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寅虎迎福迎春來 申城文化留你過年

央廣網上海1月24日消息(記者周洪)寅虎滬語諧音“迎福”。新年伊始,“寅虎話生肖”——海上年俗風情展在上海市群藝館開幕,春節期間中西音樂迎新賞析、傳統民風民俗講座、《虎年說虎》脫口秀、猜燈謎、各種傳統節慶非遺手工體驗活動,天天不重樣。與市群藝館相似,上海市各公共文化場所春節期間,都推出了豐富多彩的文化、年俗活動。

寅虎迎福迎春來 申城文化留你過年

上海市各公共文化場所推出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1月24日至2月20日,市民遊客可以沿寶山寺至花神廣場觀賞寶山非遺項目——羅店彩燈以及市河景觀燈風采,體驗古鎮夜景和濃郁的上海古鎮過年氛圍。闵行區的莘莊燈會則将傳統花燈“散落”在莘莊各大商圈之中及澱浦河兩岸,将傳統年俗文化和現代商業文化融合在一起,同時也分散了燈會人流。2022年2月1日至2月15日青浦區曲水園裡張燈結彩,用傳統國風元素烘托過年氛圍,打造屬地過年、逛園、賞景一站式體驗。

寅虎迎福迎春來 申城文化留你過年

長甯文化藝術中心非遺保護中心自1月9日臘八節前夕開展了臘八節俗活動,品粥、講座、旗袍秀、新年年歡,拉開了“如虎添‘藝’·藝起慶福年”虎年年俗系列活動的序幕。

靜安區文化館的爵士講座,普陀區文化館的“一笑軒相聲平劇國粹共賞”,左聯會址紀念館的“紀念左聯成立92周年線上主題活動”,李白烈士故居“電波不逝·信念永存”紀念李白烈士誕辰112周年線上主題活動,黃浦區的文化“午+1”·茶藝活動,咖啡文化講座及DIY,滬語情景會話體驗,各區活動精彩紛呈;各街鎮也紛紛推出各種小型演出、講座、非遺手工互動活動。這個春節,市民們都能就近找到屬于自己的年的“味道”。

春節期間,群文工作者關聯專業文藝工作者把舞台搬到基層,離百姓最近的地方,深入群衆,了解群衆文化需求,也為基層群衆送去歡歌笑語、文化藝術和關愛。

寅虎迎福迎春來 申城文化留你過年

上海市民藝術大課堂,這個春節與上海越劇院合作,開啟了“五朵梅花齊綻放五大新城越音揚”越劇賞析活動。寶山區文化館文藝輕騎兵隊将積極創排優秀群文節目,深入基層、奔赴一線。楊浦區“迎新春送春聯”專題活動,特邀一批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上海市書法家協會會員,組成書法家小分隊,把新春祝福送進社群、創意園區、機關大院等地。徐彙區文化館、長橋社群文化活動中心在徐彙區文化館外廣場舉行“筆墨彙祝福春聯進萬家”——2022年徐彙區文化館送春聯活動。

過年期間,很多市民也會利用這個難得的時機“惡補”文化藝術,增長知識、提升自身修養。疫情之下,分布在城市各處的文化場館提供了豐富的展覽,讓更多市民可以“修身養性”過一個文化年。

上海博物館聯袂日本九州國立博物館春節期間推出迎新春特展“虎笑寅年”——中日虎年迎春展。中華藝術宮“2021無問西東邀請展”将展出來自世界各地70位藝術家的200餘組(件)作品,來呈現藝術家對東西方藝術交流的思考,建構一個更加開放多元的國際藝術新圖景。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的中國當代藝術年鑒展(上海)2020展覽以北京大學“中國現代藝術檔案”為基礎,對一年間中國當代藝術界發生的所有資訊和資料進行收集、調查和研究,反映當下的社會思潮、文化現象等。

上海市徐彙區藝術館慶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特展,通過藝術研究和審美普及的視角,緊扣漢藏兩地及多民族交流交融、彼此滋養、共同發展的曆史線索,充分展示中華文明多民族文化的巨大魅力。市民朋友請及時關注主辦機關微信了解活動進展情況。