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武山風物】武山十味——武山漿水面

作者:不斷記住黎明
【武山風物】武山十味——武山漿水面

漿水面是以漿水做湯汁的一種面條,廣泛流行于隴右地區。武山縣的漿水面以其獨特風味,聞名于甘肅。許多來武山的文化名人一項必不可少的活動,就是品嘗武山縣的漿水面,特别是正統的農村手擀漿水面。

武山人把制作漿水叫挿酸菜,漿水中的菜稱為酸菜。挿酸菜的過程一般說“挿”與“投”。夏天以鮮嫩的苦苣、苜蓿、荠荠菜為原料,冬天以切成細條蓮花菜為原料。其過程是等到水開後,放入菜料,煮到八成熟後,加入清面湯(小麥面與冷水攪拌均勻的湯),等到湯溢後倒進有引子(舊漿水)的瓷罐内蓋好,三天後即成漿水。講究的再用芹菜一“投”,方法與挿酸菜一樣,等于挿兩次。最講究的漿水,當數陽春三月裡,用苦苣芽做成的苦苣漿水。

【武山風物】武山十味——武山漿水面

武山地處大西北,從來幹旱少雨,三年一小旱,十年一大旱就是武山氣候的真實寫照,加之山高坡陡,谷峽川小,土地稀薄,良田面積少,河谷地帶隻占全縣面積的十分之一,饑荒年景屢見不鮮。如果不想方設法,就會挨餓斷頓。在以往那些物質生活極其貧乏的年代,漿水不光是日常飲食裡的調味品,更重要的是它還擔負着儲藏蔬菜、聊以充饑的重任。那時候,幸虧還有漿水缸,幸虧還有遍布山川的野菜,讓我們的許多先民能夠等到麥黃的季節。漿水在武山人的生活裡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說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到現在在農村請城裡人吃飯,拿手的還是漿水面。

【武山風物】武山十味——武山漿水面

漿水可去熱清火,對某些疾病也有特殊療效,用苦苣菜為原料的漿水有除濕利水,化瘀消腫,健胃驅脹增加食欲之功效,如用芹菜一投,還有降低和穩定血壓的作用。現在人們發現漿水還可以減肥,漿水面成了女人們鐘愛的食物。我外甥女在北京十年了,千裡迢迢帶去漿水,第一次壞了,又第二次帶去作引子自己挿酸菜,好多老鄉過段時間都要到去她家過酸菜瘾。有一次一幫在外地工作的武山同學回家,我們在飯館聚會,在喝酒興奮的時候,他們想到了酸菜,竟然在飯桌上吃掉五盤酸菜,現在想來還叫人忍俊不禁。

【武山風物】武山十味——武山漿水面

漿水在食用之前,要在熱油裡将漿水“炝”一下。武山方法是将油燒熱,然後放入野蔥花(又名山蔥)或者野韭菜花(當地人叫扁扁),待野蔥花或者野韭菜花炸成焦黃色,再加入漿水,到漿水燒開馬上停止。漿水面是将先前煮好面條(小麥面面條、荞面面條、豌豆面面條)撈到碗裡,加入漿水,以微酸為宜,也可根據自己口味添加。吃漿水一定要配鹹菜,最常見的鹹菜是炒韭菜,炒大辣椒,特别講究的是炒細辣椒圈圈,将細辣椒切成一圈一圈的,炒時隻加點鹽就行了,漿水的酸,辣椒的辣,把武山人粗犷豪爽性格表現得淋漓盡緻。最簡單的鹹菜就是把韭菜與辣椒切成末用鹽一腌。在炎熱的暑夏,吃一碗漿水面,酸辣鹹齊全,就會頓覺清涼透心,痛快至極。

【武山風物】武山十味——武山漿水面

漿水經勤勞聰穎的武山人的長斯探索,繁銜出漿水拌湯、漿水面、漿水面魚、漿水攪團、漿水根根(玉米面切成),漿水蘿蔔、酸菜炒肉、酸菜粉條、酸菜包子、酸菜馍馍也應運而生。特别是近幾年人們又發明了漿水火鍋、漿水牛肉面等非常具有本地特色的風味美食。

作者:史國棟

視訊制作:王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