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皇帝的一天是怎樣度過的?乾隆3點起床,寵幸妃子要在1小時内完事

作者:淚殇之陌

作為萬人之上的皇帝,生活想必無比優渥奢華吧?可實際上,他們每天都有一整套嚴格的規矩要遵守,作息時間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比如說乾隆皇帝,淩晨3點就要起床了,是不是讓人很詫異?而且連寵幸妃子的時間都限定在1小時内完成,這種生活節奏對常人來說未免太過緊湊。那麼乾隆皇帝的一天到底是怎樣度過的呢?他都做了些什麼事情?讓我們一探究竟。

皇帝的一天是怎樣度過的?乾隆3點起床,寵幸妃子要在1小時内完事

皇家作息:按時而動,未免生厭

九重城垛内,紫禁城的鐘聲從不緘默。乾隆皇帝自幼在這座皇城中長大,從未有一天是自由的。每逢夜半三更時分,太監便要來敲門請皇帝起駕了。

淩晨三點,阿哥們就已打着燭光來到了乾隆的寝宮。乾隆年歲雖已不小,但畢竟是龍體天子,還是得起個大早的。

"萬歲爺快快起啦,時辰不早了。"太監們輕手輕腳地搖醒皇帝。

乾隆皺着眉頭翻了個身,雖是早起的命了,可真真叫人難受。睡眼惺忪的他随口抱怨道:"朕才睡了幾個時辰,這規矩就是太死闆了些。"

話雖這麼說,乾隆還是乖乖起了床,任由宮女伺候着穿戴妥帖。等打理停當後,宮人們開始生火暖壺,沏一杯香濃的上等龍井送到乾隆面前。乾隆捧着茶壺聞了聞,精神也漸漸好轉過來了。

"來,今日有何喜訊?"乾隆問着身邊的太監。

"回萬歲爺的話,今日是個吉日呐,正好賜給世子妃加诰号。"太監面露喜色。

皇帝的一天是怎樣度過的?乾隆3點起床,寵幸妃子要在1小時内完事

乾隆聽了也挺高興:"那可真是令人高興之極的大喜事了,世子妃這些年操心事多,朕覺着她該受些嘉獎了。"

原來乾隆的長子嘉慶自幼便被立為世子,而他的妻子孟佳氏也就自然成了世子妃。孟氏生性賢惠,深得乾隆的喜愛,如今世子也年紀漸長,正好給她加一個诰号以作贊賞。

乾隆喝着茶等待時辰。而這短暫的清晨,也難免讓他感歎自己的皇家生活。

作為天潢貴胄,乾隆自小就生活在嚴格的規矩之下。起居作息的時間一日三次準時響鐘,絲毫也不能有所怠慢。即便是親王王公,稍有遲疑,都要受到責罰。

在乾隆的印象中,朝野上下都是按期而動,過于拘謹。若是換成了尋常人家,或許就更能體會生活的樂趣了。然而,做為皇帝就注定了生不自由,被規矩所箝制。這便是所謂的"身不由己"吧。

太陽一點點升起,陽光已透過窗棂灑進了房中。宮女見時辰已到,便開始伺候乾隆更衣出遊。乾隆今日也要先到太和殿觐見先皇先祖,然後再開始這一天的政務。

宮廷新規:曆經考證,特别增補

乾隆午門之後,亦曾下诏增補一些新規于宮中。這些新規雖看起來有違常理,卻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特地為宮中生活做出的調整。

前幾年,有一次乾隆離了京師遠遊,在路上遭遇了連日的暴雨。太監們忙着遮風擋雨,可乾隆仍不免被雨水打濕了龍體。回到京城後,乾隆竟然染上了一場大病,病魔纏身足足兩個月之久。

禦醫們殚精竭慮,翻閱典籍尋找藥方。可誰知,終于有一位老禦醫将皇帝當日被雨淋濕一事說了出來。原來當時雨水較冷,乾隆渾身被雨水打濕,血液循環不暢才引發了如此之重的疾病。

乾隆聽了這話,不禁感到詫異。作為皇帝,兒時就受過高深的教育,怎會對這等基本常識一無所知呢?于是乾隆思慮再三,下诏在宮中增訂了一條新規:即便是萬人之上的皇帝,仍須遵循自然實體定律。

皇帝的一天是怎樣度過的?乾隆3點起床,寵幸妃子要在1小時内完事

宮中各項規矩舊例素來嚴苛,卻往往過于神秘高深,使人誤解為與世俗規律全然不同。其實不然,皇帝也是血肉之軀,遵循自然萬物的運作原理才是正道,不該被過度神化。

乾隆對此深有體會,遂在宮中增加了"天懷文理"等教習科目,令嫔妃皇子們都當臨幸學習。乾隆親自為《欽定文理熔英》作序,企盼日後皇家子弟能廣涉博物,知曉天地運作規律。

時日漸久,乾隆更為察覺到一些舊規矩的不合時宜,便紛紛下旨推陳出新,讓宮中生活有了更多的人性化考量。

比如說每日作息時間,舊例中便是淩晨三點就要起床。但乾隆覺得睡眠不足于身體并不好,遂令作息時間推遲到四點鐘。而午睡時間也從原先的一個時辰,改為兩個時辰。這些調整無不是為了讓嫔妃皇子們能睡個好覺,精神百倍。

又比如說膳食,宮廷舊有"三啖而止"之規。意為每樣菜蔬最多隻能吃三口,以防中毒傷身。然而乾隆認為,盡管如此謹慎是為了保駕護體,卻也使膳食無滋無味。于是乾隆便令禦膳房應時制作各色山珍海味,讓宮女們按每人口味備菜,這才有了山珍海味可品嘗。

不過,雖然乾隆做出了諸多人性化的規矩,依舊還是保留了一些傳統規矩。比如說"雨露均沾"的舊例,乾隆雖暗中也有幾分寵愛,但在正經場合從不表露,仍舊是秉持舊制,循環周而複始的制度。

諸如此類的新規,雖有違常理,又有什麼不好呢?畢竟是為了使宮中生活更有人情味,更貼近生理和心理的健康規律而制定的嘛。

争分奪秒的一天

自乾隆年幼時代起,他的生活便被分割成了一個個細小的時間段。每日每時必有一項安排,從不荒廢。縱然是有權有勢的皇帝,卻也不得自由自在。

乾隆初時尚年輕氣盛,還頗有幾分怨言。待到長大後了解了"為政在人,富國安邦,安危相關"的道理,才漸漸明白了皇家生活的艱辛和重擔在身。

一日之計實在于晨。清晨伺候乾隆起駕的奏對就是個省親王,謝世全兄弟。他們每日淩晨兩點就要起床整裝,方能按時到皇帝寝宮伺候。而乾隆起駕時間雖比他們晚那麼一個時辰,可也隻能勉強眯一會兒眼就得起身了。

皇帝的一天是怎樣度過的?乾隆3點起床,寵幸妃子要在1小時内完事

乾隆一睜眼,太監們就已列隊伺候,生怕有任何怠慢。乾隆用過早飯後,便要先到太和殿觐見先皇先祖,然後回到上朝處理政務。除了每月的朔望大朝之外,乾隆還要每日在上朝時親自與大臣們開恩。

有時遇上緊急軍情或其他重大事宜,大臣們也要破例在半夜請旨。這種情況下乾隆就徹夜未睡,随時等候朝報。不過乾隆倒也從不怨言,畢竟身為皇帝就注定了這樣的生活作息。

即便是飲食起居,皇帝的自由時間也是極為有限的。每日中午乾隆隻能稍作歇息,吃點便飯幹點心果腹。而晚上則更是忙碌,要一直批閱奏折至深夜時分。

乾隆在位六十年,留下了大量的批注手迹。有一年,他的批閱奏折之多,竟達到了12萬6千餘份之巨。這工作量之驚人,确實是常人難以想象的。後人據此統計,乾隆平均每天至少要批閱三四百份奏折。

更何況,這些奏折品種繁多,從軍國大事到民間瑣事無所不包。乾隆必須一一細閱,倘若遇上涉及軍情的機密奏折,更要親自批示方能了事。是以乾隆每日都要燃盡最後一撚燈芯,才得以安歇。

有些匆忙的日子裡,乾隆甚至沒有時間吃飯。這時他隻好讓小廚房現做些快手點心,匆匆掃蕩幾口就得繼續工作。如此操勞終日,乾隆的日程表排得滿滿當當,完全不會有多餘的時間浪費。

渾金歸璞,從容而退

歲月如白駒過隙,轉眼間乾隆便已年過八旬。雖依舊精神矍铄,但也難免有些衰老的迹象了。乾隆深知自己離别人世的日子不遠,于是決定提前為自己的離世做好準備。

一日,乾隆召集了文武百官到坤甯宮議事。随行的隻有幾位親信大臣,其他人都被摒除在外。乾隆面露哀色,語重心長道:"老臣們,朕已年高望重,實在是該為自己的後事打點一番了。"

百官們均吓了一跳,無不跪地哀求乾隆切莫多慮。乾隆舉手讓衆人安靜,繼而緩緩而言:"老朽生前雖做過一些好事,但也難免有許多過錯和遺憾。朕生怕有朝一日竟無顔見列祖列宗,故而提前籌劃自己的後事,以備将來。"

乾隆這番話說得無比虔誠。百官們見狀也不敢多言,隻得依從皇帝的旨意。于是乾隆派遣文武百官興工修建陵寝和各類祭祀設施,同時指令纂修實錄等史籍,以彰顯自己的一生功過。

皇帝的一天是怎樣度過的?乾隆3點起床,寵幸妃子要在1小時内完事

這些工程開工後,乾隆親自監工督造,力求做到至善至美。他不僅定下了陵寝的造型和擺設,還命匠人雕刻了一口衣缽和兩口棺椁,以備将來使用。

與此同時,乾隆也在親自修繕自己的陵寝。他命人在陵寝之外重新修葺了一座崇陵,連同陵寝一起被稱為"裕陵"。崇陵規模宏大,占地達七萬餘畝,布局嚴謹有序。建築上采用了回、漢多種風格,不僅獨具匠心,而且巧妙融合中西文化。

這些年來,乾隆百廢俱興,使陵寝修繕重光一新。裕陵可謂是當時最雄偉壯觀的陵寝了。

不過,單單修葺陵寝還遠遠不夠。乾隆還特意派遣工匠在此建造了一座小型的居所,以待百年之後親臨祭掃時居住。這座樓閣被稱作"欽安所",裡裡外外布局精緻,比起一般王公貴族的宮阙也毫不遜色。

除了陵寝之外,乾隆還着手修繕了皇家的陵園。他在壽陵重新修葺了一批陵寝,供安葬先皇先祖。這也被稱為"暢全陵"工程,曆時十餘載才得以完工。

閑暇時,乾隆常常攜幕僚們到陵園踏青。有時還會打開先皇的陵寝,參詳其中陳設,以資紀念。乾隆對祖宗十分恭敬,每隔一段時日就會親自前往先皇陵寝祭掃。

直到臨終前幾年,乾隆的心思仍舊系于後事的安排。他在位時期耗費巨資修繕陵寝,傾其所有以供死後祭祀之需,可謂是用盡心血了。

遺憾無閉月:囑托後人早作打點

乾隆雖早早為自己的離世作好了準備,可誰也沒料到,在他臨終前的最後一個月,竟然發生了一系列的變故,使他最終未能如願以償。

那是在乾隆八十七歲生辰那年的秋季,一向生龍活虎的乾隆突然感到身體大不如前。禦醫們仔細把脈後發現,乾隆的陽氣已經開始衰微,恐怕壽元将近。

乾隆得知此事後,也絲毫沒有動怒,反而顯得很是從容淡定。他召集文武百官來到練武場,當衆宣布了自己準備退位的決定。

皇帝的一天是怎樣度過的?乾隆3點起床,寵幸妃子要在1小時内完事

在場的大臣們紛紛詫異不已,無不跪地請乾隆三思。乾隆笑着搖了搖頭說:"老朽年紀已高,實在是應該讓賢于自己的人來主持朝政了。況且國庫空虛,疆土淪陷,朕實在是操持不利啊。"

這一席話說得無比謙遜,百官們聽後無不汗顔。乾隆見狀趕緊安撫衆人:"諸位大人莫多心,朕并非是要全然退位,而是想要早作打點,将權柄分予世子,以觀後效。至于朕年事已高,還請諸位多加體諒,勿要過分唠叨。"

乾隆這一決定雖出乎意料,卻着實讓人折服。一個曾經權傾朝野的皇帝,竟然在臨終之際如此謙遜自省,無疑是為國為民的表率啊。

于是乾隆遂命嘉慶世子代理朝政,自己則退而居住在坤甯宮中。不過乾隆仍舊時常給世子這位年輕的皇帝出出主意,教導他一些經國之道。

可就在乾隆退位未久,突然有一天他的身體狀況急轉直下。乾隆已年紀老邁,加之最近飲食不振,陽氣大虧,禦醫們根本無計可施。于是乾隆遂召集嘉慶和一幹親信,留下詩作遺囑,為自己留個交代。

他當時是這樣說的:"老夫今已行将就木,恐怕活不過這個月頭了。你們都是可交予的棒手,老夫有幾句遺言,還請你們謹記在心...."

乾隆接下來便将一些朝政大計、家族遺訓等娓娓道來。他語重心長地叮囑嘉慶切記要愛惜人民,勤于政事。至于他留下的那些雜疏未竣的工程,更是囑咐要繼續修繕完工。

最後乾隆說到自己将離世的事,也不見哀傷,倒像是帶着幾分釋然。他說道:"老夫此番作别,也算是盡了平生所願。豈不幸哉,隻可惜沒趕在臘月來臨之前,照佛家之說,臘月便是'閉月',如能撐到那時,便可了此殘生矣。"

結尾

乾隆話音剛落,便止不住咳嗽起來,看來已是強弩之末了。嘉慶見狀,趕緊扶住乾隆,一旁的太醫也連忙上前為乾隆診脈把脈。可惜乾隆的病症實在嚴峻,如今這番話或許就是他最後的遺言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