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質疑不斷,但特斯拉的業績似乎并未受到太大影響。1月27日,特斯拉2021年财報出爐。财報顯示,去年特斯拉全年營收為538.2億美元,同比增長71%,GAAP淨利潤為55.19億美元,這是特斯拉連續第10個季度實作盈利,換算成人民币約為351億元,幾乎是日賺1億元。今年,雖然立下了傳遞量增長50%的“軍令狀”,但在晶片不足、供應鍊等問題困擾下,特斯拉或許要尋找到新的盈利點。

整車銷售收入占比提升
财報顯示,去年四季度,特斯拉營收177億美元,同比增長65%;GAAP營業利潤為26億美元,實作了14.7%的營業利潤率;GAAP淨利潤為23億美元,同比增長760%。2021年特斯拉營收538.23億美元,同比增長71%;GAAP淨利潤為55.19億美元(約折合人民币351.1298元),同比增長665%。有網友稱:“淨利潤機關換成人民币,特斯拉日均賺錢近1個億,真是太凡爾賽了!”
從賬面資料看,特斯拉整車銷售收入占據全年收入的比重越來越大,碳積分收入則逐漸下降。以去年四季度為例,整車銷售收入為153.4億美元,占比86.6%,碳積分收入則下降至3.14億美元。去年,特斯拉成功擺脫了“賣炭翁”的标簽。
這背後是特斯拉不斷提升的傳遞量。去年,特斯拉全年傳遞量93.62萬輛,同比增長87%。其中,中國市場傳遞量48.4萬輛,同比增長235%,占特斯拉全球傳遞量過半。傳遞量攀升的同時,特斯拉成本進一步降低。财報顯示,去年三季度與四季度特斯拉單車成本已降至3.6萬美元左右。
“之前國産特斯拉價格有上浮,但并未影響到消費者購車的需求,目前依舊訂單不斷。”一位特斯拉直營店從業人員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去年單店一天就能賣十幾輛,現在下訂單Model 3的傳遞時間是12-16周。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成員顔景輝表示,特斯拉兩款國産車型推出後,不僅降低了特斯拉生産成本,同時30萬元以内的起售價也吸引不少中國消費者關注。無論生産還是銷售,中國市場都在逐漸成為特斯拉全球的支撐。據統計,去年二季度時特斯拉中國市場佔有率占比已超過歐洲,成為僅次于北美的第二大消費市場。
特斯拉相關人士表示:“盈利能力得益于特斯拉單車成本進一步降低、汽車傳遞量的提升和汽車租賃等其他業務的利潤增加。同時Model Y是特斯拉提升利潤率的關鍵,上海超級工廠的本土化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供應鍊隐患猶在
特斯拉已經不再為如何盈利而苦惱,在“狂奔”狀态下,特斯拉在财報中提到,計劃盡快提高産能,在未來幾年裡,預計車輛傳遞量年均增長率将達到50%。這意味着,今年特斯拉的傳遞量目标将近150萬輛。
然而,靠傳遞量增長成本下降推高利潤的特斯拉,卻沒有新車規劃。在此次的财報會議上,去年二季度後未再出席的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再次現身,但他沒有帶來新産品的消息,而是表示:“今年特斯拉的重點是擴大産能,特斯拉将不會在今年推出新車型,電動皮卡車Cybertruck、電動貨車Semi和跑車Roadster或将推遲至明年生産和傳遞。”同時,備受關注的2.5萬美元的車型也依舊沒有消息。
特斯拉在财報中還提到,除了通過新增柏林和奧斯汀兩大新工廠外,位于加州的弗裡蒙特工廠和上海超級工廠都将繼續提升産能。這意味着,今年特斯拉寄希望于提高産量來推高銷量。特斯拉相關人士表示:“上個季度奧斯汀、柏林兩個工廠已經生産了不少汽車,其中公司正在奧斯汀工廠生産配備4680電池的Model Y,預計将在本季度開始傳遞。”
盡管馬斯克的表态頗為“凡爾賽”,但供應鍊緊張的問題仍是挑戰。上述相關人士坦言,具體增長率主要取決于裝置産能、營運效率以及供應鍊的産能和穩定性。由于供應鍊成為主要限制因素,工廠已經連續幾個季度低于産能運作,這種情況可能會在今年繼續。
瞄準軟體和保險業務
在沒有新品和供應鍊緊張環境下,特斯拉将賺錢的希望轉移到了軟體上,其希望汽車硬體相關的利潤會伴随着軟體相關的利潤。
據了解,特斯拉持續更新疊代完全自動駕駛能力(FSD)的測試版軟體,去年四季度共釋出了七次更新。同時,特斯拉在美國的軟體測試車輛從三季度的幾千輛也增加到近6萬輛。“未來,特斯拉的軟體業務将是主要的重點。”特斯拉相關人士表示,FSD堆棧将會在未來幾個月進行深度改進,并預測“超級計算機Dojo将在今年夏天開始派上用場”。
此外,馬斯克表示,今年有望讓80%的美國車主用上特斯拉提供的保險,其後保險業務将有望在歐洲市場上線。據悉,今年底将有80%的特斯拉客戶可以選擇特斯拉保險。這意味着,保險也将成為特斯拉未來賺錢方式之一。
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軟體定義汽車已經成為行業共識,新勢力造車的帶動下賺錢的方式已經不僅是依靠降低成本和不斷增長的銷量,周邊、服務、軟體都将成為獲利的抓手,一方面推動傳遞量上漲,另一方面通過付費賺取更多利潤。
北京商報記者 劉曉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