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在孩子們的教育中,文字教育似乎很重要。大部分在幼稚園學習簡單的文字後,進入國小的情況很多,但也有一些父母認為,孩子在七歲之前強行學習文字的教育不好,在不懂文字的情況下,進入國小後跟要上進度會遇到困難。像在以色列,德國,英國,芬蘭入學前七周歲之前在法律上禁止教育文字。想知道孩子在幾歲開始學習文字比較好一些,并通過您的智慧尋求應該用什麼方法學習呢?
天空老師講:
以後是要做研究呢,還是要做學問?一直以來沿用的學習方法是多看書,多寫文章,每個時代學習成長的方法都不同,那麼現在是給我們的孩子書,讓孩子們用書玩就很好,就不必要硬要去教,給書之後教孩子們怎麼和書玩兒,而不是強硬的教要記住文字。
如果固定下來的話,就很難改變。是以在七歲之前的孩子就不應該固定他,要讓孩子們接觸更多,像我們這樣把書像洪水一樣能給孩子們的國家為數不多,有很多國家甚至因為沒有紙而無法進行選舉,像現在我們這樣的大好環境,就要給孩子們提供更多的資料。舉例來說,我們在教育某方面天才的時候,是把那方面最高權威人士的論文拿來教天才,天才不是要教育,而是提供資料。
提供給孩子們可以學習的材料,讓他們自己去挑感興趣的,然後編成組,一起玩,在玩的過程中,讓孩子們引發興趣,對玩的東西自動産生求知欲。但是大人們直接教孩子“這個是什麼,幹什麼用的”,就不會出來新的答案,要給孩子們機會推敲出新。為什麼一開始就教孩子們這是什麼工具,當孩子們第一次見到時,就會想用這個怎麼玩?當大人或幼稚園老師問到“這個叫什麼?”的時候,會出來很多奇怪的答案,要和孩子們彙聚這樣的答案,“小朋友們,這個取什麼名字好呢?”那麼每個孩子會帶着各自起的名字來,“那叫什麼”時,“你取得這個名字是什麼意思?你來說明一下吧!讓小朋友們也了解…” 七歲之前要以這種方式教育。現在教育的方法是以“我”為中心,按大人的方法。
現在的孩子們,是需要規劃未來的孩子們,需要全新的思考,要創造新的東西,是以從小時候就需要把這些引導出來。七歲的孩子不是教,而是和孩子們好好玩。
陪孩子們好好玩,孩子們自然就會成長。當孩子們進入國小以後,因為有學前的學習,一教就明白。幹嘛從上幼稚園的時候就要讓他們死記硬背呢?用英語玩遊戲,所有教育都以玩的方式進行就可以了,那麼到了該上國小的時候就吸收了很多的東西,通過玩兒也觸摸到了很多的東西,進國小後,教這是什麼時,就馬上記住,進步很快。
培養孩子們的表達方法是通過玩兒、遊戲。要培養表達方法,給出答案的話,那麼表達方法就一種,是以在七歲之前不給答案。七歲之前就算知道答案,也不是參加什麼競賽,拿回獎杯來,為什麼總要給答案呢?當國小四年級的時候,自然就都知道,而且能舉一反三,其他的也能知道,從現在開始生長的速度日新月異。
上國小之前學習所有文字是不對的。讓孩子們接觸文字,用文字做遊戲是可以的,一個一個的教,讓死記硬背是不對的。
講座日期:2020.01.09 在龍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