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總是希望他們懂事聽話,少闖禍,少制造麻煩。每次看到格外懂事的孩子,父母都會無比羨慕,不自覺地和自家調皮的孩子做對比。

可是,兒時太過懂事的孩子,真的并非好事。原則上來說,童年是無憂無慮的年紀,孩子應該遵循内心,做一切喜歡的事情,哪怕是闖禍搗亂。可偏偏,孩子表現出無比懂事的樣子,說明他們真得不快樂。
凡事都有度,一味地乖巧和懂事,反而值得家長深思。簡單點說,孩子把自己所有的欲望和想法,統統壓抑在心裡,不曾表露一分。甚至為了“讨好”父母及身邊人,假裝自己特别懂事,真的應了那句“懂事地讓人心疼”。
太過懂事的孩子,長大後更易出現心理問題,他們身上往往存在這些問題
1、過度讨好
相信父母都有聽過“讨好型人格”這個詞語,小小年紀就知道委屈自己,然後讨好别人,這并非高情商。可能從一開始,父母提供的教育,以及生活的環境,就是有問題的,是以孩子才會養成這樣的性格。
從童年就開始讨好别人,這種思想會根深蒂固在孩子的思想中。長大後,“讨好心理”也會一直伴随孩子,永遠都不敢正視自己的想法。
2、缺乏幸福感
雖說“幸福感”無法用語言去形容,但是通過孩子的性格,以及日常做事和說話的表現,就能輕松地判斷出來。被幸福感包圍的孩子,他們臉上永遠洋溢着笑容,而且永遠都保持着自信的狀态。
孩子很清楚,就算偶爾失敗受挫,也會有父母在身後保護。幸福感是孩子成長路上最堅實的後盾,給他的人生指明方向。
3、安于現狀
過分懂事的孩子,他們骨子裡都會安于現狀,缺乏挑戰自我的能力,對于任何事情都不敢冒險。說到底,是因為孩子害怕犯錯,害怕讓父母失望。索性就拒絕冒險,從源頭上阻止一切錯誤的發生。
未來,孩子會守着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簡單地生活。工作和生活可能都會特别平庸,沒有大的作為。
孩子的天性是活潑好動,哪怕是偶爾闖禍也是正常的,隻要他們守得住原則和底線就好。那些總是希望孩子乖巧懂事的父母,希望你們都能看到背後的傷害,别把沉重的枷鎖壓在孩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