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LG化學想超越甯德時代,靠抱特斯拉大腿可不夠

LG化學想超越甯德時代,靠抱特斯拉大腿可不夠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文 | 連線出行,作者 | 周雄飛,編輯 | 子夜

動力電池行業,可謂是戰火不斷。

本月,甯德時代的市值依然維持在萬億規模,同時還高調地推出了“EVOGO”換電品牌和系列換電服務,正式入局新能源汽車換電領域。看到這些後,常年與其較勁的LG化學有點坐不住了。

今日,LG化學旗下子公司LG新能源正式登陸南韓證券交易所,上市後開盤股價報于59.7萬韓元/股,相比于此前30萬韓元/股發行價,漲幅一度高漲99%。上市後市值也達到了116.8萬億韓元(約合為6169億人民币)。

不僅如此,LG新能源此輪募資總額達到了110億美元,其上市也成為了南韓資本市場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IPO。

由于募資金額過大,再加上招股書中透露出來的擴建産能計劃,這樣一系列動作在業内看來,LG新能源的上市,是LG化學向甯德時代發起挑戰的“戰前準備”,畢竟LG化學曾實作過對甯德時代的超越。

如果從“入行”時間來看,LG化學比甯德時代早十來年成立,但前者在1999年左右才真正開始研發锂電池業務,而後者于2011年成立後,随着國家政策支援和“白名單”的保護下,實作了對LG化學的超越。

到了2019年,甯德時代已成為了全球動力電池行業和中國市場動力電池賽道上的“雙料霸主”,LG化學在全球市場上,隻能身處于甯德時代之後;而在國内市場中,LG化學更是處于鮮為人知的狀态中。

直到2020年上半年,LG化學在全球裝機量上一舉超越了甯德時代,一度成為了業内關注的焦點事件。

LG化學之是以能實作彼時的那次反超,得益于為特斯拉供應電池。2019年年底,特斯拉上海工廠落成,Model 3等産品開始向全球傳遞,作為電池主要供貨方的LG化學裝機量也随之提高。

但對于LG化學而言,這樣的超越是短暫的,到了2020年下半年甯德時代再次登頂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榜首。更為重要的是,随着去年初新能源汽車行業“電池荒”的開始蔓延,特斯拉、蔚來、廣汽埃安等車企紛紛開始自研電池,以便保證不會被“卡脖子”。

在動力電池行業内卷、車企紛紛自研電池的背景下,LG化學想要找到“下一個特斯拉”或許就很難了。

但為了繼續追趕,甚至再次超越甯德時代,LG化學隻好通過分拆子公司上市來換取“彈藥。”那麼,LG化學再次超越甯德時代的勝算有多大?

1、必須完成的上市計劃

不可否認,LG新能源已成為南韓資本市場上的又一巨頭。

LG新能源上市後,LG新能源的市值已達到了116.8萬億韓元(約合972億美元),相比之下同樣在南韓交易所上市的三星電子市值為497.31萬億韓元,這也意味着LG新能源成為繼三星電子之後的南韓第二大股。

對于LG新能源的上市,市場給出了樂觀的評價。元大證券南韓公司的分析師Cho Byung-Hyun對媒體表示,這個新的市場巨頭也可能繼續吸引資金遠離其他南韓股票,“這是一隻必須入手的股票。”

據彭博社報道,LG新能源獨立上市後,母公司LG化學将保留該電池子公司81.8%的股份。“随着LG新能源的上市,可以進一步整合LG化學此前在動力電池方面的資源和能力,對于LG化學及其自身之後的發展會有較大的幫助。”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産業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翔對連線出行表示。

正因如此,LG化學對于LG新能源的上市其實已準備很久。

早在2020年12月,LG新能源就已從LG化學内部拆分出來,以電池業務單獨成立新公司,LG化學原電池事業本部總裁金鐘現出任該公司CEO。對于這一動作,在當時業内看來,很大機率是為了之後的獨立上市做準備。

LG化學想超越甯德時代,靠抱特斯拉大腿可不夠

圖源LG新能源官網

話音剛落。就在LG新能源成立新公司的半年後,其就向南韓證券交易所送出了上市申請,計劃于去年年底完成上市,但這一上市計劃很快就被一場大規模召回所打破。

2021年7月底,通用汽車宣布将從全國範圍内召回2017-2019年生産的近6.9萬輛Bolt電動汽車,召回原因是由于這些車輛所搭載的電池包中存在生産缺陷,這些缺陷會導緻車輛起火,将對這些存在隐患的電池包進行更換。

根據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出示的報告來看,這些電池包的生産廠商正是LG新能源業務部門。

殊不知,一個月後,通用汽車再次宣布,由于高壓電池組可能引發車輛火災,以至于對一個月前的召回規模進行擴大,除了2017-2019年生産的Bolt之外,2019-2022年生産的該品牌車型都在召回範圍之中,共計會超過7.3萬輛之多。

按照通用官方表示,這樣一輪召回,會讓其自身的損失達到10億美元,對于Bolt這款車型會無限期停止銷售。此外,由于大規模召回的車輛電池是由LG化學所提供,通用彼時也向LG新能源尋求了補償。

由于召回事件的出現,LG新能源的上市計劃被暫停下來。“我們正在審查申請,但無法提供有關延遲原因的資訊。”南韓交易所對于LG新能源被暫停曾這樣公開表示。

就在人們猜測LG新能源是否會如此擱置下去時,LG化學在去年10月宣布,與通用汽車已達成協定,同意向其賠償19億美元,這筆賠付也成為LG化學成立以來賠付金額最高的一次。

LG化學想超越甯德時代,靠抱特斯拉大腿可不夠

LG化學與通用達成賠付協定,截圖自通用汽車官網

雖然由于此次賠付,導緻LG新能源在去年第三季度虧損了3.2億美元,但這一切或許是值得的。因為通過與通用汽車達成賠付協定,LG新能源的上市稽核得以重新恢複。

到了去年年底,LG新能源再次宣布拟通過在南韓證券交易所首次公開募股(IPO),募資約12.8萬億韓元(約合680.92億元人民币)。

需要注意的是,LG新能源今日的上市,距離其從LG化學中拆分出來,僅僅過去一年的時間。正因如此,在業内看來LG新能源的獨立上市,或許是LG化學必須要完成的。

有這樣的感覺,并不意外。

在動力電池賽道上,LG集團算是一位“先行者”。90年代初,随着手機等3C産品的發展,LG看到了锂電池産品在這些賽道上的發展機遇,并在1995年開始對锂電池進行布局,但直到2000年初其锂電池産品才真正落地,LG化學也被拆分出來單獨營運。

2007年前後,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車的發展,LG化學也把自身的锂電池業務從手機3C電子類産品擴大至動力電池領域,并向現代汽車等本土車企開始供貨,并且在全球範圍内形成一定影響力。

但到了2011年,随着一家名為“甯德時代”的電池廠商成立,并在第二年就獲得了來自寶馬和奔馳等老牌汽車大廠的電池訂單後,甯德時代很快就跑到了LG化學的前面,成為了全球動力電池賽道的“一哥”。

據前瞻産業研究院資料顯示,2019年動力電池廠商裝機量市場佔有率排名中,甯德時代以28.2%排在首位,LG化學以10.3%落後于甯德時代。

但到了2020年,LG化學實作了對甯德時代的超越。按照SNE Research統計資料顯示,2020年1-7月全球動力電池廠商總裝機排名中,LG化學以25.1%的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一,甯德時代以23.8%位居第二。

LG化學想超越甯德時代,靠抱特斯拉大腿可不夠

2020年1-7月全球動力電池廠商總裝機份額占比,資料來源于SNE Research,連線出行制圖

由于一直以來,甯德時代在全球動力電池賽道上的霸主地位,LG化學彼時對甯德時代的超越一時成為了業内關注的焦點,LG化學也被打上了高光。

但讓LG沒有想到的是,這樣的高光并不長久。

2020年8月,據SNE Research資料顯示,當月甯德時代以25.9%的動力電池裝機量份額重回全球第一的位置,LG化學再次掉回第二。對于這一結果,LG化學自然不甘心,以至于在本月提出了“在全球市場佔有率超過甯德時代,成為全球第一”的口号。

但相比于兩年前的那次超越,LG化學想要再次超越甯德時代,原本依靠的助力已不剩多少。

2、陸續失去“幫手”的LG化學

不可否認,2019年年底特斯拉上海工廠的正式投産,已成為了一個标志性事件。

從國内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視角來看,随着特斯拉上海工廠的投産,意味着特斯拉這條“鲶魚”正式進入國内市場;與此同時,“蔚小理”等造車新勢力,吉利、比亞迪等自主車企也會與特斯拉的國産化車型一決高下。由此,彼時的國内新能源汽車行業一度變得嘈雜起來。

就在衆人将目光投向國内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同時,動力電池賽道的格局也随着特斯拉進入國内市場發生着變化。

前文已經提到,2020年1-7月全球動力電池廠商總裝機量排名中“常年老二”的LG化學實作了逆襲、一度超越了甯德時代登上榜首位置,而這背後與特斯拉的助力有很大關系。

據連線出行獲悉,早在2019年LG化學就與特斯拉達成了供貨電池的協定,按照協定當特斯拉上海工廠投産後,前者為其供貨電池産品;特斯拉也在當年8月宣布,國産Model 3将會采購LG的電池。

LG化學想超越甯德時代,靠抱特斯拉大腿可不夠

特斯拉Model 3,圖源特斯拉官微

這一消息一時在國内新能源市場上激起千層浪,畢竟這意味着松下不再是特斯拉唯一的電池供應商,也代表着LG化學正式進入特斯拉供應商名單。

為了保證為特斯拉車型正常供貨,LG化學在2019年曾投資1.2萬億韓元(約為10.25億美元)對位于南京新港的圓柱電池工廠擴大産能,并表示這一工廠的電池會特供給特斯拉上海工廠。

到了2020年,LG化學不僅成為了特斯拉中國工廠的電池供貨商,同時在當年2月還成為了特斯拉中國的獨家電池供貨商,以至于在當月LG化學供應國産Model 3的電池裝機量達到了201.92MWh,而在前一個月這一裝機量僅為54.39MWh,裝機量環比增長了271.2%。

衆所周知,随着特斯拉國産Model 3的上市量産後,一度成為了國内新能源汽車市場中的爆款車型。據乘聯會資料顯示,2020年2月特斯拉國産Model 3的銷量為3900輛,就已排在了國内新能源車型銷量的榜首位置。

而到了次月這一車型的銷量就達到了10160輛,環比2月增長了160.51%,這之後除了2020年4月之外,國産Model 3的銷量均在萬輛以上。随着國産Model 3銷量的快速增長下,“傍上”特斯拉的LG化學在電池裝機量自然也得到極大的助力。

除了特斯拉之外,還有其他“幫手”為LG化學超越甯德時代助力。

2020年上半年,除了中國市場之外,歐洲新能源汽車市場成為彼時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的最大市場,銷量達到了40.1萬輛,相比之下國内同期銷量還不到40萬輛。

而2020年上半年的歐洲新能源市場中,銷量表現最好的車型是雷諾Zoe、大衆e-Golf和奧迪e-tron等車型,銷量分别為36506輛、17639輛和13538輛。需要注意的是,這些車型有一個共同點——都搭載了LG化學的電池包。

這就意味着,這些車型在歐洲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火爆,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LG化學電池裝機量的增長,以至于增大了其在全球動力電池市場中的份額。

正因如此,對于LG化學在2020上半年在裝機量上超越甯德時代,SNE Research曾表示其背後主要得益于國産特斯拉Model 3、雷諾Zoe EV和奧迪e-tron等車型的良好表現。

但這些“幫手”,并不會一直簇擁在LG化學身邊。

就在LG化學超越甯德時代後,後者很快就與特斯拉“牽手”。2020年6月底,甯德時代釋出聲明表示,其已與特斯拉簽訂協定,在當年7月開始為特斯拉中國工廠開始供應磷酸鐵锂電池,協定有效期至2022年6月30日。

LG化學想超越甯德時代,靠抱特斯拉大腿可不夠

甯德時代與特斯拉達成供貨協定聲明,截圖自公告

這一消息被媒體報道後,一度在國内新能源汽車行業中同樣引發了一陣轟動,因為這意味着為特斯拉中國供貨的電池廠商不僅隻有LG化學,其最大的對手甯德時代也吃到了蛋糕。由此,随着甯德時代開始為國産Model 3開始供貨後,很快反超了LG化學,重回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榜首。

屋漏偏逢連陰雨,從去年開始也有很多車企紛紛抛棄了LG化學。

這其中首先是現代汽車。去年2月,據韓聯社報道稱甯德時代已拿到現代汽車訂單,将向其E-GMP平台打造的兩款車型供應動力電池,而原本的供應商LG化學被抛棄。

這背後的原因,在業内看來或許源于現代汽車自燃事件。現代汽車自2018年開始向全球市場推出了純電車型KONA,作為其布局新能源市場的主要利器。但這款車型推出後,截至2021年就已出現至少15次的自燃起火事件,而這一車型搭載的正是LG化學旗下的電池包。

殊不知兩個月後,據汽車之家援引一位知情人透露,“當LG化學高管前往德國大衆總部,想對電池合作進行下一步的技術探讨時,竟被大衆汽車拒絕。”

拒絕合作的原因,或許是因為在2019年LG化學曾威脅過大衆要中斷電池的供應,就此兩者的沖突就已出現。與現代汽車相似的是,就在大衆拒絕LG化學後,甯德時代取代LG化學成為了大衆汽車的電池供應商。

除了被車企從各自電池供應商名單中剔除,LG化學目前還面對着車企紛紛下場自研電池的挑戰。

特斯拉率先起步,在2020年9月的“電池日”上釋出了它的新電池計劃,并表示會在2023年左右量産;随後,蔚來、廣汽埃安等車企也都在去年釋出了各自的新電池計劃。連線出行曾在《特斯拉、蔚來、廣汽的1000公裡續航電池,是真技術還是新噱頭?》一文對此進行過較長的描述。

LG化學想超越甯德時代,靠抱特斯拉大腿可不夠

特斯拉無極耳新電池,圖源特斯拉官微

就連老牌車企大衆也在去年3月的“Power Day”上釋出了旗下的自研電池計劃,并表示會在明年推出标準電芯,為旗下的車型供應電池。

從車企紛紛抛棄、到車企下場自研電池,這些曾經是“幫手”的車企們已逐漸遠離LG化學。在這樣的現狀下,LG化學想要再次超越甯德時代,就很難能得到這些“幫手”的助力,以至于LG化學隻能将希望投向上市。

3、子公司獨立上市,LG化學能威脅甯德時代?

自甯德時代在2020年下半年順利奪回“一哥”位置後,與LG化學已拉開一定的差距。

據SNE Research釋出的最新資料顯示,2021年1-11月,甯德時代以79.8GWh的裝機量排在全球動力電池賽道的首位,而LG化學以51.5GWh的動力電池裝機量緊随甯德時代身後。

在全球動力電池市場占有率方面,甯德時代以31.8%同樣位居全球首位,而LG化學以20.5%位居第二。

甯德時代與LG化學的裝機量差距,在國内動力電池市場上表現得更為明顯。

近日,動力電池創新聯盟公布了去年國内動力電池裝機量情況,其中甯德時代以52%的裝機量占有率拿下了整個行業的半壁江山,排在它身後的分别是比亞迪、中航锂電和國軒高科等國内動力電池廠商。

對于LG化學而言,在去年國内動力電池裝機量排名中僅以4%的份額排在全行業第5位,與排在首位的甯德時代市場佔有率差距甚至達到了12倍之多。這就意味着,無論從國内還是全球範圍來看,甯德時代的實力都優于LG化學。

LG化學想超越甯德時代,靠抱特斯拉大腿可不夠

2021年國内動力電池裝機量份額占比,資料來源于動力電池創新聯盟,連線出行制圖

但這并不意味着LG化學就失去了向甯德時代發起挑戰的機會。

如果從兩者的産能情況來看,截至2021年6月,甯德時代的動力電池及儲能系統産能為65.45GWh,在建産能為92.5 GWh,合計157.95 GWh。另據LG新能源送出的招股書顯示,截至2021年9月底,其在歐洲擁有70GWh、中國62GWh、南韓18GWh、美國5GWh的電池産能,合計155GWh。

再從産能分布來看,甯德時代的産能生産布局基本都位于國内等地,比如福建、江蘇、青海和四川等省份中;相比之下,LG化學的産能生産能力卻分布于全球範圍中,比如在南韓、中國、美國及波蘭等國家都有布局。

這就意味着,雖然甯德時代在裝機量方面遠遠超越LG化學,但在全球範圍内的産能方面,LG化學與甯德時代的差距并不大,甚至在産能分布上,前者比後者更有優勢一些。

或許正因如此,LG化學才有自信說出那句“有機會超過甯德時代”的口号。為了實作這一目标,LG化學将主攻的方向瞄向了甯德時代的“短闆”——産能。

按照LG新能源上市招股書顯示,通過上市所募得的資金,除了會将一部分資金用于研發新品及改進産品品質和工藝,剩餘的資金都會用于擴大自身産能,這些擴增的産能均分布于波蘭、中國和美國等國家。

其中,對于波蘭電池工廠,LG化學已經投資了234.48億元,未來還會将其投資59.71億元;對于位于美國的密歇根電池工廠和Ultium Cells電池工廠,LG新能源已經分别投資了31.09億元和48.02億元,未來還将分别投資86.39億元和243.10億元。

海外市場之外,LG化學對于中國市場的投資同樣也在進行着。據招股書顯示,LG新能源已經向中國南京電池工廠和中國濱江(南京)電池工廠投資了161.23億元和85.01億元,之後還會分别投資73.83億元和25.31億元。

按照LG化學的計劃,預計到2025年,北美、歐洲和中國三大區域的産能分别至少達到160GWh、100GWh和60GWh,總産能将達到342GWh。

除了積極擴增産能之外,LG化學也在動力電池上遊原料上進行布局。

2020年,LG化學與威華股份達成合作協定,對于細磨氫氧化锂原料進行了采購;同年,LG化學也與智利的SQM達成長期合作協定,後者将在2021年-2029年向前者供應碳酸锂原料。

同時,為了保證鎳的供應,LG化學還計劃将在印尼将投資98億美元建立工廠,蓋鎳礦開采、提煉以及電池生産等上下遊産業鍊。

以上一系列動作,都被業内視為LG化學向甯德時代的進攻,但在業内看來,LG化學及LG新能源想要在未來超越甯德時代并不容易。

“首先從兩者的市值來看,甯德時代已超過2000多億美元,并且正處于穩定中,而對于LG新能源而言,雖然上市後市值接近千億美元規模,但由于南韓交易所有限的流通量,其股價和市值之後或許有可能會有較大的波動。”常年關注新能源領域的投資人劉暢對連線出行表示。

劉暢同時表示,雖然LG新能源在産能方面的布局,尤其是全球範圍的布局比甯德時代較為豐富,但甯德時代近兩年也在加緊布局海外市場,正在進一步豐富自己的産能線,同時也在布局鈉電池等新的産品線。

去年9月,甯德時代進行了新一輪定增計劃,按照計劃會募資582億元,這筆錢将用于7個項目共計137GWh動力锂電池及30GWh儲能電櫃建設和擴增。甯德時代預計2022年至2023年新增規劃産能240GWh,到2025年總産能将接近600GWh左右,遠超LG化學的同期計劃産能。

此外,甯德時代也在積極進行海外布局。去年11月,甯德時代與阿根廷知名的锂礦公司YPF開始就锂資源戰略合作夥伴進行洽談,YPF總裁Pablo González曾表示“希望與甯德時代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

次月,據亞洲日報報道,甯德時代将計劃投資20億歐元在波蘭建設首家海外工廠,對此已考察了波蘭西部亞沃爾(Jawor)等城鎮。對此消息,甯德時代表示不予置評,但業界認為這一消息的可信度很大。

現在來看,LG化學LG化學短期内想要超越甯德時代的目标很難實作。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動力電池企業紛紛擴産和更多車企下場自研電池,LG化學在未來動力電池戰場上遇到的競争也将更加激烈。

是以,對于LG化學而言,或許也隻有讓LG新能源上市,才能在未來讓自身赢得更多的優勢。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劉暢為化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