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雍正耕織圖普通畫作,後世揭開重大玄機,難怪雍正會成為最終勝利者

撰文|趙夢得

完美主義性格的雍正身上的藝術範兒非常明顯,是以在他身後留下了大量宮廷畫像。其中最早的有一幅是皇子時代的讀書像,畫面中是一個男子,微須,滿服便裝,正襟危坐,目視前方,右手拿着一本書打開貼近于前胸,在身邊還放置線裝書一套,并且已經被打開,顯然是對外界表達了書生胤禛,努力學習的進取青年形象。

雍正耕織圖普通畫作,後世揭開重大玄機,難怪雍正會成為最終勝利者

相關畫面

今天這幅畫還不是本文主題,而是另一幅《胤禛耕織圖》 ,這是模仿其父康熙的畫作,此時的胤禛隻是雍親王,對康熙的風格他亦步亦趨,緊跟步伐,似乎向外界釋放某種信号。顧名思義,《耕織圖》就是作為皇室王子對農業生活的假想。裡面的農夫、農婦,小兒都各有寓意。

回歸自然農業生活,表達了胤禛怎樣的理想?透過畫面我們可以看出,胤禛十分惬意的參與到農業生産生活中來。

就像陶淵明一樣,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胤禛的南山是在哪呢?先看育秧圖,映入眼簾的先是一條小溪,河岸的另一邊是還未來得及插秧的稻田,在另一邊是樹叢遮住的農家,屋舍俨然,中間還有小橋,配着一條彎曲的小道。水面上有兩隻飛鳥,低空追逐嬉戲,畫面的特寫鏡頭是胤稹形象的農夫。他身子兩側各有一隻糞桶,面對育秧田,手持長柄舀子,正往田裡澆灑糞水,在施肥育秧。

雍正耕織圖普通畫作,後世揭開重大玄機,難怪雍正會成為最終勝利者

耕織圖之一

胤缜後方的小路上,一位挑擔的農夫,在往前面送糞水,供應胤鎮施肥。直覺畫面之意,農夫辛勤勞作,世道祥和,農家歡樂。另一幅耕圖,胤缜模樣的農夫披着蓑衣,兩腳立在水中,他左手熟練的扶着犁耙,右手揚起鞭子,牛昂揚奮蹄,非常地聽話。這種犁耙水田,為插秧種水稻做着準備。

胤禛夫婦扮演成模範的農民夫妻,表示重視農業,儉樸生活,也暗示了自己的淡泊情懷。胤禛仿佛要給外界一種超然物外的色彩。

《胤禛耕織圖》是仿康熙《禦制耕織圖》而作。《禦制耕織圖》又名《佩文齋耕織圖》或《康熙耕織圖》,上有康熙題詩,共46幅。以江南農村生産為題材,詳細生動描繪了糧食生産、蠶桑生産的具體操作過程,是了解清代耕織狀況的直覺畫面,也是為突出康熙重視農業耕織的美好願景。

雍正耕織圖普通畫作,後世揭開重大玄機,難怪雍正會成為最終勝利者

耕織圖局部

同樣《胤禛耕織圖》原稿共52幅,從第一幅起,幾乎每一幅都有一名年輕女子與一個2歲的幼童出現在畫面上。第一幅是《浸種》,他本人并未參與浸種,而是旁觀。 與他一起旁觀的, 還有一名年輕女子與一個2歲的幼童。年輕女子倚在門旁, 似乎還不敢出門。畫中的年輕女子是誰?這個2歲的幼童又是誰?這些都給畫作增加了一些疑問上的猜測,為畫面的神秘或者有趣上增添了伏筆。

雍正耕織圖普通畫作,後世揭開重大玄機,難怪雍正會成為最終勝利者

局部

在《胤禛耕織圖》第四幅《耖》上,雍親王親筆題款:“昨日耘初罷,今朝耖複親。”又雲:“蝶亂野花晚,燕歸芳草春。春風不宜負,隻有坌田人。”典型的詩情畫意。 一個幼童則在另間草房内,向雍親王牛耕之地張望。草房旁不僅古樹參天,而且有河流池塘。顯然春意盎然,一派生機勃勃讓人看來非常的舒适。《拔秧》畫中,雍親王詩雲:“争攜老稚共,供插陌阡馳。自得為農樂,辛勞總不知”。 因為農忙的節奏,已然忘卻了身體上的勞累,這種感受還頗為真實,似乎告訴外人,雍親王對農業生活一點也不陌生。

雍正耕織圖普通畫作,後世揭開重大玄機,難怪雍正會成為最終勝利者

其他畫面中,不僅有一女子挑着水罐、牽着幼童向二耘的雍親王走來,前面還有一稍大的兒童給女子帶路。對此,雍親王有詩記載:“行行忙饷婦,稚子故牽裙”。至此,雍親王終于親口、親筆坦言女子牽着的幼童,乃雍親王兒子弘曆,即日後的乾隆。 在《持穗》畫中,又一次出現一位少婦手牽稚子,凝望雍親王與衆農夫一起打谷的情景。弘曆母子在獅子園居住的草房,是以石塊為牆基,以茅草為房頂,以樹枝為荊門。在這幅畫中,包括《胤禛耕織圖》内其他大量多幅畫面中,均一一應驗、可以直覺了解,曆曆在目。

雍正耕織圖普通畫作,後世揭開重大玄機,難怪雍正會成為最終勝利者

《春碓》畫面中,雍親王對這個幼童身份作出确認。畫中上方有雍親王親筆:“兒嬉亦自愛,把握弄摩挲”。這種父子怡然自得的意思就是表明了在他的帶動下,兒子也受到了這種教育。“勤男已周歲”。這個“已周歲”的男童,當然便是雍親王以前數次提到過的那個“兒”、“稚子”。畫中,雍親王與農夫們在搬谷入倉。近處牛棚外,一幼童似在與另一年齡大些的男孩在一同搬物。“勤男”可愛之狀躍然紙上。《胤稹耕織圖》第二十四幅《浴蠶》圖與前二十三幅《耕圖》最大的明顯不同之處,前卷是耕作,後卷是織作;再就是原先居住之草房,後來已徹底改建為高敞之瓦房。

雍正耕織圖普通畫作,後世揭開重大玄機,難怪雍正會成為最終勝利者

從《織》卷《浴蠶》圖畫面看,瓦房旁還有樹木,有花叢,更有其他女性與弘曆母子相伴。可見,此時弘曆母子的生活環境與人際環境,跟《胤禛耕織圖》開卷第一幅 《浸種》時相比,已大為親密。 在《二眠》詩畫中,有“婦忙兒不去”句。當養蠶繁忙時,婦人連幼子弘曆都無暇得顧。《浴蠶》詩中的重點句,是“婦功從此始”句。這位“婦"不是别人,是弘曆的親生母親,可見她的勤忙。

“兒不去”是詩人寫詩時的倒裝句,實指不去兒處,因為蠶房必與弘曆母子的起居處分開,是兩個不同房屋。另一張畫面中,一邊是“少婦采桑間”,一邊是小小弘曆拿出全身力氣雙手捧抱筐籃在吃力地行進,引得母親和鄰婦在一旁笑指或誇獎。 這與之前雍親王稱贊弘曆是勤男,也是前後呼應一緻的。

雍正耕織圖普通畫作,後世揭開重大玄機,難怪雍正會成為最終勝利者

《采桑》畫面中,雍親王寫有“枝高學猱升,葚落教兒拾”句。這個“兒”,當然就是已經虛歲兩三歲的弘曆。在其他畫卷中,不僅有“女紅亦頗“燈昏絡素絲”句,說明鈕氏夜間也在忙着絡絲,更有趣的是心非不忙,心忙絲故亂”。不僅再次點明女子是妾,而且,一心二用,心忙手忙。既要忙于顧看幼兒弘曆,又要忙于顧看絡絲,結果,絡的絲也亂了。雍親王的這段描述,非常具體而又生動,有很紀實性。

通過《胤禛耕織圖》裡的大量内容,特别是雍親王本人對兒子弘曆的宣傳,隐藏着一種願望甚至是目的,他希望這幅畫作被康熙看到,自己的孫子是多麼可愛。

雍正耕織圖普通畫作,後世揭開重大玄機,難怪雍正會成為最終勝利者

康熙一共九十七名孫子,由于政務繁忙,大部分的孫子是沒有機會見到的。在雍親王的宣傳下,康熙果然在不久特意召見孫子弘曆,而且當面詢問起他的功課,小弘曆都能從容自然的對答下來,不久,讓雍親王把弘曆的“生辰八字”拿給他,最後宣布了重要的一個決定:要将弘曆帶回宮中養育。在康熙生命的最後一年裡,這個可愛的弘曆給老皇帝帶來許多歡心,親自教他射箭“或命步射,以示群臣,持滿連中,皇祖必為之色動。”甚至老皇帝因為喜愛弘曆還專門把雍親王畫作中的配角弘曆母親找來看看,最後贊譽說:“果是有福之人,有福之人!”《清高宗實錄》這位最後成為太後的女人果然成了清朝長壽且境遇順遂的一位,享盡了尊榮富貴。

雍正耕織圖普通畫作,後世揭開重大玄機,難怪雍正會成為最終勝利者

雍正與兒子弘曆

是以,《耕織圖》就是完美記錄了雍親王和弘曆以及其母的一副宣傳畫卷,表達了和諧、勤勞、務實的家庭風尚,如果非要從目的角度解讀,顯然,在老皇帝召見弘曆的時候,已經達到。曆史的細節,在于一瞬之間,或許《耕織圖》就起到了藝術短暫釋放的巨大影響力,進而最終影響了曆史的走向。

參考資料《雍正傳》、《乾隆皇帝》、《清代宮廷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