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天,新浪汽車報道指出,特斯拉今天正式起訴在某平台具有千萬粉絲的大V小剛學長,原因則是诽謗特斯拉。

這件事還要從2021年4月29日說起,小剛學長用小鵬P7和特斯拉Model 3分别對假人做了一次碰撞測試,以此來判斷兩輛車的自動刹車系統(AEB)哪一個更靈敏。
如果說視訊是在公正客觀的條件下做出的實驗,想必特斯拉也不會起訴小剛學長。問題就出在小剛學長的視訊具有誤導之嫌。
在測試的過程中,小鵬P7在遇到假人時成功刹車,而特斯拉Model 3撞上了假人,是以很容易得出特斯拉AEB不如小鵬的結論。
可問題就出現在了小剛學長在做對比時不夠客觀,因為很多特斯拉車主看出了其中的異常地方。據了解,特斯拉車主在離開制動踏闆之後,車子就會自動刹車。當汽車距離前車較近時,會自己啟用AEB。
小剛學長在測試特斯拉的過程中,發現AEB系統已經介入,不過特斯拉還是撞上了假人。難道特斯拉的AEB真的這麼差嗎?
并不一定,因為網友發現特斯拉在撞上假人的時候,汽車還有能量條。
能量條是什麼意思呢?它意味着汽車被踩了油門。不踩油門就沒有了能量條,而且特斯拉在啟用AEB之後,如果車主踩油門的話,AEB會失效的。
簡單來說,很多網友質疑小剛學長在測評的時候,踩了一腳油門,是以,測試結果就是小鵬P7的AEB功能完爆特斯拉Model 3。
小剛學長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第一、特斯拉是話題之王,黑特斯拉就會有流量。流量在普通人眼裡是關注,在懂行的人眼裡,這就是源源不斷的鈔票。
為什麼很多地方電視台和報社都奄奄一息呢?
原因就在于少有人看。看的人少了,就沒有流量。沒有流量,自然也就賺不到錢。沒有錢,就很難做出有品質的内容,最終就形成了惡性循環。
是以,誰能掌握了流量密碼,誰就擁有了賺大錢的能力。
第二、特斯拉當時處于風口浪尖。去年4月下旬,特斯拉女車主在上海車展維權被拖走成為了一大關注點。蹭熱點是每一個自媒體人都要會的基本操作,蹭對了熱點可以讓你名利雙收。很多車評人也就開始趁機說特斯拉的黑料。
當然,如果大家說的是客觀存在的,特斯拉是沒辦法起訴你的。如果你無中生有,那麼特斯拉起訴你也是理所應當。
第三、車評人賺錢之道。每個車評人都是一塊自媒體陣地,自媒體的成長需要經費,每個人都不可能用愛發電,沒有利潤任何一個媒體都會做不下去。
車評人的主要賺錢管道就是汽車品牌的充值,沒有充值很難持續下去。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當一個車評人要做汽車評測的節目時,很有可能需要租車。租一輛車的成本至少是300元一天,如果是好一點的汽車,租一天的成本要在1000元以上。
視訊的攝像、剪輯、策劃、文案等都是需要錢來支撐的。粗略估計,一個具有團隊的車評人一個月的支出至少在5萬元左右。
如果沒有汽車品牌的充值,這些團隊是不可能一直存在的。
隻要車評人接受充值,就會存在一個問題,車評人隻會說這家品牌的好話。不管自己的内心是多麼看不起這個品牌,但是在資金到賬之後,車評人看到的全是汽車的優點。
最終車評人說出來的内容就會具有很強的誤導性,因為他們隻說了優點,并沒有說缺點,内容不夠客觀。
那麼問題來了,這些充值的客戶是怎麼來的呢?
一部分是汽車品牌主動找到宣傳的,另一部分則是靠展示汽車的缺點來獲得。
任何一家品牌在看到一個自媒體人在網上說自家品牌的缺點但是又沒有辦法反駁時,隻能私下溝通删稿。
小剛學長其實是車評人的代表,隻不過做法可能不夠客觀。另外,網上還有幾十、甚至上百個車評人大V,他們也有團隊要養,該怎麼確定内容的真實性呢?
我表示擔憂。不過特斯拉的這個動作讓汽車品牌也有了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以免被車評人惡意中傷。
未來的車評人可能會老實一點,但是有失客觀的内容會一直存在。原因很簡單,他們要賺錢!
用媒體思維全網覆寫,讓産品銷售慕名而來!
未來所有的商業競争,都會聚焦在媒體傳播上。一家公司或一個老闆,如果媒體思維短缺,注定會提前敗下陣來。
請記住:沒有傳播度,就沒有認知度;沒有認知度,就沒有美譽度;沒有美譽度,何來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