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南韓現代汽車釋出2021年四季度以及年度财報,各方面資料均實作增長。

财報顯示,現代汽車2021年全年營業利潤為6.68萬億韓元,同比上漲178.9%;淨利潤為5.69萬億韓元,同比上漲195.8%;毛利率由2020年的17.8%上升至18.6%。
營收與利潤的上漲,與其去年全球汽車銷量息息相關。2021年,現代汽車全球銷量為389萬輛,同比增長3.9%;全年營收達到117.6萬億韓元,較2020年同比增加13.1%。
受成本上漲影響,四季度淨利潤大幅下滑
過去一年,“缺芯”和疫情帶來的影響同樣波及到現代汽車的産量和銷量。去年上半年,現代汽車旗下工廠曾多次短暫停産,下半年,其産量和傳遞量受影響明顯。
以2021年第四季度的資料來看,現代汽車的營業利潤為1.53萬億韓元,同比增長21.9%,營業利潤率為4.9%;營收為31.03 萬億韓元,同比增長 6.1%。
受原材料成本上漲和與員工獎金相關的一次性支出影響,現代汽車2021年第四季度淨利潤為7014億韓元,同比下滑40.73%,環比下滑 52.8%。這一數字,遠低于分析師平均預期的1.5萬億韓元。
銷量方面,現代汽車第四季度在全球共銷售96.06萬輛汽車,不及2020年同期的113.95萬輛,同比下滑15.7%。其中,在南韓市場銷售近18.6萬輛,同比下滑8.9%;在海外市場銷售77.42萬輛,同比下滑17.2%。這意味着,現代汽車第四季度在南韓市場和海外市場均表現不及預期。
現代汽車方面表示,“接下來,疫情形勢将逐漸趨緩,半導體缺貨問題得以解決,全球汽車需求有望回升。但各國提振經濟政策力度被削弱,企業之間競争加劇引發營銷成本上升,匯率波動性增大”。現代汽車預測,缺芯影響将持續到第一季度,預計二季度逐漸穩定。
展望2022年,現代汽車預計公司營收将同比增長13%至14%,年合并營業利潤率為5.5%至6.5%。
同時,現代汽車還計劃将投資總額擴大至9.2萬億韓元,其中資本支出為5萬億韓元、研發支出為3.6萬億韓元、戰略投資占6千億韓元。
現代汽車還提出了2022年全球整車銷量超過432.3萬輛的目标,其中,在南韓本土市場和海外市場的銷量分别為73.2萬輛、359.1萬輛。
對中國市場預期僅37萬輛,信心已失?
綜合全球市場,中國市場一直是現代汽車布局的重點,但2021年仍遭遇了下滑。
财報資料顯示,現代汽車去年在中國市場的零售銷量為 38.5 萬輛,同比下滑 23.3%。其中,第四季度銷量為 8.7 萬輛,同比下滑 42.9%。
重要的是,在現代汽車釋出的業績預測中,為中國市場制定的年度批發銷量目标僅為37萬輛,同比增長目标為 3.1%。
而北京現代方面,在官方公布的2021年銷量戰報中,僅重點提及第七代伊蘭特、第五代途勝L、全新ix35及庫斯途四款車型的成績,并未提及全年銷量。此外,根據乘聯會釋出的廠商排行榜,北京現代已經跌出2021年全年銷量前15榜單。
從現代汽車的保守預期以及北京現代的“隐藏”來看,2022年,中國市場或被認為是現代汽車布局的難點。
作為韓系車的代表之一,北京現代也曾在2013年至2016年達到巅峰,銷量分别達到103萬輛、116萬輛、106萬輛和114萬輛。但自2017年之後,北京現代開始跌出百萬輛陣營,進入了不溫不火的階段。
進入“下滑通道”的北京現代也一直在試圖做出改變。比如,推出新車型,推進智能網聯、智能駕駛技術在新品上搭載、改變營銷戰略等。
隻是,從結果來看,改變的效果并不明顯。此外,或是出于産能過剩的原因,北京現代在2021年向理想汽車出售了第一工廠的廠房及土地資源。變賣工廠的同時,2021年向東平、樊京濤等高層離職,也展現出北京現代内部的動蕩。
進入2022年,全球汽車市場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但北京現代顯然仍未放棄“重回巅峰”的計劃。
根據其規劃,2022年北京現代将進行産品矩陣優化,停産幾款虧損的車型,将主要精力、資源傾注在第七代伊蘭特、第五代途勝L、ix35和庫斯途等4款具有品牌競争力車型上。同時,針對年輕化、運動化、大家庭等個性化需求,完善N Line運動系列、純電和混動等新能源細分市場布局,推出更适合中國使用者需求的産品。
“相信我們努力的結果會通過2022年和2023年來展現。”北京現代常任副總經理杜君保表示,“未來3年動作要快,要拿出當年‘北現速度’,行動要準,必須如中醫針灸切中痛點。”
顯然,目前北京現代打出的“長遠計劃牌”,需要更長的見效時間,但無論如何,轉型已經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