品牌之路?

即使“不差錢”,但IPO被公認為造車企業最好的融資管道。是以,資本市場的認可不僅是車企造車實力的象征,也将助力車企更好更快的發展。

目前,華人運通已經具備較好的上市條件,但其并沒有趕上好時候。

IPO在即,華人運通“超豪人設”能否說服資本市場?

公開資料顯示,2022年首月,中外資本市場中的新能源汽車概念股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美國納斯達克市場上的特斯拉、蔚來、小鵬汽車和理想汽車股價分别下滑13.09%、24.91%、24.48%、20.78%。港股市場上的小鵬汽車和理想汽車,股價下滑幅度超過15%。此外,中國A股市場上比亞迪、長城汽車等此前漲幅較猛的新能源汽車股,股價下滑幅度超過了10%。

顯然,中美資本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的熱度已經明顯變化。特别是今年年初,因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政策變化,加上缺芯和影響導緻車企成本增加,加劇了車企的經營壓力,資本市場對此反應明顯。

在回顧高合發展時,丁磊說,在過去四年中,唯一沒有預料到的就是疫情黑天鵝,“但我們還是提前完成了傳遞”。他曾經也會思考高合的銷量什麼時候能過千,但抱着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态,唯一的辦法就是拼。

産品定位在50萬級以上的華人運通,雖然不受補貼退坡的影響,但相比價格更低的新能源汽車而言,高合汽車的單車晶片需求更高,是以缺芯的持續還将直接影響傳遞進度,這對重視傳遞量的華人運通而言,将是較大的壓力。如果傳遞資料不如意,将直接影響其估值。

再加上超豪華電動汽車市場有限的購買力,華人運通要想實作盈利,要比其它造車企業的路更長。

“高合HiPhi X今年9月份的成績并不能說明銷量有巨大提升,目前的銷量應該還是前期積累下來的。”

汽車分析師張翔曾接受媒體采訪表示,他認為高和HiPhi品牌創立時間較早,今年8、9月份的銷量其實是這兩三年來不斷積累的使用者訂單,并不能說市場出現了“爆發”。

IPO在即,華人運通“超豪人設”能否說服資本市場?

“高合汽車單月傳遞量已超過700台,平均成交價為70萬元。”去年11月丁磊曾公開透露。

綜合以上資訊,2022年高合汽車的傳遞量,是否還能持續走高仍是未知數。畢竟,50萬級的超豪華電動汽車市場規模有限。即使是第二款産品量産上市,其高昂的價格注定了并不會讓銷量猛增。

目前,高合汽車首款産品的傳遞量已經位居細分市場第一名。今年其銷量要想實作更高的突破,将難上加難。

華人運通是否會一直堅持高舉高打的路線,開創一段新的造車模式?這個問題其實已經有答案,在央視對話欄目中丁磊曾透露,華人運通的第三款量産車将是面向大衆走量的一款産品。

“活下去”對于任何一家初創公司都是首要選擇,香港IPO或許隻是華人運通資本道路上的第一站,為高合汽車豪華電動汽車品牌增加更多的資本砝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