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延參法師:遠離生活的悲觀思維

有些時候,生活的信念在時光中會倦怠,生活的力量在生活的時光中會掩埋,那些曾經的熱情豪邁,那些曾經的熱情和誠懇,會在時光中成為一種迷茫、迷失、消失或者疲憊。留給自己内心情懷的是一點點憂傷、悲觀或者是一種封閉、蒼涼,這種心理處境是什麼?叫悲觀思維。

有些時候在努力做着一件事情,有些事情真的非常努力,但是後來的結果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結果,甚至是收獲寥寥,差強人意。

所謂的努力是為了後來的結果嗎?當然也可以這麼說,但是更多的是什麼,更多的是呈現努力的過程,努力的表達,對于未來的結果不必要有太多的目标、訴求和高度。

經過就是經過,好好的經過,努力的創造,幸福的呈現,有氣魄的去承擔,為生活的過往,自己的生活去買自己的單。

生活當中的悲歡離合,世事沉浮,人情冷暖,世态炎涼,這些都是生活的家常便飯,尋常風景,并不是因為年齡在改變,或者世态變遷,它是一種自然,它需要你去尊重,需要你去了解,需要你能夠客觀和理性。

比如說人到中年,人到中年更多的是迷茫和彷徨、壓力和感傷。中年以後是什麼,夕陽西下的時候又會面臨着什麼?那是不是比中年還蒼涼?

弘一法師說過一句話,‘‘知交半零落’’,在三十歲到四十歲的時候面對的是生活的壓力、家庭的壓力、自我價值的壓力,對于自我未來定位的壓力,到五十歲到六十歲的時候,是不是一種苦不堪言?

花落花開,花開前面前有個花落,花落花開在這自然流轉當中,聚聚散散,來來往往,有好多好朋友走着走着就散了,有很多知己親朋走着走着就遠了,還有一些曾經的少年知己、生命摯友走着走着就不再聯系了。

知交半零落,回頭想起來,是不是有一些莫名的感傷和蒼涼?如果說悲觀的話,何止是一把清淚來才能了這一杯過往雲煙,不隻是灑一把清淚,而是痛徹心扉。

面對生命聚散、命運沉浮的時候,需要一種更強大的支撐智慧,需要更強大的生命勇敢,需要一份更具有創造性的自我呈現,而不是在生命故事當中淚水漣漣,叫苦連天,鼻青臉腫,茫然失措。

要說眼淚能解決問題,那麼哭就是了,到後來才發現,眼淚解決不了問題,勇敢可以;眼淚解決不了問題,坦蕩可以;眼淚解決不了問題,豁達可以。

需要一種堅強,需要你活得更加勇敢,而不是輸給身邊的故事流轉、歲月變遷、物是人非和歲月蒼茫。

延參法師:遠離生活的悲觀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